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Jū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❶ “足于切。《姓苑》: ‘高阳氏臣且鸠氏之后。’ 望出渭阳。”高阳氏,即古帝颛顼。 ❷又注: “一云苴姓所改,音沮,俗读 ‘七里切’ 误。” 然而,今确实有“且” 之qiě姓,当予兼收。
且Qiě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东乡族有此姓。《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亦俱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 注云: “足於切。《姓苑》: ‘高阳氏臣且鸠氏之后。’ 望出渭阳。一云: 苴姓所改,音 ‘沮’,俗读七野切,误。” 一音jū。 宋代有且谨修,德化知县; 明代有且简,潞州判官。 且qiě❶略略,草草。杜甫《竖子至》:樝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杜甫《逢唐兴刘主簿弟》: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 ❷姑且,暂且。王绩《田家》之一: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韦应物《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 ❸尚,还,仍。杜甫《咏怀古迹》之一: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杜甫《得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❹但,只。杜甫《后出塞》: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白居易《舟行阻风》:且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❺本,自。卢仝《蜻蜓歌》:篙工楫师力且武,进寸退尺莫能度。 ❻即使,纵然。杜甫《寄岑嘉州》:外江之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 ❼却,然而。李荣《咏兴善寺佛殿灾》: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李频《友人话别》:论文虽不早,话别且相亲。贾岛《寄无得头陀》: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 ❽又,而且。王勃《临高台》: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所以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且qiě❶連詞。(一)表示轉折更進之意,義近“而”。禰衡《鸚鵡賦》:“雖綱維之備設,終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閑暇,守植安停。”(二)表示連接,義近“又”。張衡《西京賦》:“既定且寧,焉知傾陁。” ❷助詞。用于句末。張衡《西京賦》:“盤于游畋,其樂只且。”亦用于句首。見“且夫”。 且qiě(一)倒; 却。《东堂老》二折: “我着那好言语劝你你不听,那厮们谎话儿弄你,且是娘的灵。” (例) ❶团头大面,两耳垂肩; 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 (二十八·361·) ❷妈妈,寇大官且是有子有财,只是没寿。(九十七·1223·) (二)姑且; 暂且。《举案齐眉》一折: “𠴰为人且贫且富,为官的一荣一辱。” (例) ❶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三十一·391·) ❷行者道:“师父说得是。不要忙,等我且看好歹如何。” (三十六·459·) (三)又。 (例)八戒道: “忙忙的走路,且净甚么身子? ” (三十一·393·) (四)就。 (例) ❶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水,有路且行,无路方住。(四十七·605·) ❷那二老举家,如何肯放,且道: “向蒙救拔儿女深恩莫报,已创建一座院宇,名曰救生寺,专侍奉香火不绝。”(九十九·1250·) 且qiě❶粗略之辞。杜甫《逢唐兴刘主簿弟》诗:“江山~相见,戎马未安居。”言于客途中匆匆相见也,为粗略义。又《竖子至》诗:“楂梨~缀碧,梅杏半传黄。”言粗缀碧也,与半字相对;一作才,才亦粗略义。王安石《昼寝》诗:“百年惟有~,万事总无如。”此亦粗略不经意之义。黄庭坚《题郭熙山水扇》诗:“一段风烟~千里,解如明月逐人行。”此犹云可千里,为粗略估计之辞。陆游《东窗偶书》诗:“安得吾身~强健,一藤随处更幽寻。”此犹云粗强健也。杨万里《题吉水飞凫阁》诗:“尘外尘中尽静喧,阁前阁后~山川。”且山川,犹云大率是山川也,亦粗略义。
❷犹藉也;就也。杜甫《寄岑嘉州》诗:“外江三峡~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且相接,犹云藉相接也;言就使嘉州之江路相接,而诗酒相会之缘终疏也;且字与终字相应。程垓《浪淘沙》词:“山尽两溪头,水合天浮。行人莫赋大江愁,~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此且是,犹云就是也;言就是芙蓉城下之水也还会送人归去也;且字与还字相应。杜安世《胡捣练》词:“狂风横雨~相饶,又恐有彩云迎去。牵破少年心绪,无计长为主。”此盖有所叹之词;言狂风横雨就使相饶,又恐为彩云所迎而夺去,所以使人心绪无计也;且字与又字相应。周紫芝《踏莎行》词:“明朝~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且做犹云就使,参见859页“做”。又《江城子》词:“~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言就使不得见面,却因甚连雁也不来,书信也无有也。《西厢》二之四:“夫人~做忘恩,小姐!你也说谎呵!”且字与也字相应。
❸犹正也;亦犹倒也。却字有正、倒义,故此且字有时亦可以却字释之。綦毋潜《春泛若耶溪》诗:“生事~弥漫,愿为持竿叟。”言人事正纷纭也。白居易《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诗:“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为邻。”言杭与越正为邻也,亦犹云倒为邻,亦犹云却为邻,与虽字相应。王安石《酬朱昌叔》诗:“拙于人合~天合,静与道谋非食谋。”且天合,犹云正与天合或倒与天合也,亦犹云却与天合也。黄庭坚《泊大孤山》诗:“中流擢寒山,正色~无朋。”且无朋,犹云正无比也。《南宋六十家》施枢《禹庙》诗:“~要尽清欢,须知一出难。”且要,犹云正要或却要也。《张协状元》戏文:“小二出江陵干事归,道娘行交(教)倩买登科记。~说张郎中状元,特也特来拜贺喜。”且说,犹云却说也。又见“且是❶”。
