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平等条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平等条约bù píng děng tiáo yuē

订约双方或几方在权利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1924年梁启超《第十度的“五七”》:“什么打破不平等条约,都是废话。”1924年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废除国际间的不平等条约,东亚有两国已经行过了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暹罗。”

不平等条约bù píng děng tiáo yuēнеравнопрвное) соглашéние

不平等条约unequal treaty

缔约 一方对另一方施行强迫而订立的内容属于不平等性质的条约。这种条约是无效的,因为它是在细迫下缔结的,按照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2条的规定。“条约系违反联合国宪章所含国际法原则以威胁或使用武力而获缔结者无效”;同时,又因为它是违反主权平等原则的;主权平等原则是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之一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条规定,“条约在缔结条约时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抵触者无效”,第64条又规定,“遇有新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时,任何现有条约之与该项规律抵触者,即成为无效而终止。”在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地强迫中国订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规定了割地、赔款、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租界和租借地、驻军、沿海和沿江贸易,片面最惠国制度、等等。在中东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所谓卡匹突雷勺恩就是这种条约(参见[卡匹突雷勺恩])。在中国,经过不断地奋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运动取得了胜利。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5条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根据这条规定,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经作废。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起草条约法公约时曾讨论不平等条约的问题,但在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未作规定。按其性质,不平等条约应受条约法公约第52、53和64各条的支配。

不平等条约

有损国家主权的、在缔约国间权利、义务分配不公的国际条约、协定。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强迫一国缔结的条约绝对无效; (2) 条约的缔结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的无效。不平等条约,权利多倾向于强国,义务偏重于弱国,实质上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上遭广泛谴责。1949年前的中国被迫与外国缔结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外交交涉陆续予以废止。

不平等条约

见“政治学”中的“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

依靠强力胁迫签订的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和奴役别国的条约。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国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欺侮弱小国家的产物。

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

是指签订条约的双方(或若干方)在权利和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特指侵略国利用武力威胁等手段迫使别国订立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别国利益的条约。侵略国为了达到自己政治、经济或军事上的利益,利用武力直接或间接侵略以及武力威胁、利诱等方式,通过签立不平等条约的方式,破坏或攫取他国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国在近代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并迫使我国政府(清政府)与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并开放五处口岸等一系列不平等的内容。本条约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后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的《辛丑条约》等都是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巨额的赔款、自主权的丧失、国防的削弱、惩处参加反帝的人民,使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个条约的生效,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 国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不平等条约

unequal treaty

不平等条约

unequal trea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