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董卓五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東漢 > 董卓五銖 董卓五銖 dǒngzhuōwǔzhū 漢獻帝時權臣董卓所鑄之幣。體小穿大,内外無廓,“五銖”二字模糊難辨,製作甚粗劣。徑一·二至一·五厘米,重不足一克。後爲曹操廢止。《後漢書·孝獻帝紀》:“[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又《董卓傳》:“又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洛陽及長安銅人、鍾虡、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故貨賤物貴,穀石數萬。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李賢等注引《魏志》曰:“卓鑄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鑪。”《通典·食貨八》:“董卓焚宫室,乃劫鑾駕西幸長安,悉壞五銖錢,更鑄小錢,大五分……曹公爲相,於是罷之,還用五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