❹犹尚也。杜甫《咏怀古迹》诗:“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未还。”且未还,尚未还也。又《阆山歌》:“中原格斗~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且未归,尚未归也。又《得家书》诗:“今日知消息,他乡~旧居。”且旧居,言尚是旧居也。又《鸂鶒》诗:“~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言幸而尚无鹰隼之虑,不妨留滞于此也。又《复愁十二首》:“巫山犹锦树,南国~黄鹂。”且与犹互文,亦尚义也。白居易《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诗:“闻道秋娘犹~在,至今时复问微之。”且在,尚在也。王安石《送丁廓秀才归汝阴》诗:“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在不应非。”义同上。又《题勇老退居院》诗:“梦境此身能~在,明年寒食更相寻。”义同上。
❺犹只也;但也。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诗:“崆峒小麦熟,~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安用穷荒为!”且愿,犹云只愿也。又《后出塞》诗:“六合已一家,四夷~孤军。”且孤军,犹云只孤军,言不过孤军而已。白居易《舟行阻风》诗:“~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且愁,只愁也。卢仝《客答蛱蝶》诗:“~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且须,只须也。李商隐《天水闲话旧事》诗:“王昌~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且在,只在也。韩偓《昼寝》诗:“何必苦劳云雨梦,王昌只在此墙东。”语意同而字作“只”,可证。李商隐《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诗:“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统签》只作“且”,且即只也。王安石《吊王先生致》诗:“虽有声名高后世,~无[[!NFDA4]]粥永今朝。”且无,只无也。《南宋六十家》林希逸《身外》诗:“不须指拟文章力,~要清除人我心。”且要,只要也。苏轼《虞美人》词:“持杯更复劝花枝,~愿花枝长在莫离披。”且愿,义见前。《张协状元》戏文:“孩儿去则犹闲,~是无人照管门户。”此且是,犹云只是也。言出门去不要紧,只是无人照管门户为难也。
❻犹本也;自也。杜甫《棕拂子》诗:“棕拂~薄陋,岂知身効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且薄陋犹云本薄陋,意言庸劣之物也。卢仝《蜻蜓歌》:“篙工楫师力~武,进寸退尺莫能度。”力且武,犹云力本大也。莺莺《告绝》诗:“弃置今何道,当时~自亲。”言本自亲也。皮日休《伤卢献秀才》诗:“只为白衣声过重,~非青汉路难通。”且非犹云本非。青汉路意即青云路;言富贵为声望所折除也。《寒山》诗:“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无月,月自在青天。”言泉中本无月也。《汉宫秋》剧一:“吾当~是耍,斗卿来便当真假。”言吾本是戏耍也。以上为“本”义。李商隐《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诗:“梁王司马非孙武,~免宫中斩美人。”且免,自免也。米黻《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诗:“莫论衡霍撞星斗,~是东风第一山。”此且是,犹云自是也。以上为“自”义。又见“要且”。
❼程度副词,表示很、甚、十分、非常等义。范成大《分岁词》:“荆钗劝酒仍祝愿,愿翁尊前~强健。”句中的“且强健”显然只能是很强健、十分强健的意思。杨万里《送刘觉之归蜀》诗:“朝来忽见毛生刺,看来看去更~喜。风花聚散三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此诗前有序,序中说到与刘为世交,别后二十九年才相见于金陵,故“更且喜”表示意外惊喜的心情,犹言“更是十分欣喜”。《六十种曲》《绣襦记》剧十三:“(净)大姐,闻得你接着一个好姐夫,~喜~喜!”此为祝贺之辞,亦犹言大喜或多喜。《敦煌变文集补录·佛报恩经七》:“善友闻已,曰:‘深喜,深喜!财宝闲事,天下所重,莫若己身;但得身安,何愁珠玉?”’亦足佐证。又见“且是❷”。 且 且❶粗略之辞。杜甫《逢唐兴刘主簿弟》:“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意为匆匆相见,为粗略意。 ❷藉、就。杜甫《寄岑嘉州》: “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此言就使江路相接,而诗酒相会之缘终疏。 ❸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此言人事正纷纭。 ❹尚。杜甫《复愁十二首》:“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❺但,只。白居易《舟行阻风》:“且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且愁言只愁。 ❻本,自。卢仝《蜻蜓歌》:“篙工楫师力且武,进寸退尺莫能度。”力且武言力本大。 ☚ 五画 且道 ☛ 且 且就。程垓《浪淘沙》(山尽两溪头):“山尽两溪头,水合天浮。行人莫赋大江愁,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此处“且是”,犹云“就是”。 ☚ 只销 且可 ☛ 且 且qie将要。后汉《城中谣》:“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 翘迹 契阔 ☛ 且 《说文》:“所以荐也。”“俎”的古字,后主要用为虚字。《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且,而且。 1.通“趄” ju 〔例一〕 《易·夬》:“臀无肤,其行次且。”次且,即“趦趄”。且通“趄”。 〔例二〕 《尔雅·释天》:“六月为且。”郝懿行疏:“且者次且,行不进也。六月阴渐起,欲逐上,畏阳,犹次且也。” 且,清母、鱼部;趄,清母、鱼部。清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徂” cu 〔例〕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释文》:“且,音徂,往也。” 且,清母、鱼部;徂,从母、鱼部。清、从旁纽双声,鱼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粗” cu 〔例一〕 《墨子·兼爱》下:“且苴之履。”注:“且,当为粗。”且苴,粗制草鞋。且通“粗”。 〔例二〕 《诗·邶风·泉水》:“聊与之谋。”笺:“聊,且略之辞。”且略,即粗略。 且,清母、鱼部;粗,清母、鱼部。