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丑女缘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丑女缘起

丑女缘起

唐五代说唱作品。敦煌卷子写本。今存写本凡五种,均为残本,其中一种题作“《金刚丑女因缘》一本”,一种题作《丑女金刚缘》。写波斯匿王的摩利夫人生一女,极为丑陋。及年长,夫人劝大王为其择婿,大王乃命臣子私下寻访,觅得一贫士赘为驸马。及驸马见公主,因其丑而惊吓昏倒。既入内宫,驸马需邀朝臣赴宴,以公主丑陋不能出面应酬而忧虑,公主亦为之伤感。及至知陋丑乃前世罪愆所致,乃向佛发愿忏悔。如来前往,公主见法相而改变容貌,美貌无比。驸马奏告大王,大王喜出望外,率百官拜佛致谢。故事据《百缘经·波斯匿王丑女缘》敷衍而成。丑女故事亦见于《杂宝藏经》和《贤愚经》,缘起在细节上颇多增饰,描写生动。

☚ 燕子赋   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 ☛
丑女缘起

丑女缘起

变文。古代民间讲唱文学的最初形式。此变文系一篇佛教故事。写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世之时脱度丑女的事。有一善女,她生前供养罗汉,虽然有布施之缘,可是却轻视避支迦佛。死后,她又脱生于波斯国王宫里,刚刚出生三日,却其貌奇丑,波斯王大为惊骇,吩咐宫人不准外传,放在深宫中留养。成年后,国王怕无人娶她,便多加陪嫁,并找一破落穷青年,给以官职,令其成婚。可是青年却不敢向外人说及丑妻,更不敢让朋友上门。丑女知情后,每日诵《金刚经》遥求如来助其改变容貌。如来果如所愿,立刻将其变为美女。波斯王知情后,立刻前去拜佛致谢,得知因为女儿生前不敬佛所致,今日悔罪,如来才令其改容。见《敦煌变文集》。

