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 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人的关系或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即:接近。离:疏远,离开。)〈例〉洪总督的人马并没有与李自成的大队交战,只是在后边不即不离地追着,有时截住几十个掉队的,捡点儿便宜。 【若即若离】ruò jí ruò lí 好像接近,又好像分开。形容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离。(若:好像。即:接近。离:离开,分开。)〈例〉他俩一向亲密无间,可这段时间却若即若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表现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不即不离”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不冷不热的状态;语义程度较重;多用于指人际关系。“若即若离”除了表示不冷不热外,还带有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意思;语义程度较轻;多用于指人的态度。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晚间,看不见路,也不见了重重小屋,只觉得有条条偶尔闪动眼波的小溪与列车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石英《鹰厦线上》) 异 不即不离 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距离不近也不远,有时亦用于指人与物等之间。从否定方面着眼。 例 刘佐龙所领帅着的鄂军集中在那儿刘本人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隐隐地以湖北的政治中心自命,对于南北两方都取着不即不离的态度。(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洪总督的人马并没有与李自成的大队交战,只是在后边不即不离地追着,有时截住几十个掉队的,拣点儿便宜。(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若即若离 若:好像。好像接近,又好像分开。形容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很密切。比况性成语。从类似方面着眼。 例 他的书虽然和《了凡纲鉴》也有些相合,但大段又很不相同,若即若离,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鲁迅《彷徨·高老夫子》)在这画卷里,描绘着多情善感的曹子建在江滨闲步,远远望见洛水的女神宓妃,出现在苍茫的水面上,若即若离,如怨如慕,触动了他无限缠绵惆怅的情思。(潘絜兹《绘画史话》二) 同 都表示相互间有一定距离的意思。都可作谓语、定语和状语。 辨 “不即不离”中的“即”不能写作“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