清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沮” ju [例一] 《吕氏春秋·仲冬》:“发盖藏,起大众,地气且泄,是谓发天地之房。”沈祖绵曰:“《月令》作‘地气沮泄’,且、沮通。” [例二] 《吕氏春秋·音律》:“黄钟之月,土事无作,慎无发盖,以固天闭地,阳气且泄。”且,受阻,且通“沮”。 且,清母、鱼部;沮,从母、鱼部。清、从旁纽双声,鱼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5.通“蛆” qu [例] 《史记·龟策列传》:“腾蛇之神,而殆于即且。”《正义》:“即吴公也。”《庄子·齐物论》、《淮南子·说林》均作“蝍蛆”。 且,清母、鱼部;蛆,清母、鱼部。清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且 且qiě(一)姑且,聊且。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1—301)晏几道《两同心》:“对景且醉芳樽,莫话消魂。”(1—247) (2)就。辛弃疾《卜算子》:“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3—1938) (3)正,却。张抡《醉落魄·咏秋》:“飒飒西风,惊堕井梧绿。隙驹莫叹年华速,新凉且喜消炎酷。” (3—1413) (4)尚。秦观《满庭芳·茶词》:“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1—464)张辑《祝英台近》:“去千里,明日知几重山,后朝几重水?对酒相思,争似且留醉。”(4—2555) ☚ 峭窄 且是 ☛ 且 且(一)qiě ❶连词,并且,又。王引之《经传释词》:“且,犹又也。”《陈风·泽陂》二章:“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毛《传》:“卷,好也。” 马瑞辰 《通释》: “卷,即‘婘’之省借。《广雅》: ‘婘,好也。’《玉篇》: ‘婘,好貌。’”陈奂《传疏》:“好,谓有好德也。”《小雅·鹿鸣》三章:“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毛《传》:“湛,乐之久也。”《商颂·长发》七章:“昔在中叶,有震且业。”毛《传》:“叶,世也。业,危也。”陈奂《传疏》:“中世,汤之前世也。汤之前世,有君衰弱,土地减削,故至于汤时止有七十里耳。案:此即前世震危之义也。” ❷姑且。《郑风·溱洧》一章:“且往观乎?洧之外。”郑《笺》:“女情急,故劝男使往观于洧之外。”《唐风·山有枢》三章:“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毛《传》:“永,引也。”朱熹《集传》:“人多忧则觉日短,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小雅·吉日》五章:“以御宾客,且以酌醴。”毛《传》:“御,进也。”郑《笺》:“御宾客者,给宾客之御也。宾客,谓诸侯也。酌醴,酌而饮群臣,以为俎实也。”《韩诗》说:“醴,甜而不泲也。” ❸将,将要。《齐风·鸡鸣》三章:“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毛《传》:“会,会于朝也。卿大夫朝会于君,朝听政,夕归治其家事。无庶予子憎,无见恶于夫人。” 郑《笺》:“卿大夫朝者且罢归故也。无使群臣以我故憎恶于子,戒之也。”王先谦《集疏》:“但会于朝者且将归治其家事矣,庶无因予之故而使臣下憎恶于子耳。”马瑞辰 《通释》:“《尔雅》: ‘庶,幸也。’无庶,即庶无之倒文。” (二)jū ❹盛多貌。《大雅·韩奕》三章:“笾豆有且,侯氏燕胥。”郑《笺》:“且,多貌;胥,皆也。诸侯在京师未去者,于显父饯之时皆来相与燕,其笾豆且然,荣其多也。”笾、豆,装祭品的两种盛器。多,指祭品丰盛。《周颂·有客》一章:“有萋有且,敦琢其旅。”马瑞辰《通释》:“萋、且双声字,皆以状从者之盛。《说文》: ‘萋,艸盛也。’《韩诗章句》:‘萋萋,盛也。’且与居同部义近。且且,犹裾裾。《荀子》杨琼注:‘裾裾,盛服貌。’草之盛曰萋萋,服之盛曰裾裾,人之盛曰萋且,其义一也。”孔《疏》:“旅,是从者之众。敦琢,治玉之名。”王先谦《集疏》:“黄山云:‘敦琢其派,亦谓微子有文德,能化其从臣,使皆有威仪文章之美也。’” ❺句末语气词。《唐风·椒聊》一章:“椒聊且,远条且。”毛《传》:“椒聊,椒也。条,长也。”郑《笺》:“椒之气日益远长,似桓叔之德弥广博。”《王风·君子阳阳》一章:“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毛《传》:“簧,笙也。由,用也。”郑《笺》:“由,从也。君子禄仕在乐官,左手持笙,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于房中,俱在乐官也。”《韩诗》: “只”作“旨”。王先谦《集疏》: “旨犹言乐之至美者,意谓乐甚,故言 ‘旨亦乐也’。”《小雅·巧言》一章:“悠悠昊天,曰父母且。”陈奂《传疏》:“且,语助。”王先谦《集疏》:“且,语馀声。”《周颂·载芟》一章:“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孔《疏》:“且,实语助。但今谓今时,则且亦今时,其实是一,作者美其事,而丁宁重言之耳。”黄焯《诗疏评议》:“ ‘匪且’、‘匪今’二句,实为一语而分言之,如作一句言,则直云匪今有且耳。其先言且而后言今者,乃倒文以便韵。”一说,且,此。毛《传》: “且,此也。”郑《笺》:“心匪云今而有此今。”(三)cú ❻往。《秦风·溱洧》一章:“女曰观乎?士曰既且。”陆德明《经典释文》:“且,音徂,往也。” ❼存。《郑风·出其东门》二章:“虽则如荼,匪我思且。”且,徂之省借。《尔雅·释诂》:“徂,存也。”郑《笺》: “匪我思且,犹非我思存也。” ☚ 目 田 ☛ 且读音j·ü(-),为ü韵目,属u—ü韵部。子鱼切,平,鱼韵。 ❶助词,相当于“啊”,用在句中或句末。《诗·郑风》:“狂童之狂也且。” ❷姓。 ❸多貌。 ❹恭敬貌。 上一条: 車 下一条: 沮
且读音c·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子鱼切,平,鱼韵。 ❶同“徂”。到;往。陆德明注:“且,音徂,往也。”清朱骏声注:“且,假借为徂。” 上一条: 怚 下一条: 徂
且读音q·ie(ˇ),为ie韵目,属e—ie—üe韵部。七也切,上,马韵。 ❶表示进一层。如:既白且亮。 ❷表示暂时。如:且慢。 上一条: 癿 下一条: 妾 且拘jǔ❶盛;多。例:咥了满~~一老碗粘(rán)面。 ❍ 装~满,搁~不吓。 ❷蔫。例:叶子蔫~了。 ❍ 他走路苶~~的,没精神。 ❍ 硬~不挈(qiè)。 ❸助词。用于句尾,无实义。例:挼(vá)~生菜吃。 ❍ 这人是条井绳,软的扶~不挈! 《汉语大字典》:“且,盛,多;助词。用于句尾。”《说文》:“且,蔫也。”