☚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目连缘起 ☛

丑女缘起

 我佛因地旷劫修行,投座饲虎,救鸽尸毗,为求半偈,心地不趋。剜身然灯,供养辟支善支,求珠贫迷,父王有病,取服献之。
 大圣慈悲因地,
 旷劫修行坚志。
 也曾供养辟支,
 帝释天来诚[□]。
 割肉祭於父王,
 山内长时伏气,
 去世因[□]修行,
 三界大师便是。
 也尊当日度行坛,
 为救众生业障缠,
 也解求珠於大海,
 尸毗救鸽结良缘。
 三徒(途)地狱来往走,
 六道轮回作舟舡。
 为度门徒生善相,
 感贺(荷)如来圣力潜。
 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於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修行时至,勤须发愿。有馀供养佛僧,得数结绍见。此时更苦修行,来世胜於定见。
 我佛慈悲世莫夸,
 救度众生遍河沙,
 总得到於无为处,
 今生富贵足娇阇。
 人身不久如灯炎,
 世事浮空似云遮,
 供养佛僧消灭障,
 来生必定礼龙花。
 来如(如来)长说诱劝门徒,焚香发愿,劝勤弥陁,修斋造善。布施有多功德,一一不及广赞。设斋欢喜,果报圆满。若己些些手攒眉,来世必当丑面。
 佛在之日,有一善女,也曾供养罗汉,虽有布施之缘,心裹便生轻贱。不得三五日间,身死。有何灵验?此女当时身死,向何处托生?
 於波斯匿王宫内托生,此是布施因缘,得生於国王之家。轻骂贤圣之业,感得果报,元在於我大王夫人。
 才生三日,进与大王:[大王]才见之[时]非常惊讶。世间丑陋,生於贫下。前生修甚因缘,今世形容转差。大王道:
 只首思量也大奇,
 朕今王种岂如斯,
 丑陋世间人总有,
 未见今朝恶相仪。
 穹崇跼蹜如龟憋,
 浑身又似野猪皮,
 饶你丹青心里巧,
 彩色千般画不成。
 兽头浑是可憎儿,
 国内计应无比并,
 [若论此女形貌相],
 长大将身娉阿谁。
 大王羞耻,叹讶非常。遂处分宫人,不得唱说,便遣送至深宫,更莫将来,休交朕见。
 女缘丑陋世间希,
 浑身一似黑皮,
 双脚跟头皴又僻,
 发如驴尾一枝枝。
 看人左右和身转,
 举步何曾会礼仪。
 十指纤纤如露柱,
 一双眼子似木槌离。
 大王再三形相,嗟叹数声,[何事最招,如斯醜陋!]
 公主全无窈窕,
 差事非常不小,
 上唇半斤有馀,
 鼻孔竹同 (筒)浑小。
 生来未省欢喜,
 见说三年一笑。
 觅他行步风流,
 却是赵土袜脚。
 大王见女丑形骸,
 常与夫人手托[腮]。
 忧念没心求驸马,
 惭惶谁更觅良媒。
 虽然富贵居楼殿,
 耻辱缘无倾国财,
 勅下令交便锁闭,
 深宫门户不交开。
 尔时波斯匿王自念世(女)丑,由不如人,遂遣在深宫,更不令频出,日来月往,年渐长成。夫人宿夜愁恐,大王不肯发遣。后因游戏之次,夫人敛容进步,[向前咨白大王云云]
 贱妾常渐(惭)丑质身,
 虚沾宫宅古王亲,
 日日眼前多富贵,
 朝朝惟是用珠珍。
 宫人侍婢常随后,
 使唤东西是大臣,
 惭耻这身无得解,
 大王龙念赴乾坤。
 妾今有事须亲奏,
 愿王欢喜莫生瞋;
 [金刚丑女年成长,
 争忍令交不仕人!]
 於是大王[闻奏],良久沉吟,未容发言,夫人又奏云云
 姊妹三人总一般,
 端正丑陋结因缘,
 并是大王亲骨肉,
 愿王一纳赐恩怜。
 向今成长深宫内,
 发遣令交使向前,
 十指从头长与短,
 各各从头施交看。
 大王见夫人奏劝再三,不免咨告夫人云云
 我缘一国帝王身,
 眷属由来宿业因,
 争那就中容貌差,
 交奴耻见国朝臣。
 心知是朕亲生女,
 丑差都来不似人,
 说着上由(尚犹)皆惊怕,
 如何祝娉向他门。
 [夫人又告大王]:[大王若无意发遣,妾也不敢再言。有心令遣仕人,听妾今朝一计。私地诏一宰相,交觅薄落儿郎,官职金玉与伊,祝娉为夫妇。]於是大王取其夫人之计,即诏一臣,交作良媒,便即私地发遣。臣下[蒙诏],速赴内厅,面对处分天敕,受王进旨。王告臣曰:
 [卿今听朕语,
 子细说来处:
 缘是国大王,
 有一亲生女。
 天生貌不强,
 只要直䐑。
 觅取一儿郎,
 娉与为夫妇。]
 [大王又向臣下道]:
