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兑现本位制Dishonor Standard见“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本位制全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亦称 “信用货币制度”,既不规定含金 (银) 量,也不能兑换金 (银),完全取消了流通货币的金银保证,流通中的货币通过中央银行的信贷程序投放出去的货币制度。它是在各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垮台之后出现的流行于各国的币制。在金本位制时期,流通中就存在有银行券等信用货币,但这时的信用货币规定有含金量,能随时与黄金兑换。金本位制崩溃后,信用货币成为主币,并不再与黄金发生联系,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流通中的货币完全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这时的信用货币实质上是一种纸币。在信用货币纸币化和纸币信用货币化后,信用货币制度也就是纸币制度。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又由国家掌握发行,因此,它很容易根据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进行,从而导致纸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要保证不兑现本位制的稳定性,必须坚持纸币的经济发行原则,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适量发行; 并根据客观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由中央银行进行灵活的调节。因此,该种制度有时又叫做有管理的通货制度。现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都是纸币本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