且qiè❶取。例:从地面上拾~来。 ❍ 取~来、拿~来。 ❍ 从那边抱~过来。 ❷代词。此;这。例:我代~他干。 ❍ 我在这儿等~他一会。 ❸副词。1.将近;几乎。例:车差一点儿,撞~上了人。 ❍ 他硬靠~人、挨~人。2.指经久地,长时间地。例:他俩耨~得时间长了,是老朋友。 ❍ 他们常在一块儿干~活,时间很长了。 《汉语大字典》:“且,取。代词,此,这。副词,1.将近,几乎;2.指经久地,长时间地。” 且qiě❶表示时间长。〔例〕早先,他要是想请位先生给写上一段,不但要现钱先付,还得且等,成年累月地等。(文六400)∣太姨,那矮䫜舫好极了,要不是双燕姐姐叫我,我且不出来呢!(芹77)∣你呀,想活到人家那境界,且哪。(鬈181) ❷从,打。〔例〕他今儿个又来调唆我来啦,我要是再听他的话,我可就永远监禁啦,我先管教他一顿,且这儿他一说这些个事情我就打他。(额26)∣好在我骑得不快,你看且我们家到前门,也就十分钟。(侯五)∣正在说话中间,李顺且外头跑进来啦。(额73) 且《广韵》七也·馬;cniǎ‖qiě见下。 且ㄑㄧㄝˇqiě一1252①名表示经久;长时间。⑴东北官话。东北〖 〗。你别看这鞋不起眼儿,~穿呢。⑵北京官话。北京〖 〗。他~坐着不走呢。《曹雪芹》:「要不是双燕姐姐叫我,我~不出来呢!」⑶冀鲁官话。天津〖 〗。闹不清的问题,他~琢磨啦!河北中部、东部〖 〗。②名客人。冀鲁官话。山东西部〖 〗。来了一个~‖你去陪贵~吧。河北滦县。清光绪二二年《滦州志》:「称客曰~。」③动相当于「不够」、「欠缺」。冀鲁官话。山东聊城〖 〗。吃~一点儿好,不得病儿。④动倚仗。赣语。江西宜春〖 〗。渠还不是~别人个势。⑤动回归;回去。粤语。广东东部。苏文擢《粤东方言考补记》:「俗谓还、归、去曰~。」⑥助矣;了。表语气。⑴吴语。江苏常州。浙江绍兴。章炳麟《新方言・释词》:「《诗・郑风》:『不见子都,乃见狂~。』…今江南常州、浙江绍兴语终言~。」江苏常熟、崑山。上海崇明。⑵客话。广东梅县、兴宁。罗翙云《客方言・释词》:「今梅人语终言~,声如『兹』,兴宁音或变为『渠』声。」⑦副着实。北京官话。北京:他~比你高呢!。⑧助附在动词之前(在一般否定句)或之后(在一般疑问句),表将来时态。闽语。台湾〖 〗。⑨介相当于「从哪里起」的「从」。北京官话。北京〖 〗。我~心里不爱他嘛。   且qie❶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涟漪。”(涟:风吹起的水纹。漪:水波动荡貌。) ❷尚且。《史记·项羽本纪》:“死~不避,卮(zhi)酒安足辞?”(卮:杯。安足辞:哪里值得推辞。) ❸况且。《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曹操之众,远来疲弊……~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❹将要。《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九十。”《战国策·齐策二》:“甘茂亡秦,~之齐,出关遇苏子。”(甘茂:人名。亡秦:从秦国逃出。之:到。苏子:苏秦。) ❺[且夫]句首语气词,可译为“再说”。贾谊《过秦论》:“~~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xiao)函之固自若也。”(崤:山名。函:函谷关。自若:依然如故。) 且〈隐〉旧时湖北帮会指数目四。参“文、水、清、且、浅、行、人、心、志、远”。 且qiě❶暂且 △ ~慢。 ❷而且、又 △ 山高~陡。 ❸尚且 △ 流血~不惜,何况流汗! ❹姓。 且❶表示进一层:况~︱而~︱并~。 ❷尚且:君~如此,况他人乎。 ❸表示暂时;姑且:~慢︱暂~︱聊~︱权~︱苟(gou)~︱苟~偷安。 ❹又:既高~大︱物美~廉。 ❺将近:年~九十。 且qiě❶ 暂且,暂时:苟且偷生。 ❷ 表示要延续很长时间:且得一段时间呢。 ❸ 况且,尚且:死且不怕,何况流点血呢? ❹ 并且,而且:结实且柔韧。 ❺ 姓。 且(3次) 姑且。驰椒丘~焉止息《离》 吾~儃佪以娱忧兮《章·思》 ~隐伏而远身《哀》 且qiě❶ 副词,将要。《吕氏春秋·音律》:“土事无作,慎无发盖,以固天闭地,阳气且泄。”高诱注:“且,将也。”《离骚》:“驰椒丘且焉止息。” ❷ 暂且,权且。《诗经·唐风·山有枢》:“且以喜乐,且以永日。”《经传释词》卷八:“且,姑且也。”《思美人》:“吾且儃佪以娱忧兮。” ❸况且。《九叹·忧苦》:“且人心之持旧兮。” 且qiě常用于动词前,表示该动作无休止或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如:他俩凑一块儿~说呢。/别看就这么点儿活儿,我们得~干呢。/他~坐着不走呢。/做件衣服~穿呢。
且起qiě;jiě❶从,打,自。如:一看见他,~心里烦得慌。/我们都是~北京来的。/~这儿到那儿。/~一早儿就出去了。 ❷经由。如:~他家门口儿过。 且qie且慢 且说 并且 而且 苟且 姑且 况且 聊且1 权且尚且 暂且 且战且退 且住为佳2 苟且偷安3 得过且过 因循苟且得饶人处且饶人 且(一)qiě (二)jū【辨形】 5画。象形。 【辨义】且(一) qiě ❶表示暂时:且慢|且住|且食蛤蜊|且住为佳|苟且|姑且|聊且|权且|暂且|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 ❷ 表示进一层:而且|况且|甚且|既高且大。 ❸ 又:且歌且舞|并且|物美且廉。 ❹ 尚且:死且不怕,还怕困难吗? ❺ 表示经久:买支钢笔且使呢。 ❻ 将近: 年且九十。 ❼姓。 (二)jū ❶ 助词,相当于“啊”:狂童之狂也且。 ❷ 用于人名,如范雎,也作“范且”。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有所不同:且(一)qiě构成副词、连词、名词,并作副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jū作助词、名词。 二、适用范畴不同:且(一)qiě表示时间、频率,并用于姓氏和连接词语、句子;(二)jū作文言助词表示语气,并用于人名。 三、使用频度不同: 且(一)qiě多义项,常用字音,使用频度较高;(二)jū有两个义项,但只用于文言语词和古人名。 且qie❶〈副〉暂且;姑且:大家~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上班时间未到,我~吃了饭再来。 ❷〈连〉并且;而且:这个商店价廉物美~服务态度好|使用这种洗衣机,省时省电~省水。[且…且…]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他俩挽着手,~说~笑,出了大门。 且qiě❶副词。姑且;暂且:(士隐)只得与妻子商议,~到田庄上去安身。(一·20)你老~别去,我们小爷啰唆,恐怕还有话说。(五一·1197)凤姐~不发放这人,却先问王兴媳妇作什么。(十四·291) ❷连词。表示进一层;而且:(张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能断人的生死。(十·224)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四一·940)那老僧既聋~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二·33) ❸却: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留我们。咱们~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 (四·91)
且qiě