 [卿为臣下我为君,
 今日商量只两人,
 朝暮切须看听审,
 惆怅莫交外人闻。
 相当莫厌无才艺,
 奔路何嫌徹骨贫,
 万计事须相就取,
 陪些房卧(屋)莫争论。]
 於是宰相[受敕],拜辞出内,便即私行坊市。[巡历]诸州,。处处问人,朝朝寻觅。后忽经行街巷,见贫生子姓王,施问再三,当时便肯。领到内门,[先人见王,言奏],寻得。皇帝大悦龙颜,遂诏宰相,速令引到。
 皇帝座相宝殿,
 宰相曲躬来见,
 前时奉敕觅人,
 今日得依王愿。
 门前有一儿郎,
 性行不妨慈善。
 出来好个面貌,
 只是有些些舌短云云,
 大王闻说喜俳徊,
 倦(捲)上珠帘御帐开,
 既强圣人心裹事,
 也兼皇后乐哓哓。
 缤妃采女令诏人,
 内监忙忙迤逦催。
 便把被衫揩拭面,
 打扳精神强人来。
 王郎登时见皇帝,道何言语:
 於是贫仕蒙诏,
 跪拜大王已了。
 叉手又说寒温,
 直下令人失笑。
 更道下情无任,
 得仕(事)父母阿㛐,
 起居进步向前,
 下情不胜怜好。
 其是(时)大王处分:徘(排)备燕会,屈请郎。既到座筵,遣宫人引其公主对王郎。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新妇出来见王郎,
 都缘面貌多不强,
 采女嫔妃左右擁,
 前头掌扇闹芬芳。
 金钗玉钏满头妆,
 锦绣罗衣馥鼻香,
 王郎才见公主面,
 闻来魂魄转飞伤。
 於是王郎既被吓倒,左右宫人,一时扶接,以水洒面,良久乃苏。宫人道何言语:
 女缘前生貌不敫(敷),
 每看恰似兽头牟,
 天然既没红桃色,
 遮莫七宝叫身铺。
 夫主吓来身已倒,
 宫人侍婢一时扶,
 多少内人啧(啧)水救,
 须臾得活却醒苏。
 於是两个阿姊,恐被王郎耻嫌丑陋,不肯却归:左右宫人,令皆总急。阿姊无计,思寸(忖)且著卑辞,报答王郎云云
 [王郎不用怪笑,
 只缘新妇幼少,
 妹子虽不端严,
 手头裁缝最巧。
 宫职王郎莫愁,
 从此宫贵到老,
 些些丑陋不嫌,
 新妇正当年少。]
 王郎道苦,彼谋(媒)人误我。将来今日目前,见这个弱事,乃可不要富贵,亦不藉你官职;然相合之时,争忍见其丑貌。思寸再三,沉疑不语。阿姊又道:
 不要称怨道苦,
 早晚得这个新妇,
 虽则容貌不强,
 且是国王之女。
 向今正直年少,
 又索得当朝公主,
 鬼神大晒偻㑩,
 不敢猥门傍户。
 於是王郎耻嫌不得,两个相合,作为夫妇。阿姉见成亲,心裹善欢非常,到於宫中,拜贺父母。当时甚道云云
 小娘子如今娉了,
 免得父娘烦恼,
 推得精怪出门,
 任他到舍相抄(吵)。
 王郎咨申大姊;
 万事今朝总了,
 [且须遣妻不出,]
 恐怕朋友怪笑。
 小娘子莫颠莫强,
 不要出头出恼 (脑),
 总王郎心裹不嫌,
 前世业遇须要。
 [妻语夫曰:
 王郎心裹莫野,
 出去早些归舍,
 莫抛我一去不来,
 交我共谁人语话。
 争肯出门出户,
 如今时从转差,
 门人遇往人多,
 恐怕惊他驴[□]。
 於是贫仕既蒙驸马,与高品知闻,画题往来,已相邀会。遂赴朝官之宴,同拜玉阶,侍御郎中,共相出入。州官县宰,相伴驸马之筵,仆射尚书,同欢一座。已前诸官,密计相宜,要看宫(公)主。递斗傅局,流行屈到家中,事须妻出劝酒。既无形积例,皆见女出妻,尽接座筵。日日不备欢乐,次第渐到王郎,俳备酒馔。惟忧妻貌不强,思虑耻於往还,遂乃精神不安,宿夜忧愁。妻见儿婿怨烦,不免再三盘问。王郎被问,遂乃於实,谘告妻曰:
 [每日将身赴会筵,
 家家妻女作周旋,
 玉貌细看花一朵,
 蝉鬓窃窕似神仙。
 朝官次第相邀会,
 饮食朝朝数千般,
 后日我家俳酒馔,
 也须娘子见朝官。]
 王郎遂向公主,且说根由。[我到他家中,尽见妻妾,数巡劝酒,对坐周娱。若诸朝官赴我筵会,小娘子事须出来相见,我耻此事,所以忧愁,怨恨自身,寻相不乐。]王郎道云
 [我无怨恨亦无瞋,
 自嗟前生恶业因,
 只为思君多丑貌,
 我今耻辱会诸宾。
 来朝若也朝官至,
 还须娘子劝酒巡;
 出到坐延相见了,
 交著耻辱没精神。]
 公主既闻此事,哽噎不可发言,惭见丑质,咽气泪落。前世种何因果,今生之中,感得丑陋。夫主去后,便捻香炉,向於灵山,礼拜发愿。
 公主才闻泪数行,
 声中哽咽转悲伤,
