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中国近代著名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之一。1921年5月由北洋政府批准开业。资本国币10万元。1933年5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证券部归并于它。抗日战争前,以公债交易为主,营业发达,1934年成交量达到47.7亿元,兴建了高八层、设备完善的证券大楼。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奉命停止营业。1943年9月,汪伪政府通令其复业,专做华股买卖。买卖交易兴旺但投机成份较大。日本投降时停业。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汉口证券交易所 ☛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上海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成立于1920年7月,成立后半年盈利达50余万元(一说150万元)。抗日战争前,主要交易是公债投机。1935年底到1936年初,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利用内定发行“统一公债”机会, 在该所进行投机, 制造风潮, 获得暴利。抗日战争后进行清理。1946年9月另设上海证券交易所, 以华商工矿企业股票为主要投机对象。1949年5月停业。

☚ 上海金业交易所   信托公司 ☛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由北洋政府批准成立的一家证券交易所。它的前身是1914年成立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主要做公债、铁路债和公司股票的现货交易。1920年申请改组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1921年1月正式开业。
证券交易分现货和期货。现货交易每天上午开市,期货交易分1个月、2个月和3个月。交易对象有股票和债券。1935年上市股票为5类24种,即金融股票9种,信托股票2种,交易所股票3种,文化股票2种,实业股票8种;债券主要是国家债券。
开业初期主要是交易买卖北洋政府的公债券。交易量增长很快。1921年5~6月间曾决定增加资本,额定为300万元。1922年春,“信交风潮”突起,该交易所股票暴跌,不少经纪人因受此影响而停业,经纪人减至55家,并停拍本所股票的期货交易,交易所被迫改组。1922年2月,临时股东大会决定,仍恢复资本为100万元。此后,证券市场又日趋活跃,特别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大量发行国家债券,更促进了证券交易业务的发展。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每日交易量曾达到6000万元左右,全年成交量为375700万元。事变以后,交易量急剧下降,每天降至1000万元左右。但仍有一定规模,期货交易每年仍有3、4亿元。1933年,国民政府修改证券交易法,规定同一城市不得有一所以上的同一性质的证券交易所,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证券部分业务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增强了它的实力地位。1934年筹资建造了著名的“上海证券大厦”,设置了完备的交易所。同时改组华商证券交易所,资本增加至120万元,经纪人增至80家。1933~1935年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期货成交票面总额分别为31.83亿元、47.73亿元和49.1亿元。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该所宣告停业。在上海沦陷期间,汪伪政府于1943年9月通令华商证券交易所复业,专营华股交易。当时上市股票为199种,经纪人200人,日本投降后宣告停业。此后,国民党政府以原华商证券交易所市场扩建,于1946年批准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是10亿元,华商证券交易所的股东认购60%。

☚ 上海众业公所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旧中国华商设立的第一批交易所。发起人为上海股票商业公会全体会员,资本初定25万元,先收1/4,亦由会员分认。经纪人名额为40人,全部由会员担任。1920年5月20日举行创立会,推选范学美为理事长。1921年1月正式开业。主要开拍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初期营业尚属旺盛,1921年5~6月间曾决定增资,额定为300万元。由于开拍本所股受挫,周转发生困难,1922年2月临时股东大会决定,仍恢复资本为100万元。1933年5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证券部根据国民政府1929年10月颁布的《交易所法》的规定并入,使该所成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的统一市场。1934年扩充原有房屋建筑,证券交易盛极一时,交易数字日益增加,1934年全年交易量达到47.7亿元。1937年“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奉令停业。1943年7月,敌伪政府经济、实业两部饰令原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筹备复业,同年9月29日宣告复业,于12月8日正式开拍。第一批上市的股票108种,改变了抗战前以开拍公债为主的状况。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敌伪政府垮台,该所亦同时解体。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
000006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