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且食蛤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且食蛤蜊

典源出处 《南史·王融传》:“融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初为司徒法曹,诣王僧祐,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释义用法 王融 (字元长) 很狂傲自大,一次在王僧祐家里遇到沈昭略,沈问是谁家的少年,王融不满,说自己像太阳一样,照耀天下,谁不知道。沈却说: “不知这些,且吃蛤蜊。”王融讨一场没趣。后以此典表示不予关心,不打算过问。
用典形式
【食蛤】 宋·范成大:“食蛤坐来期汗漫,驾鸿飞去揖浮丘。”
【吃蛤蜊】 宋·汪元量:“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食蛤蜊】 宋·黄庭坚:“谁能著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
【且食蛤蜊】 宋·黄庭坚:“我不知许事,我且食蛤蜊。”清·丘逢甲:“海气昏昏天欲坠,且食蛤蜊知许事。”

且食蛤蜊

犹言搁置不问。宋虞俦《雪晴后书怀》诗: “咄咄那容如许事, 尊前且食蛤蜊休。 ”
●《南史·王融传》: “融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初为司徒法曹,诣王僧祐,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 ‘是何年少? ’ 融殊不平,谓曰: ‘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 昭略云: ‘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融曰:‘物以群分,方以类聚,君长东隅,居然应嗜此族。’ 其高自标置如此。” 扶桑: 古代传说中的国名。位于东海之外,因地多生扶桑木,故称。汤谷: 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汤,同 “旸(yang)” 。南朝齐王融以才思敏捷、文藻富丽著称于当世。一次,在拜访王僧祐时,遇到沈昭略。昭略不知是谁,便问僧祐。王融自恃才品和门第,说自己谁人不晓。昭略就说,不问了,姑且吃蛤蜊吧。

且食蛤蜊

南朝齐王融初遇沈昭略故事。《南史·王融传》:“诣王僧佑,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意谓姑置不问。后因用为典实。宋虞俦《尊白堂集》二《雪晴后书怀》诗:“咄咄那容如许事,尊前且食蛤蜊休。”

且食蛤蜊

蛤蜊(géli):一种海产的贝壳食物,肉味鲜美。还是吃蛤蜊吧!用作对事情姑置不问、随口而说的敷衍之辞。南齐人王融拜访王僧祐时,遇到了沈昭略。王、沈二人互不相识,沈昭略心高气傲,打量了王融一番,问王僧祐:“这是哪里来的少年?”王融非常气愤,回敬他说:“我出于扶桑,入于旸谷,照耀天下,尽人皆知,没想到你还这样问?”沈昭略听后便敷衍说:“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见《南史·王弘传附王融》)

且食蛤蜊qiě shí ɡé lí

暂且请吃蛤蜊。多用于转移话题,表示暂且把某事放在一边不谈论。

且食蛤蜊;止谈风月

且食蛤蜊;止谈风月qiě shí gé lí;zhǐ tán fēng yuè

【上】且:姑且。蛤蜊:生活于沿海泥沙中的软体贝壳动物。指只顾吃喝,对其他事姑且置之不问。曾朴《孽海花》六回:“一时觥筹交错,谐笑自如,请君且食蛤蜊,今夕只谈风月。”
【下】止:仅,只。只谈清风明月。谓劝戒别人只谈风月之类的话,莫谈公事或国事。
◆ 也作“只谈风月”。《南史· 徐勉传》:“勉正色答云:‘今夕止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综】比喻不谈政事国事,以免招惹麻烦或灾祸。
【例】那次我们俩见面,正是兵荒马乱、时局飘摇之时,因此在一家小饭店匆匆一晤,且食蛤蜊,止谈风月,对时政的看法只字不提。

☚ 潜光隐耀;韬神晦迹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

且食蛤蜊qiě shí gé lí

且:暂且,姑且。蛤蜊:软体动物,可供食用。即暂且吃蛤蜊,其他事请别问。指姑置不问的意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