 怨恨前生何罪业,
 今生丑陋异寻常。
 再三自家嗟叹了,
 无计遂罪妆台中。
 亿(诣)佛乞垂加护:
 懊恼今生貌不强,
 紧盘云髻罢红庄,
 岂料我无端正相,
 致令暗裹苦商量。
 胭脂合子捻抛却,
 钗朵珑𤥼调一傍,
 雨泪焚香思法会,
 遥告灵山大法王。
 於是娥媚(蛾眉)不扫,云鬓罢梳,遥[□]灵山,便告世尊:
 珠泪连连怨复嗟,
 一种为人面貌差。
 玉叶不生端正相,
 金腾结朵野田花。
 见说牟尼长丈六,
 八十随形号释迦,
 惟愿世尊加被我,
 三十二相与些些。佛以他心通,遥知金刚丑女,焚香发愿。遂於丑女居处[阶]前,从地踊出,亲垂加被。丑女忽见大圣世尊,躬身阶前,魂搥自扑,起来礼拜,哽咽悲涕。[恰似四鸟而分离,思念自身,不恨减没而人地],启告世尊,乞垂加护。诂女告世尊:
 自叹前生恶业因,
 置(致)令丑陋不如人。
 毁谤圣贤多造罪,
 敢昭容貌似烟薰。
 生身父母多嫌弃,
 姊妹朝朝一似嗔,
 夫主人来无喜色,
 亲罗未看见殷勤。
 时时懊恼流双泪,
 往往咨嗟怨此身,
 闻道灵出(山)三界主,
 所以焚香告世尊。
 佛有他心道眼,
 当时遂遥观见,
 现身公主前头,
 交今忏悔发愿。
 丑女佛前忏悲衍。
 所为宿业自招(昭)然,
 忏悔才终兼发愿,
 当时果报福团圆。
 丑女见佛现身,欢喜倍常,遂赞叹如来,[愿我身与佛无异!]
 公主见佛至,
 颜容世无比,
 发绀旋螺文,
 眉如初月翠,
 口似频婆果,
 四十二牙齿,
 两目海澄澄,
 胸前题方字。
 [金刚丑女叹佛已了,右绕三匝,退座一面。佛已(以)慈悲之力,垂(垂)金色臂,指丑女身,丑女形容,当时变改云云]
 欢佛了,求加被,
 低头礼拜心转志,
 容颜顿改旧时仪,
 百丑变作千般媚。
 丑女既得世尊加被,[换旧时之丑质,作今日之面旋:丑陋形躯,变端严之相好],敢(感)得貌若春花,夫主人来不识。
 公主轻盈世不过,
 还同越女及娘(嫦)娥。
 红花脸似轻轻坼,
 玉质如棉白雪和。
 比来丑陋前生种,
 今日端严遇释迦。
 夫主人来全不识,
 却觅前头丑阿婆。
 妻云道[识我不?]夫云[不识。][我是你妻,[如何不识]?]夫主云[唬人!]
 娘子比来是兽头,
 交我人前满面羞;
 今日因何端正相,
 请君与我说来由。
 妻语夫曰:[自居(君)前时,忧我身丑陋,羞见他朝官。妾懊恼再三,遂乃焚香祷祝灵山[世]尊。蒙佛慈悲,便垂加佑,换却丑陋之形躯,变作端严之相好。]公主自道:
 [我今天生貌不强,
 深渐(惭)日夜寻(辱)王郎,
 遥相想释迦三界主,
 不舍慈悲降此方。
 便礼拜,更添香,
 不觉形容顿改张,
 我得今朝端正相,
 感附灵山大法王。]
 王郎见妻端正,指手喜欢,道数声可会,《走人内裹,奏上大王。
 王郎指手欢喜,
 走人大王宫裹,
 [丈人丈母不知,
 今日浑成差事!
 少(小)娘子如今变也,
 不是旧时精魅,
 欲识公主此是(时)容,
 一似佛前菩萨子。]
 大王闻说喜盈怀,
 火急忙然觅女来,
 夫人队仗离宫内,
 大王御辇到长街。
 才见女,喜徘徊,
 灼灼桃花满面开。
 大王夫人喜欢丽,
 因兹特地送资财。
 公主因佛端正,
 事须惭谢大圣,
 明朝速往祗园,
 礼拜至心恭敬。
 於是枪旗耀日,皂纛隐腝,[七宝珍财,奉献其佛]。百寮从驾[如行],千官咸命[从后],同赴祗园,谢女端正。[经於一宿,已屈祗园,谢佛重恩,再三请问]:
 下御辇,礼金人,
 更将珍宝献慈尊。
 [我女前生何罪遇?
 一㙏丑陋卒难陈。
 赖为如来亲加备,
 还同枯木再生春,
 惟愿如来慈念力,
 为说前生修底因?]
 [佛告波斯匿王:谛听谛听,汝当有事悟汝,与说宿世因缘。佛道引女前生,曾供养辟支佛,虽然供养,唯道面丑。供养因缘生王家,轻慢圣贤之业,感得面儿丑陋。信心布施,直须欢喜,若人些些酸屑,则知果报不遂]。
 前生为谤辟支迦,
 所以形容面貌差。
 为缘不识阿罗汉,
 百般笑效苦芬𥰗。
 将为恶言发便了,
 他家业报更不嗟。
 得见牟尼身忏悔,
 当时却似一团花。
 只为前生发恶言,
 今朝果报不虚然;
 毁谤阿罗叹果业,
 致今人貌不周旋。
 两脚出来如露柱,
 一双可膊似鹿椓(椽),
 才礼世尊三五拜,
 当时白净软如棉。
 上来所说丑变