且qiě且❶多貌。《詩經·大雅·韓奕》: “籩豆有且,侯氏燕胥。” 鄭玄箋: “且,多貌。” 陸德明《經典釋文》: “且,子餘反,又七救反。” ❷然。《詩經·魯頌·閟宫》:“孔曼且碩,萬民是若。” 鄭玄箋: “且,然也。” ❸未定之辭。《禮記·檀弓上》: “曾子曰: 夫祖者且也。” 鄭玄注: “且,未定之辭。” 且qiě❶旧时北京的瑞蚨祥号绸布洋货店货价暗码,谓数目五。参: “诚、纯、守、慎、且、敏、善、就、正、习”条。 ❷部分地区市井谓数目一。 且qiě〖连词〗 一、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等(18)。《展禽论祀爰居》: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把它作为国家祭祀典礼,这就难以认为是仁爱和聪明的了。《鲁仲连义不帝秦》: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从前齐威王曾行仁义,率领天下诸侯去朝拜周天子,那时周朝贫穷又弱小,诸侯没有谁肯去朝见,只有齐国单独去朝见他。《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所以虽然规谏和议论,却不让人家知道情况。 二、连接分句,表示进层关系。可译为“还”、“况且”、“并且”、“而且”等(67)。《郑伯克段于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告诉他事情的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宫之奇谏假道》: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况且虞国能比桓叔、庄伯亲近吗?《介之推不言禄》:以志吾过,且旌善人。——用这来记下我的过失,而且表彰这个善良的人。 三、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前后两句意思相反。可译为“但是”(3)。《吕相绝秦》:狄应且憎 ,是用告我。——狄国虽然答应了,但是憎恶[秦国不讲信用],因此把这事告诉了我们。《襄王不许请隧》: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那叔父您确实答应了,但是也会憎恨,甚至责备我本人的。《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境遇困窘,但是越发坚强,不丧失远大的志向。 四、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等(3)。《春王正月》:且如桓言,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如果像桓公说的,那么恐怕大夫们不能够辅助这位年幼的国君呢。《鲁仲连义不帝秦》:且秦无已而帝。——假如秦国逞欲不止而称帝。《争臣论》: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假如阳子不贤明,就应当为贤人所役使来奉事他的君主。 五、连接谓语和补语,表示偏正关系。可不译出(1)。《送李愿归盘谷序》: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啊! 盘谷的乐趣啊,真是其乐无穷。
且qiě〖副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将要”、“快要”(15)。《伯夷列传》:及饿且死,作歌。——等到饿得将要死时,作了一首歌。《滑稽列传》: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国家快要灭亡,就在旦夕之间。《管仲论》: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萧何将死的时候,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暂且”(2)。《乐毅报燕王书》: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所以召回将军,暂且休息一下,来商议国事。《报任安书》:故且从俗浮沉。——所以只好暂且跟着世俗随波逐流。 三、表示人和事物接近某个限度。可译为“将近”(2)。《柳子厚墓志铭》: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等到满一年,解放回家的人质将近一千人。《袁州州学记》:舍菜且有日。——举行祭孔的开学典礼日子将近了。 四、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仍然保持原状,没有发生变化。可译为“还是”、“依然”等(1)。《报任安书》: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他虽然失陷败降,我看他的心意,还是想得到合适的时机来报效汉王朝。《应科目时与人书》:知其在命而且呜号之者,亦命也。——明晓得这都由命运决定,却还是要向他呼救,这也是命运。《柳子厚墓志铭》: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被贬斥时若有个有力的人能够保举他,还是一定会重新起用,不至于穷困终身。 五、提出更甚的事作衬托,表示甲事尚且如此,乙事更不用说。常同后一分句表示进层的连词“况”,表示反诘的副词“安”等呼应。可译为“尚且”(4)。《贾谊治安策一》: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就是老百姓,尚且晓得天下是平安的,因此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贤明。《杂说四》: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尚且想要跟平常的马一样表现还不可能,怎么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我们小百姓不吃早晚饭来慰劳公差,尚且来不及,又靠什么来增加我们的生产、安定我们的生活呢? 且jū❶ 多的样子。《诗经·大雅·韩奕》:“笾豆有~,侯氏燕胥。”(笾biān:盛食品的竹器。豆:盛食物的高脚器皿。) ❷ 句末语气词。《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又《诗经·小雅·巧言》:“悠悠苍天,曰父母~。” 另见486页qiě。
