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海峪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海峪遗址

东海峪遗址

鲁东南地区著名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日照市石臼港西南、东海峪村西北的高地上。东距黄海1公里,西北距奎山2公里余。遗址东北部高出地面2.5米左右,俗称“鳌子顶”。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5—2米左右。曾经过三次发掘,揭露面积1600平方米。第三次发掘的文化堆积有三大层:下层厚20—30厘米,遗物较少,系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中层厚30厘米左右,系界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过渡遗存;上层厚50厘米左右,分布广泛,系龙山文化早期遗存。这次发掘清理的10余座房址,一批窖穴,18座墓葬和一批陶、石、骨器,均分属于上述三个文化层。这三层的遗物,既有明显差别,又有清楚的联系。以陶器为例,下文化层的袋足鬶细颈;罐形鼎均安扁凿式足;黑陶高柄杯柄细、杯无宽沿;豆浅盘、细高圈足;觯形杯敞口、颈细而高,均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的特征。中文化层陶器以夹砂黑陶和夹砂褐陶为主,泥质黑陶数量较少;纹饰以篮纹为主,兼有凸弦纹、附加堆纹,少见压印纹;器型有鼎、鬶、罐、豆、缸等,未见甗;鼎足以扁凿形居多,有一部分呈等腰三角形、下部两缘内向微卷有堆纹的足,还有半空心圆锥形加堆纹的足;极少见鸟首形鼎足。豆浅盘加大,圈足粗矮;罐以斜口篮纹罐为多;觯形杯敞口趋直;下文化层的高柄杯已被蛋壳陶高柄杯取代;其中的陶器既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又有龙山文化的因素。上文化层泥质黑陶数量增加,出现了泥质陶瓮等大形器物;纹饰主要是弦纹、堆纹和压印纹,篮纹减少,鬶多见;鼎足以鸟首形和半空心圆锥体形者为主,扁凿形鼎足显著减少。罐以直领斜肩、卷沿圆领压印纹罐居多。袋足鬶颈变粗,有冲天流鬶。蛋壳高柄杯出现宽斜沿,杯柄包住杯底。浅盘豆圈足更矮。这些均属龙山文化早期陶器的特征。说明上述三个文化层是互相衔接的三期,是从大汶口文化发展到龙山文化的三个阶段。从而第一次获得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科学地层依据。考古界称为“东海峪三叠层”。第三次发掘所清理的房基全是方形土台式的地面建筑。面积10平方米左右,有夯筑的房基,四面有泥垛的围墙,墙外有护坡,门在东南面偏东。房址分布密集,排列似有规律。这里似属一处规模较大的聚落址。这种有台基的龙山文化的地面房子和夯筑技术是首次发现。后者迄今仍是我国夯筑技术的最早实例。东海峪遗址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与发掘,对山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东城仙遗址   东曹东遗址 ☛
000086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