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晋恭帝冲平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晋恭帝冲平陵 东晋恭帝冲平陵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隅的富贵山上。晋恭帝司马德文是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义熙十四年 (418年) 十二月,刘裕谋杀安帝,迎立司马德文为帝。元熙二年 (410年)六月,刘裕篡位自立为帝,废恭帝为零陵王,后随即被弑身死。刘裕以晋礼按帝王制度葬恭帝于冲平陵。陵墓依山而建,在距地面约九米高的山石上开凿一个长方形的口宽底窄的墓坑,坑底用砖铺砌七层,然后用砖砌筑墓室、甬道、封门墙和墓道,墓坑前开凿有排水沟。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七点零六米,宽五点一八米,左右两壁平直,后壁外凸呈弧线状,顶部用楔形砖砌成拱券形。墓壁与墓坑的空隙用含碎石的黄胶土夯实。墓室前砌筑长二点七、宽一点六八、高三点三五米的券顶甬道,在甬道中间设有两道门槽,安装有两层大门。甬道口用砖封堵,封门砖外又加砌两道外弧形的封门墙,封门墙后面甬道两侧,还修有用砖和夯土合筑的挡土墙。在墓室前部正中开有阴井口,上盖铜质带菱形漏孔的井盖。其下连排水沟,排水沟在墓坑底岩石上开凿,用砖砌筑,沿甬道、墓道直通墓外,顺山势呈斜坡状,全长达一百米以上。陵墓筑成后,墓坑填土夯实,使其与西边山梁平齐,不起坟丘。墓葬早年多次被盗,遗物残损较甚,墓室内有漆棺残迹,同时发现有玉佩、琉璃珠、石珠、小石兽饰等,墓室前部出土有青瓷鸡首壶,水盂、钵、碗和陶质的钵、多子槅等日用器皿。在甬道后部放置有四件高五十二点八厘米的大型持盾陶俑,制作细致,口唇涂朱,盾面也涂朱,这样大而精致的陶俑在六朝墓中是较为罕见的。另外,在距此墓约四百米处,发现有一方高一点二五米的石碣,竖在在距现地表深约一米处,石碣正面刻:“宋永初二年太岁辛酉十一月乙巳朔七日辛亥晋恭皇帝之玄宫”。据此可知,此墓为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之陵墓。 ☚ 和林格尔汉壁画墓 齐景帝修安陵 ☛ 东晋恭帝冲平陵 东晋恭帝冲平陵东晋末帝司马德文 (386—421) 的陵墓。司马德文,武帝子,安帝亲弟。晋义熙十四年 (418),刘裕杀安帝,被迎立为帝。二年后禅位于刘裕,降为零陵王。翌年被刘裕杀死,以晋礼按帝王制度葬于冲平陵。据 《建康实录》 载,冲平陵 “在钟山之阳”,即今南京市城东北太平门内富贵山。1961年在山南发现恭帝地宫石碣,1964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此处的东晋大墓,认为即是冲平陵,该陵凿山修筑,建在离地面9米处。墓室长7.06米,宽5.18米,高5.15米。墓顶用楔形状砌成弧形,地面用砖铺砌七层,四壁亦是用砖砌成,后壁外凸。甬道长2.7米,宽1.68米,高3.35米,中间设有两道门槽,安木门二层。甬道出口处还有封门墙,封门砖挡土墙起保护作用。墓道在封门墙正前方,是在山石上开凿的一条露天坑道。墓室内还砌有排水沟,直达墓外。整座陵墓开凿土方约1400立方米,用砖4万块,用工4万以上。冲平陵已多次被盗。发掘时发现随葬品18件,多为陶瓷品。 ☚ 东晋穆帝永平陵 宋武帝初宁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