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审bù shēn不明察。《惜誓》:“苦称量之不审兮。”王逸注:“言患苦众人,称物量谷,不知审其多少,同其称平,以失情实,则使众人怨也。”王夫之通释:“昏庸之主不审,贤奸混同,谗人日进,忠臣日隐,流俗放纵而不止。” 不审罪名,即不实。《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盗百,即端盗加十钱,问告者何论?当赀一盾。赀一盾应律,虽然,廷行事以不审论,赀二甲。”不审,多指控告不实,一般指非故意。 不审不審bù shěn❶不清。《备急千金要方·肝虚实》:“补肝散,治左胁偏痛久,宿食不消,并目䀮䀮昏,风泪出,见物不审。” ❷不正确。《备急千金要方·小肠腑》:“但恐证候不审,或致差违。” ❸不审察。《本草纲目·疏》:“酸浆、苦耽、草叶重出,掌氏之不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