 
 在敦煌变文一类作品里,除原卷题有“变”或 “变文” 之外,还有题为 “缘” 或“缘起”者,从这类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基本上可以视为变文的一种,或者变文的早期形式。也有人认为 “缘起”是散韵相兼变文的引子,如 《丑女缘起》、《目连缘起》、《欢喜国王缘》等,它们演绎的内容富有浓重的宗教色采,或直接铺陈佛经教义,或形象描述佛门故事,都不同程度地展现出佛陀变文的艺术魅力。这里所选的 《丑女缘起》恰是一篇充满神奇想象的文学作品。
 敦煌写本《丑女缘起》,作者佚名,敦煌遗书藏有5种唐人抄卷:伯3048,首题 “丑女缘起”; 斯2114,首题 “丑女金刚缘”; 斯4511,末题 “金刚丑女因缘一本”。伯2945,伯3592,首题“金刚丑女缘。”整理本则直题为 《丑女缘起》(见 《敦煌变文汇录》、《郭煌变示集》); 刘复 《郭煌掇琐》收录一种,列入小说类。
 《丑女缘起》所述丑女的故事,在佛经中颇为流行,主要见于 《百缘经》第七十九缘《波斯匿王丑女缘》; 《杂宝藏经》卷二《丑女赖提缘》; 《贤愚经》卷二 《波斯匿王女金刚品》 等。皆不同程度地演绎丑女故事,唯《贤愚经》 内丑女名曰 “金刚”,与本文内云“佛以他心通,遥知金刚丑女” 的称谓相合,由此推知 《丑女缘起》 同 《贤愚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本篇首叙释迦前生种种功德,再说一位善女,虽有布施之缘,心里却生轻贱,辱骂贤圣之业,死后托生于波欺匿王宫,容颜极丑,以示惩戒; 长大后觅得贫士王郎,得成婚配,不料由此反受人嘲谑和轻辱; 当她回心向佛,焚香礼拜,求告世尊以后,凭借佛力,换去丑质,又复其貌若春花之端严容仪,以证因缘果报。作者通过绘形绘色地描述丑女的变化过程,进一步说明每个倾心向善的人只要信佛敬佛、虔诚奉佛,就能得到好的报赏,否则便要像丑女一样受到严厉的惩罚,从而进行露骨地宗教宣传。这个故事虽然在僧俗人士之间广为流传,但是它的思想倾向是不可取的。不过,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夸张,逐步展开故事情节,为后代小说创作提供可资借览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以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者表现丑女的转变过程不是采取呆板僵化的说教,而是利用曲折起伏、饶有趣味的情节结构逐渐把故事推向高潮,给人留下跌宕起伏,山回路转的艺术感受。故事开始时,明确指出丑女受到前世因缘果报,生成一幅丑陋无比的面容,国王感到难以容忍的耻辱,遂将她“遣在深宫,更不令频出。”随着时光流逝,渐渐长大成人,到了待聘之年,经过王后同国王的一番谋划,招来贫士王郎,聘为丑女之夫。接着又抒写出富有戏剧性的丑女嫁娶的情节,生动有趣。当被骗入宫的王郎得知要取公主为妻时,也曾一度充满喜悦的心情。可是“王郎才见公主面,闻来魂魄转飞扬”一下子被其丑陋容颜吓倒在地,经过喷水洒面,才慢慢地苏醒过来,在阿姊的软硬兼施的威胁下,王郎“耻嫌”不得,作成夫妇,终于背上“恐怕朋友怪笑”的沉重包袱。果不其然,王郎又陷入朝官高品相约妻妾出来劝酒的圈套之中,一时苦闷异常,丑女知此情形;哽咽悲伤之后,转身灵山,祈求“加被”。这时,波澜乍起,平地涌现世尊,丑女忏悔发愿,立时换去丑质,变成“貌若春花”的公主。最后以国王率领百僚亲诣祇谢佛作结。整个故事虽极平谈,但在作者巧妙的构思下,写得紧凑有力、曲折感人,并能迎合人们弃丑就美的心理,使其不知不觉中接受佛教宣传的影响。
