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尔;不尔识;不耳;不耳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尔;不尔识;不耳;不耳食pu21ər53sɿ21bu21er53si21不理睬。明李实《蜀语》: “不与人分辨曰不理……亦曰不尔。”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中下: “不与人分辨曰不理,不尔。”张慎仪《蜀方言》卷下: “不礼人曰不尔,曰不偢不睬。”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不尔,不理也。”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不礼人曰不尔识,曰不偢不睬。” 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不理人曰不尔识,曰不张识,曰不偢不睬。”“尔”或“耳”音借,活用为动词,表示听的意思(《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93),“不尔”应写作“不耳”。宋高宗《七十二子赞·仲由》: “恶言不耳,仲尼赖焉。” “不耳”正谓不听或不入耳。《古本小说集成》明刊本《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八回: “众妖精说道: ‘就是你要添,我也不耳你了。’” 此正好与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不耳他”谓“don’t listen to him; don’t pay any attention to him”相印证。“不耳”又说“不耳食”。民国二十三年《重修清苑县志》卷四《人物下·文学》: “ (陈僖) 性清介寡交,素不耳食,非目睹不敢信。” 民国二十四年《莱阳县志》卷三之二《礼俗·方言》: “不信闲言曰不耳食。”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452条): “昭人言耳食,犹俗语理睬之义,不耳食即不理睬也,俗师皆作此二字,其义未甚明晰。略谓以耳而食为事理之不可能故不理睬也。俗又作尔识,则以义造词也。”详其理据恐失之穿凿。据义选字,似应作“耳视”。耳,听也; 视,看也。引申为理睬。“不耳视”犹不理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