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南互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时期,英、美等帝国主义勾结我国东南各省督抚企图分裂中国的侵略勾当。1900年6月14日,英国深恐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东南,危及他在长江中下游的利益,英国驻上海代理总领事霍必澜策动大买办盛宣怀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列强订约,成立所谓“东南互保”。6月26日,他们邀请各国领事商订《东南互保章程》9条。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主张共同阻止义和团发展,严厉镇压义和团。各国领事原则表示同意,但声明订约必须得到各国政府的授权。以后实行东南互保的地区由原来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扩大到福建、浙江、广东、山东省。福建省还单独与福州各国领事直接达成类似的协议。7月13日,上海领事团根据各国政府指示,拒绝在“互保章程”上签字。这个章程虽没有订立,但由于刘坤一等地方督抚竭力镇压群众响应义和团,东南互保却阻止了义和团运动向东南发展,使帝国主义得以集中兵力镇压北方的义和团运动。

东南互保 - 近代中国历史 - 可可诗词网

东南互保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6月,英国为保持它在长江流域的优势地位,防止义和团南下,策动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6月26日由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上海领事会商,制订《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外国侵略者借口保护,纷纷把军舰驶向长江各口岸,并进兵上海。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浙江巡抚刘树棠等先后参加“互保”。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约款未最后签字,但中外双方已达成默契。这一活动,阻碍了东南各地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为列强集中兵力在北方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勾结我国东南各省督抚进行的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影响及于全国。英国深恐迅猛发展的义和团运动自北向南发展,危及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指使其驻上海领事华伦策动大买办盛宣怀联络极端仇视义和团运动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五月三十日(6月26日)由上海道余联之出面与各国驻上海领事制订《东南保护约款》,又称《中外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亦都加入了“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是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前提下,相互妥协的产物。它解除了帝国主义的后顾之忧,使帝国主义得以集中力量在北方发动侵略战争,同时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又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

东南互保

017 东南互保

1900年6月,英国恐义和团运动危及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遂指使驻沪代理总领事霍必澜(一译华伦),纵容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出面斡旋,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6月22日,与各国驻上海领事达成“谅解”,制订《东南保护条约》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不久,山东、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也相继加入这一互保。列强各国借口负“保护”之责,纷纷把军舰驶向长江各口岸,并增兵上海,欲制造各地独立。不久,东南互保完结。

☚ 三国干涉还辽   五大臣出洋 ☛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Dongnan hubao

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英、美等帝国主义勾结清朝东南督抚,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协定。在中国北方各省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在1900年夏天进入高潮。英、美等国害怕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危及它们在南方的既得利益。6月中旬, 英国驻上海代理总领事霍必澜经本国政府同意后, 向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分别提出保证: 如果他们决心维持秩序, 将会得到英国在华海军的支持。刘坤一、张之洞一向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 并拒不执行清廷向列强宣战的命令, 他们经过几度密商以后, 同意霍必澜的建议。26日,他们向上海各国领事提出所谓 《中外互保章程》, 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 双方 “两不相扰。” ( 《官方文电》, 《义和团》,第3册,第338页)各国领事十分赞赏,表示原则上同意他们提出的办法, 但认为必须得到各国政府批准才能正式签字订约。张之洞等人到处张贴告示:“禁谣拿匪,敢有生事,立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力任保护。”后来李鸿章、袁世凯等东南沿海督抚也陆续参加 “互保”。这样, “东南互保”的地区,就从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进而扩大到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几乎占全国半数的省份。《中外互保章程》最后虽没有签字,但有关条款实际上是实行了。其结果是,限制和阻碍了中国广大地区群众反帝斗争的展开,便利了帝国主义集中力量进攻和屠杀义和团,也促成了清政府更迅速地向帝国主义投降。

☚ 荣禄   辛丑条约 ☛

东南互保

1900年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串通大买办盛宣怀,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签署《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由各督抚“保护”,旨在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

东南互保

清末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前提下,相互妥协的策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英国深恐迅猛发展的义和团运动自北向南发展,危及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指使其驻上海领事华伦策动大买办盛宣怀联络极端仇视义和团运动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五月三十日(6月26日)由上海道余联之出面与各国驻上海领事制订《东南保护约款》,又称《中外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等亦都加入了“东南互保”。它解除了帝国主义的后顾之忧,使帝国主义得以集中力量在北方发动侵略战争,同时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又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勾结我国东南各省督抚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扩展,影响及于全国。6月,英国在八国联军进犯津、京时,由驻上海代理总领事华仑策动盛宜怀,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成立所谓“东南互保”,以阻止反帝运动在南方蔓延,保持各国首先是英国在长江中下游各省的利益。6月26日,制订《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督抚保护。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先后加入“东南互保”。“东南互保”的成立,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并使列强得以集中兵力镇压北方义和团运动。

☚ 八国联军   自立军起事 ☛

东南互保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时期英、美帝国主义勾结我国东南各省督抚企图分裂中国的侵略勾当。当年五月(6月),英国深恐义和团势力向南方蔓延,危及它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遂指令其驻沪代理总领事霍必澜(Pelham L. Warren)策动督办芦汉路大臣盛宣怀从中牵线,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五月三十日(6月26日),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驻沪各国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及《保护上海城乡内外章程》十条。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亦加入“东南互保”。“东南互保”阻止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扩展,使帝国主义得以集中兵力镇压北方的义和团运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