 第二,本篇缘起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艺术描绘,为佛陀变文塑造人物提供可贵的创作经验。比如作品的主要人物是出生在波斯匿国王之家的金刚丑女,在出场之前,虽然不闻其声,丑陋的形貌却已经被渲染出来,这晨即有外形的刻画,也有大胆的夸张,而一切矛盾冲突的产生又都集中在“貌丑”上。写外形云:“丑陋世间人总有,未见今朝恶相仪。弯山仓𦁐缩如龟,浑身又似野猪皮。饶你丹青心里巧,采色千般画不成。”“上唇半斤有余,鼻孔竹筒浑小”。“发如棕树一枝枝。看人左右和身转,举步何曾会礼仪。十指纤纤如露柱,一双眼子似木槌离。”此外,还从国王见之不喜,夫人为之“宿夜愁恐”,新婚夫婿被吓倒在地等处写起,作者虽未明言其丑,但金刚女之丑形已被赫然烘托而出。这与乐府诗《陌上桑》描写罗敷女之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将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的夸张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者,丑女的外貌虽然异常怪恶,而其内心的感情世界则是丰富的,当她讲出第一句话就使人感到这位处处受人歧视的丑女,同任何新婚女子一样沉浸在幸福之中。她说:“王郎心里莫野,出去早些归舍,莫抛我一去不来,交我共谁人话语。”比较真实地揭示出长期处于幽僻孤独境界的丑女,一旦博得王郎的纳聘是如何眷恋那种蜜似的柔情。当她发觉王郎“怨烦”之时,再三盘问,确知这是因为自己貌丑难以出面劝酒而引起的愁忧,不得不遥望灵山,焚香发愿,希求世尊加被“三十二相些些”。可惜的是,自此以下虔诚的佛女形象代替了人物性格的艺术描绘,金刚丑女也失去光采,这是佛陀变文刻画人物的不足之处,也是常常出现的败笔。
 至于王郎,作者把他描绘成一个经历由贫到富的急剧变化,偶得奇缘的贫家子弟的形象,他善良朴实,憨直厚道,当发觉国王之女竟然奇丑无比时,一下子由欢快喜悦而堕入五里雾中,满肚子委屈和不高兴,只得“道苦,彼媒人误我”。“乃可不要富贵,亦不藉你官职”。极不希望碰到这种“弱事”。然而在有权有势的王宫里,一个身无分文的贫家子,这种反抗也是软弱的,最终仍不得不屈从王命,由人摆布,所能采取的唯一保护性措施,就只有不许妻子外出,并关照“小娘子莫颠莫强,不要出头出脑”。当丑女虔诚求佛变出端好容仪之后,他那欣喜若狂的心情再也抑制不住,向丈人丈母报告如此美事,一同分享天降的快乐。这里塑造的王郎不正是民间传说里常常见到的那种以淳朴憨厚而因祸得福的形象吗!
 第三,就创作方法而言,作者使用的主要是以浪漫化为前提,且又尽力使其接近世俗化的艺术手法,因为作者要讲唱 “布施因缘”、“前生果报”的宗教观点,就不得不借助富有浪漫色彩的夸张想象。金刚女因何生得如此丑陋,不堪入目,就在于前生 “轻骂贤圣之业”,一旦归心奉佛,就能得到世尊的“加被”,“垂金色臂,指丑女身”,“容颜顿改旧时仪,百丑变作千般媚”,变化得迅速奇妙,令人炫目,字里行间充满着佛陀变文特有的想象力。然而要使丑女故事真实可信,却又在虚构的情节里揉合进一些世俗内容和生活场景,以便招徕更多的听众。比如王郎 “耻嫌”丑女的时候,两个阿姊经过一番思忖,道出两段充满世俗意味的话语:“妹子虽不端严,手头裁缝最巧。官职王郎莫愁,从此富贵到老。些些丑陋不嫌,新妇正当年少”。“不要称怨道苦,早晚得个新妇。虽则容貌不强,且是国王之女。”这里描写的说辞,与其说是出自国王爱女之口,还不如说更加接近世俗社会那种工于心计女人的巧言诳骗。一旦王郎与丑女结为夫妇,这两个阿姊便如释重负地说什么: “推得精怪出门,任他到舍相吵”。这里活脱脱地刻画出她们虚伪诡诈的嘴脸,其世俗趣味之浓,几可乱真。
 第四,本篇作品几乎全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带有很强的口语化倾向,在选用民间口语俚词方面,更显示出民间文学新的语言风格。如形容金刚女的丑陋时写道:“两脚出来如露柱,一双胳膊似粗椽。”“上唇半斤有余,鼻孔竹筒浑小”。换昔时之丑质又云:“公主轻盈世不过,还同越女及嫦娥。红花脸似轻轻坼,玉质如棉白雪和”。这些语句生动活泼,别有风趣,正因为取喻对象来自民间生活的土壤,带有强烈的夸张作用,因而使人既感觉丑女的样子着实可怕,不堪入目,而当她变成美貌女子时,又不得不为之倾倒,充分表现出民间语言的丰富性,亦值得重视。
丑女缘起

