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组织最重要、最高级别的会议。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有25个国家出席,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到1992年为止共召开过10次首脑会议,成员国由最初的25个增加到108个。从1970年起,首脑会议的会期制度化,每3年举行一次。前二次首脑会议主席由与会国首脑轮流担任,第三次会议起由东道国首脑担任,任期至下届首脑会议。首脑会议主席在任职期间,为不结盟运动在国际讲坛上的发言人,可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不结盟国家的决议。会议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第10次会议正式接纳中国为观察员国。 ☚ 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非洲统一组织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见“政治学”中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简称“不结盟国家会议”。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国家的首脑会议,包括外长会议。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南斯拉夫、埃及、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首先发起。1961年9月召开第一次会议,有25国参加,到1983年成员国增至101个。已举行7次首脑会议和四次外长会议。旨在提倡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主独立、捍卫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帝、反殖、反霸。1983年第7次首脑会议突出强调经济领域的问题,主张南南合作,坚持不结盟国家集体自力更生,呼吁早日举行世界性南北对话。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简称“不结盟国家会议”,不结盟国家的最高级会议。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5国在60年代初发起召开。自1970年起,会期制度化,每三年举行一次。现已有101个成员 (1989年底)。其宗旨是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 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外来统治; 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截至1989年底,共举行了9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第1次会议于1961年9月1-6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有25国出席。会后发表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通过了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第2次会议于1964年10月5-10日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第3次会议于1970年9月8-10日在卢萨卡举行,通过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等14个宣言和决议。第4次会议于1973年9月5-9日在阿尔及尔举行,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宣言》,决定成立不结盟国家协调局,负责协调各成员国的立场,监督首脑会议宣言和决定的实施。第5次会议于1978年8月16-19日在科伦坡举行,通过了 《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纲领》 以及32项有关政治和经济的决议。第6次会议于1979年9月3-9日在哈瓦那举行。会议涉及不结盟运动基本概念原则,维护不结盟国家的团结,发扬民主协商精神等问题,通过了最后宣言。第7次会议于1983年3月8-12日在新德里举行。会议讨论了不结盟运动和世界面临的重要的政治和经济问题,通过了 《新德里文件》、《政治宣言》、《经济宣言》、《集体自力更生宣言》、《经济合作纲领》等文件。第8次会议于1986年9月1-7日在哈拉雷举行,会议通过了 《政治宣言》、《经济宣言》,要求立即实现纳米比亚独立特别呼吁书、哈拉雷裁军呼吁书等文件。第9次会议于1989年9月4-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一项宣言和40个专题性政治和经济文件。在宣言中提出,不结盟运动在今后3年中面临5项主要任务: 1.为和平、裁军和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作出进一步努力;2.通过建设性的、有成效的对话,为有效地解决重大的经济问题作出共同努力; 3.支持处于殖民主义或外国统治下的人民的自决和独立的权利; 4.采取共同措施保护人类环境; 5.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和效率,使其在解决重大问题方面履行全部合法责任。 ☚ 不结盟国家组织 不受欢迎的人 ☛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Conference of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of Nonaligned Countri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