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唐人修六朝之史,避唐高祖之祖李虎之讳,将“虎”改为“兽”。《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bù rù shòu xué , ān dé shòu zǐ见“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bùrùshòuxué,āndéshòuzǐ见“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北史·李远传》:“……但~,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