丑女缘起

敦煌存因缘之一。有5种抄本: S.2114,卷首题《丑女金刚缘》; S.4511,卷尾题《金刚丑女因缘》,首残; P.2945、P.3592,首题《金刚丑女缘》;P.3048,卷首题《丑女缘起》,尾残。可见,“缘起”、“因缘”相通。《敦煌变文汇录》有周绍良汇录本;《敦煌变文集》卷六有王重民校录本。《撰集百缘经》卷八《波斯匿王丑女缘》、《杂宝藏经》卷二《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贤愚经》卷二《波斯匿王女金刚品》 中俱载此事。该因缘是说释迦牟尼在世之日,度脱波斯匿王丑女金刚一事,情节跌宕有致,形象丰满突出,语言也较为生动活泼。

☚ 欢喜国王缘   四兽因缘 ☛
丑女缘起

丑女缘起

敦煌存因缘之一。有5种抄本: S.2114,卷首题《丑女金刚缘》; S.4511,卷尾题《金刚丑女因缘》,首残; P.2945、P.3592,首题《金刚丑女缘》;P.3048,卷首题《丑女缘起》,尾残。可见,“缘起”、“因缘”相通。《敦煌变文汇录》有周绍良汇录本;《敦煌变文集》卷六有王重民校录本。《撰集百缘经》卷八《波斯匿王丑女缘》、《杂宝藏经》卷二《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贤愚经》卷二《波斯匿王女金刚品》 中俱载此事。该因缘是说释迦牟尼在世之日,度脱波斯匿王丑女金刚一事,情节跌宕有致,形象丰满突出,语言也较为生动活泼。

☚ 欢喜国王缘   四兽因缘 ☛
000069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