且qiě❶ 此。《诗经·周颂·载芟》:“匪~有~,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❷ 将要,将近。《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置履者。”《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❸ 姑且,暂且。《史记·淮阴侯列传》:“先生~休矣,我将念之。”杜甫《石壕吏》:“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 ❹ 连词。❶ 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并列或同时。可译为“并且”“又”等。《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涟猗。”苏轼《石钟山记》:“又有若老人咳~笑于山谷中者。”常用“且……且”的格式,表示“又(一边)……又(一边)……”的意思。《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喜~怜之。”马中锡《中山狼传》:“先生仓猝以手搏之,~搏~却。” ❷ 连接分句或句,表示递进。可译为“而且”“况且”。《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告之悔。”《陈涉世家》:“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❸ 连接分句,以引起推论。可译为“尚且”。《鸿门宴》:“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为众人师~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❹ 连接分句或词,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尊齐乎?”《史记·李将军列传》:“岂吾相不当侯邪,~固命也?”韩愈《答李翊书》:“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非邪?” ❺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或让步。可译为“假如”“即使”。《吕氏春秋·知士》:“~静郭君所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韩愈《马说》:“~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❺ 语气词。用于句首,以引出议论或说明。《吕氏春秋·荡兵》:“~兵之所自来者远矣,未尝少选不用。”杜甫《兵车行》:“~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另见291页jū。 且*C7D2 (一)qie❶姑且;暂且:你~先听听大家的意见/~慢。 ❷副词,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那支笔~用一阵呢。 ❸尚且;况且:君~如此,何况他人? ❹又;而且:水流既深~急/既快~好/并~。 ❺〈文〉将要,快要:年~九十。 ❻〈文〉叠用,一边…一边…:~战~走。 ❼姓。 (二)ju〈文〉❶语助词,用于句尾,相当于“啊”:狂童之狂也~(《诗经》)。 ❷与“雎”同。用于人名。 让步 让步让手 退让 避路 表示让步:虽(~然;~行;~说) 权(~且) 且 姑(~且) 纵(~然;~便;~让) 倒(~是) 抑借(~令) 尚(~且) 犹 表示假设的让步:即(即使;即若;即令;即或;即便) 就(就是;就算;那~) 纵(纵然;纵令;纵或;纵使;纵饶;纵遣) 须 便自 借或 虽然 虽说 假若 只使 遮莫 用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妥协 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息事宁人省事宁人 向对方的挑衅让步:让衅 彼此让步:相让 双方坚持对抗,互不相让:相持不下 以国事为重而作一定的让步:相忍为国 让步不大,获利可观:枉尺直寻 互不让步:各不相让(在争执中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让步)
另见:让开 让给︱对抗 ☚ 让步 退让 ☛
表示选择 表示选择或(或者;或是;或则;或乃;或诸) 抑(抑或;抑是) 要(要就;要不;要不然) 即(非此~彼) 其(亡其) 将(亡将) 如 且 耶 还(还是) 讵 欤 唯复意者 表示比较选择:要么 要不 要末 要就要是 孰若 孰如 孰与 莫如 不若 莫若 与其 表示比较后选取的一面:憗 愿(情~) 愿 还是 乍可 表示只有这样选择:只好 只有 只得 只可 不得不 表示比较权衡后的选择:宁(宁愿;宁可;宁肯;无宁;勿宁;毋宁) ☚ 选择 择人 ☛
时间近 时间近距今不远:近 表示时间接近:薄(~暮;日~西山) 傍(~午;~晚) 向(~晓;~晚)且(年~四十) 擦(~黑) 将(~晚;年~二十) 垂(~暮;~老)拂(~晓;~曙) 侵(~晨;~早)相次(~二更) 厮勾(~清明) 表示时间接近某一点:头 逼近年底:挨年 距某个时期或某件事情的时间不远:旋(~即) 顷 寻 不久 不日 无何 亡何 亡几 已而 未几 无几 少少 少时 靠歇 朝暮 不多时 不淹时 表示情况或动作发生后不久:既而 片刻,不久:寻时 表示协定、条约等订立后不久:墨汁未干 墨沈未干 墨迹未干 近在十日之内:近日 临近某个时候:边头
另见:现在 ☚ 时距 时间长 ☛
更加 更加更(更自;更其;更为) 加 愈(愈加;~为;愈发;愈益) 益(益发;益复;日益) 越(越越;越加;越发;越法) 逾(逾加) 尤(尤其;尤为;尤甚) 有(暴行~作) 还(~更冷;比它~好) 兹 滋 剩 倍(倍加;~思亲)弥(弥至;弥益;~足珍贵) 一发 特别 格外 表示更进一步:且(并且;方且) 况(况且;况乎;况于;况复)又 再(~说;~好不过) 乃(~至;何乃) 尚(尚且) 并(并且) 而(而且;进而;反而) 还 矧 连(~理都不理) 甚(甚而;甚至;甚至于;甚而至于;甚或至于;日~一日) 不独 不徒 不但 非特 非独 非徒 何止 岂但 奚啻 奚翅 同时 不单不只 不光 不特 不仅 非但反倒 表示进一层:而且 表示递进:况 且(并~) 而 抑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步:何况 而况岂况 在原基础上更进一步:竿头进步 表示进一步行动:从而 进而 因而 (表示程度加深或减少:更加) ☚ 逐渐 柔和 ☛
表示事情的发生 表示事情的发生事情、行动、现象等最初发生:开头 开宗 表示事情迅速发生:忽(忽然;忽地) 表示事情在不久后发生:行(行将) 要(就要;快要) 欲(山雨~来) 临(~别) 且 垂 表示后一事接前一事发生:则(不进~退)就 遂 便 遽 表示事情就发生在跟前:当(~面) 表示事情总要发生:好歹 不管怎样 无论如何 表示事情发生得早:就(早就) 表示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未(未曾;未常;未尝) 何尝 不曾 没有 早晚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发生过:何曾 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事出有因 风来树动 ☚ 表示发生 表示情况的发生 ☛
并行 并行双管齐下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且(~战~走) 边(~说~干) 载(~歌~舞) 多方面的工作同时进行:齐头并进 各自分工进行:分头(~行动) 分别(~准备) 同时进行不抵触:并行不悖 并行不厉 (不同的事同时进行:并行)
另见:进行 陪伴 陪同 ☚ 共同 团结、不团结 ☛
