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女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女国古羌人的一支。始见于 《旧唐书·东女国传》。地接茂州党项,与雅州相邻,界隔罗女蛮(即白狼)。以女性为首领。别于西海女国 (指隋朝在青海湖西设置的西海郡),故名。有部众四万余户。事农牧。子从母姓。征战和牧耕由男子承担。首领不世袭,死后族人殉葬。唐代,遣使通贡受册封。天宝元年 (742年),首领赵曳夫被唐封为归昌王。自此,始以男子为王。由于地处唐藩分界的弱水,故也与吐蕃交往,因此有 “两面羌” 之称。 东女国羌人的一支。唐代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山区。以女子为首领。为与西海(指隋朝在青海湖西设置的西海郡)的“女国”相区别而得名。有四万余户。从事农牧业。地产麦和羊、马等农畜产品。征战与耕种由男子承担。子从母姓。首领不世袭,死后由族人殉葬。唐初武德(618—626)年间,遣使通贡。后历受唐朝册封。天宝元年(742),首领赵曳夫被封为归昌王。自此,始以男子为王。贞元九年(793)起,首领世袭刺史官职。因同时又与吐蕃勾通,故被称为“两面羌”。 东女国古部落名。为“羌之别种”。唐代约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辖户四万,拥兵万人。以女为首领,故称。为别于西海(今青海湖)之西女国,故称东女国。王号宾就。王死仍选女为大、小王为嗣。女官在内,男官事外。凡号令,皆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之。其俗女贵男轻,子从母姓,男惟务耕战。地寒宜麦,畜牛马,产黄金。居重屋,王者居九层,国人六层。王服绫裙青袍,冬则羔裘。俗有鸟卜。王之葬,殉以人。唐武德时(618—626),其王始遣使入贡,后朝贡历代不绝。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其王赵曳夫遣子献方物,天宝元年(742),封曳夫为归昌王、左金吾卫大将军。“后乃以男子为王”。贞元九年(793),其王汤及西山、弱水诸小部求内附,受封刺史,世袭。同时又“阴附吐蕃”,故被称为“两面羌”。据考,清乾隆时川北索磨女土司卓玛措世系与东女国有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