表示动作 表示动作打(~水;~伞) 表示某种动作:上(~台;~书;~车;~坟) 表示做某动作:来(让我~) 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将(打~进去) 表示动作的进行:乍 正(正在) 方(~兴未艾)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并且 边…边…(~说~走) 且…且…(~战~走)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一壁…一壁… 表示动作紧接:继(~之;~而;~后) 之后 而后 然后 随后 随即 随之 随手 跟手 跟着 接着 表示动作简便短暂:一(不妨~试) 表示动作频繁:直(~哭) 一个劲儿 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来(一路走~) 着(走~;看~) 还 仍旧 表示动作接连不断:一下下 一下又一下 表示动作不能顺利完成:不上来(答~) 表示动作完成:上(骑~;考~) 表示有所动作:裸袖揎衣 ☚ 动作 动作快 ☛
短时间 短时间少(少刻;少时 少顷;少选;少焉) 间(少间;选间;为间) 旋(旋而;少旋) 俄(俄而;俄尔;俄顷) 顷(顷时;顷者;顷间;有顷) 暂(暂尔;暂且;暂而;暂刻) 短时 短期 一晌 一霍 一霎 一刻 岁月 岁年 朝夕 朝旦 昏朝 分寸 寸旬 小悉 时向 时饷 须时 倏而 眼闪 急切 昏旭 朝夕 靠歇 摩睺罗 一寸阴 无几何 不太长的时间:一年半载 没有多长时间:不一会(不一会儿) 一段不很长的时间:会子 短时间内:小(~住) 姑(姑且) 试(~看) 且(且权;且可;且自;且暂;~等一会) 聊(聊且;聊尔)浮(~支) 权(权且;权时;权暂) 临时 昏夙 宿夕 宿昔 旦夕 旦暮 暂时 暂行 时暂 较短的时日:旬日旬月 旬浃 不长的时日:旬朔 很短的时间之内:旦夕之间 一顿饭的短暂的时间:一饭之顷 一会儿,短暂的时间,突然:俄然 俄旋
另见:时间短 ☚ 时间很短 很短的时间 ☛
表示情况的发生 表示情况的发生表示情况在那一刻发生:当时 当场 立即 马上 当下 表示后一情况跟着前一情况而发生:接着然后 继而 继后 随后 表示情况不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发生:一般通常 平常 经常 表示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总 一直 一向 表示情况时断时续地发生:不时(时不时) 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骤然 飚然 飙然 表示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生:一下 表示情况交替发生:时而 表示几种情况顺着次序发生:先后 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就会发生:快 将(将要;将次;将欲;方将;即将) 要(就要;快要;刚要;正要) 行(行且;行待;行将) 待(待中;待好;却待) 欲 且(旦夕~死) 方将 正当,将要:临(~别;~产;~危) 表示情况很快发生:即(即刻;在即;当即;随即;立即) 表示某种情况在过去某一时期发生过:一度 曾经 ☚ 表示事情的发生 发生的程度 ☛ 且qiě七也切,上马。 ❶连词。(1)而且,并且。《韩非子·显学》:“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以救饥馑,备军旅也。”(2)况且。《三国志·蜀·诸葛亮传》:“~北方之人,不习水战。”(3)尚且,况且。《史记·项羽传》:“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❷副词。(1)暂且,姑且。《汉书·陈汤传》:“县官~顺群臣言。”(2)将要,快要。《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且〗 (一)粵 ce2〔扯〕普 qiě ❶ 連詞,並且,而且。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所以承藉進物者。引申之……有藉而加之也。」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孝子既老〜死,終不言其繼母事也。」 ❷ 連詞,相當於「又……又……」、「邊……邊……」。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上〜怒〜喜。」(皇上又生氣又開心。)馬中錫《中山狼傳》:「〜搏〜卻。」(邊搏鬥邊後退)。」 ❸ 副詞,況且。《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 ❹ 副詞,尚且。韓愈《師說》:「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從師而問焉。」 ❺ 副詞,暫且。李白《將進酒》:「烹羊宰牛〜為樂。」 ❻ 副詞,將要,快要。宋濂《燕書》:「未幾,狸捕鼠〜盡。」(狸:與貓相似的動物。)
(二)粵 zeoi1〔錐〕普 jū 語氣助詞。《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匪我思〜!」(不是我所思念的啊!)
且qiě❶暂且,姑且。如:且慢,你且等一下。 ❷表示经久。如:他一说话,且完不了呢。 ❸(连词)尚且。如:君尚且如此,况他人乎? ❹(连词)并且,而且。如:既高且大。 ❺姓。 且jūⅠ [书] ❶ (多) many;much;more: 笾豆有 ~,侯氏燕胥。 So many were the dishes fine,/ The marquis with delight did dine. ❷ (人名用字) a word used in a person's name: 范 ~ Fan Ju 另见 see also qiě。
且qiěⅠ ❶ (暂且; 姑且) just; for the time being: 别着急, ~ 听我说完。 Don't worry. Just hear me out. 这事 ~ 放一下。 Let the matter rest for the time being. ❷ [方] (经久) for a long time: 他 ~ 来不了呢。 He's a long time coming. 这菜 ~ 煮呢。 This dish takes a long time to cook. 这种钢笔 ~ 使呢。 These fountain pens last a long time. Ⅱ [书] ❶ (尚且) even: 死 ~ 不惧, 况困难乎! Even death holds no fears for us, to say nothing of difficulties. ❷ (并且; 而且) both ... and ...: 这种马既高 ~ 大。 This breed of horses is both tall and heavily grown. Ⅲ (姓氏) a surname: ~ 晖 Qie Hui 另见 see also jū。 ◆且不说 let alone; 且惊且喜 be surprised but glad; a pleasant surprise; be amazed and overjoyed; be both surprised and pleased; 且慢 wait a moment; not go or do so soon; 且...且... while; as; 且信且疑 half-believing and half-doubting; between belief and doubt 且qiě❶ 且战且走
❷ 苟且偷安|苟且偷生|死且不朽
❸ 得过且过 且qiě,jū,cū甲骨文为象形字,郭沫若说像男性生殖器(《释祖妣》),容庚说“‘且’为盛祭品的礼器。”相当于一个有横格的托盘。字源不同,读音也不同。《康熙字典》收有“七野切”(qiě)、“子余切”(jū)、“丛租切”(cū)等多个读音,形成的形声字有: jiě 姐(姐妹) qiè 趄(痈趄) ju 阴平:狙(狙击) 疽(痈疽) 趄(趑趄) 苴、罝、雎 上声:咀(咀嚼) 沮(沮丧) (铻) 龃(龃龉,与“铻”同) 去声:沮(沮洳) qū 蛆 cu 阴平:粗(粗壮) 阳平:徂(“我徂东山,滔滔不归。”——《诗·东山》) 殂(死亡) zu 阴平:租(租借) 菹(《说文》: “菹,酢菜也。”) 上声:祖(祖国) 组(组织) 阻(阻碍) 诅(诅咒) 俎(刀俎) zhù 助(助手) chú 锄(锄头) 相关链接 容庚(1894—1983),广东东莞人。古文字学家、收藏家,有《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传世。 158.趣談“且”字且,甲骨文像祖石,故以爲祖宗。
且 甲骨文; 金文; 篆qiě,jū[象形,像男根。(《説文》:“且,薦也。從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林義光:“二橫者。俎(zǔ俎,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上之橫。非足間之橫也。”且,像盛肉之俎,肉之薦(墊子),以斷木爲之。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大地。至今,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山寨裏仍保留了“祖石”,電影《龍泉寨》中就有反映這一古習俗的鏡頭。今日的墓碑、亡靈牌還保留這種形狀。後借爲連詞〈尚且、並且、而且〉。又表示〈暫且、姑且〉。另加“示”構成“祖”。“且”爲“祖”本字。)] 《詩經·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牧場草荑你親采,草芽美得多異怪。) [清] 阮元《釋且》:“且,古祖字也,古文祖皆且字……小篆始左示作祖,故《説文·示部》:‘祖,始廟也。’今音,祖則古切,且千也切,不知古音古誼正相同也。” 且(jū)“ ,薦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凡且之属皆从且。”(子余切,又千也切) 段玉裁注:“薦当作荐。……薦训兽所食艸,荐训薦席。薦席谓艸席也。艸席可为藉谓之荐。……且,古音俎,所以承藉进物者。引申之,凡有藉之词皆曰且。凡语助云且者,必其义有二,有藉而加之也。” 甲骨文且字作 、 、 等形体,象盛肉之俎形。商代晚期金文作 、 ,西周金文或作 、 、 。“且”构意为切肉之薦。因古代常置放肉于俎上以祭祀先祖,故称先祖为“且”。对此字,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新解为“实牡器之象形”。“且”后借用为虚词。如作语气词,相当于“啊”。《诗·郑风·出其东门》:“虽则如荼,匪我思且。”也可以作连词,当“又”、“而且”、“尚且”讲。还可以作副词,当“暂且”、“将要”、“还”讲。 且部有两个属字。如“俎”字下云:“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 且(5画) ❶qiě ❷jū
 【提示】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且jū5画 丨部 〈书〉助词。表示语气: 狂童之狂也~。 另见qiě(330页)。
*且qiě5画 丨部 (1) 姑且;暂且: ~慢|~停|~待将来。 (2) 〈书〉将近: 年~九十。 (3) 〈方〉表示经久: 不锈钢的盘子,~使呢! (4) 连词。 1. 尚且: 老年人~能爬上山去,何况年轻人! 2. 并且;而且: 既美~惠。 3. 连用,表示两事同时进行: ~战~走|~干~学。 (5) 姓。 另见jū(201页)。 且 ☚ 且部 斤部 ☛ 且1.qiě 2.jū1.qiě 甲骨文、金文、小篆至隶楷字形基本同。甲骨文和金文的上端都是尖的。甲骨内部作一横的也不少。郭沫若认为是象男性的生殖器。在偏旁中如牛、羊、豕、鹿雄性的都从且字旁,简化作⊥,一竖在一横上,牡即雄畜。战国以后右旁讹作土地的土。“示”在甲骨文中义相当于直系的主要祖宗,省作丅,即⊥的倒写。甲金文中当祖字用,即祖字的初文。祖字音就近于且字的古音。约东周以后多假借作虚词用,中古以后读音变qiě。如祖趄(qiè)例。也常作连词,相当于“又”,并且义。如:既高且大|且说且走。另如:且慢。古韵阴阳对转,又有将义。如:年且九十。 2.jū 这也中古以后的变音。如祖狙疽苴(三字都读jū)例。古代又假借为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啊”。如:狂童之狂也且。又假借为人名。 且★常◎常
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上有横格的肉案形,隶定为“且”。本义读zǔ,一种盛肉祭神的礼器,是“俎”的本字。(一说象神主形,是“祖”的本字。)又读jū,假借为助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又读qiě,假借为副词(相当于“暂且”“将要”)、连词(相当于“而且”“尚且”)等。 【辨析】 以“且”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ū:租∣zǔ:组、阻、祖、诅、俎∣cū:粗∣cú:徂、殂∣qū:蛆∣jū:狙、苴、疽、雎∣jǔ:咀、龃∣jù:沮∣qiè:趄∣jiě:姐∣dié:叠。且 ; (jū)象俎形。 【按】俎,音zǔ,本義爲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今多指砧板。 且 ☚ 永 俎 ☛ 且〈副〉(1)确;真的。 《金》四四: [李瓶儿]因问:“银姐,你吃饭,教他盛饭来你吃?”吴银儿道:“娘,我~不饿,休叫姐盛来。” (2) 表示某种情形继续存在或对所说内容有所补充。还。 《金》六: 等到干娘买来,~有一回耽阁,咱且吃着。又十一: [谢希大]乃清河卫千户官儿应袭子孙,自幼儿没了父母,游手好闲,善能踢的好气球,又~赌博,把前程丢了。又六八: 为了场事,把旧房儿也卖了,~说驴子哩! (3) 表示同预期的相反。却;倒。 《金》四十: 玉楼道:“好丫头,不与你主子磕头,~笑!” 《醒》三八: 我们来到,你~不来招待我们,~连忙锁门,莫非我们是贼,怕我们偷了你的东西不成?又七一: 那看门的道:“老公在朝里,这几日~不得下来哩。” (4) 借作“切”。一定;务必。 《金》四: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忘了洞庭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