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头shàng tóu

❶古代男女成年始束发,男加冠,女插笄,曰上头。花蕊夫人《宫词》: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李端《送黎兵曹往陕西府结婚》: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
❷谓次序、职位在上。白居易《河阳石尚书破回鹘以诗美之》: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耿湋《古意》: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余。
❸指山上。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❹里面,当中。王建《贺田侍中东平功成》: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上头shàng tóu

❶古代青年男女成年礼。花蕊夫人《宫词》:“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
❷高处。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上头shàngtóu

❶指烈酒冲,喝多了头脑发昏:这酒~,没觉着咋地咋还飘飘乎乎的了呢。(谢颐丰《将进酒》)
❷指女子结婚:郭全海瞅她一眼,认识这是小老杜家的~的童养媳,名叫刘桂兰。(周立波《暴风骤雨》)

上头shāng·tou

❶高处;高位。例:人~有人,神~有神,嫑装多(duō)货!
❍ 人家~有人,咱惹不起。
❍ ~已有政策,下有对策。
❷物体的上端或表面。例:将东西搁在小桌~。
❍ 桌子~有水。
❍ 树~高,不敢上。
❸登记,记载。例:把这些名字都写到纸~,记下来。
❍ 看书~都说了些啥?
❹向上级;上级。例:向~告状。
❍ 向~反映问题。
❺够,达到。例:手搄不到~,差一点。
❍ 已达到~的要求。
❻表示时间。例:我在三十岁~害了场病。
❼指天。例:天~有月亮。
❍ 天~要下雨,不好走。
❽比差。例:人家在你~,比你高。
❍ 谁在谁~,还说不清!

上头cniûtáo

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也指女子出嫁把头发结成髮髻(闽南地区指女子结婚都要上头,以示成人):请好命人共查某囝~cniǎ hǒbbniâ láng gâng zābboǒgniǎ cniûtáo(请有福气的人为女儿上头)。《晋乐府·欢好曲》:“窈窕上頭歡,那得及破瓜。”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頭,湔裾出樂遊。”

上头shàng tóu

<绥德>拜天地后将新娘的头发盘为髻,表示已经成婚的旧婚俗。

上头0321旧指男子成年加冠,女子成年结发插笄。吴语。江苏吴江。1927年《吴江县志》:「男女冠笄曰~。」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四:「今世女子之笄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先与宋小官~,做一套绸绢衣服与他穿了。」旧指给临出嫁的姑娘梳妆,把辫子绾成发髻。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桓台〖〗。中原官话。甘肃镇原。1936年《镇原县志》:「女子未嫁则垂发辫,及出阁则绾发为髻,俗谓之~。」晋语。河南获嘉〖 〗。西南官话。贵州赫章〖〗。闽语。福建漳平〖〗。◈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器》:「今田家嫁女,母为施妆,名曰~。」拜天地后为新媳妇儿梳头。冀鲁官话。河北昌黎〖〗。《红楼梦》第二十回:「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了。」旧时洞房中的婚仪,把新郎新娘的头发合起来梳,以示「结发」。晋语。陕西绥德。成亲那天,一对新人在女家进行的类似拜堂的婚仪。东北官话。东北。胶辽官话。山东荣成〖〗。◈ 周立波《暴风骤雨》:「这是小老杜家的还没~的童养媳。」女子成亲;出嫁。闽语。福建厦门〖〗。招女婿结婚。中原官话。山西襄汾〖〗。喝酒引起头晕。东北官话。东北〖〗。这酒很甜,就是喝完了~。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这个二锅头不好,喝了~呢。甘肃兰州。不知天高地厚地乱来。兰银官话。甘肃兰州:我不说你就算了,你还~哩!指孩子调皮得无法无天。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这个娃娃是个人来疯,越说越~。凶恶蛮横。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还想~呢吗?哪有这样欺侮人底事情!已嫁女子。冀鲁官话。河北丘县。1934年《丘县志》:「俗以女子嫁后为~。」正房(常指北房)。晋语。河北张家口。上席。吴语。浙江苍南金乡〖〗。唐王梵志《亲还同席坐》诗:「亲还同席坐,知卑莫~。」时候;上面;方面。官话。清翟灏《通俗编・时序》:「《元典章》:『延佑四年奏,百姓为饥荒~,流移江南等路。』」俞信芳《方言可以证古》:「一三二四年《泰山东岳庙圣旨碑》:『每年烧香的~得来香钱物件,只教先生每收掌着。』」上星期。西南官话。湖南嘉禾龙潭墟〖〗。起先。闽语。福建厦门〖〗。

上头shàngtóu

❶ 〈动〉旧时女子临出嫁时把头发拢上去梳成发髻。
❷ 〈动〉喝酒引起的头疼:这酒有点上头。


上头shàngtou

〈名〉上面,上级:上头有令│上头来检查。

上头shàng tóu

❶酒后引起头晕。如:茅台酒一点儿也不~。
❷旧时女子开始梳髻,或出嫁前把辫子改成发髻。如:交杯盏还没吃,倒上了头了。

上头(一)shàng∥tóu (二)shàngtou

(一)shàng∥ tóu
❶ 〈动〉旧时女子未出嫁时梳辫子,临出嫁才把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叫做上头。
【用法】用于女子梳妆。例:新娘正在屋里~。|给新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得讲究一点技巧。
❷ 〈形〉用于“上头上脸”。指受人抬举,自以为得意而更加放肆。
【用法】 用于形容情态。含贬义。例:这孩子你才夸他两句,他就~上脸,不知高低了。|他带着酒意,~上脸地乱说一通。
(二)shàngtou 〈名〉上面。
【用法】用于上下级关系。例:~通知明天去开会。|~的文件精神我们要认真领会并贯彻执行。

上头

(反)下头

上头shàng tóu

女子临出嫁把平日的辫子拢上去梳成发髻: (晴雯)一见了他两个,便冷笑道,“哦,交杯盏还没吃,到~了。”(二十·443)


上头shàng·tou

❶较高的或较尊的位置:满屋里~是灯,地下是火。(二十·442)他只顾~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四十·907)他不惯坐首席,坐在~横不是竖不是的,酒也不肯吃。(四四·1004)
❷指辈分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姊妹妯娌。(六八·1656)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两篓子茯苓霜,余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六十·1423)
❸物体的表面:你还是单画这园子呢,还是连我们众人都画在~呢? (四二·971)连一家子也不知(通灵玉)来历,~还有现成的眼儿。(三·72)
❹次序靠前部分:~说了一句大开门的散话,如今又要一句连转带煞,岂不心有余而力不足些。(七八·1951)
❺方面:这病就是打这秉性~思虑出来的。(十·221)老爷才回家来,多少大事未回,那里议到这个~。(七二·1766)


上头shàng·tou

❶上面:看有一套琴谱,甚有雅趣,~讲的琴理也通,手法说的也明白。(八六·1121)
❷表示程度:试试你近来的工课如何,我才晓得你到怎么个分儿~。(八一·1057)

上头shàng tóu

明代妓院谓妓女初次破身。明陶宗仪《辍耕录·上头入月》:“倡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

底下、下边、下部、下方、下面、下头;上边、上部、上方、上面、上头

○底下dǐ xià

(名)下面:大树~好乘凉|书~有封信|天~无敌手|手~事儿多。

○下边xià·bian

(~儿)(名)下面:~是岩层|~的意见都反映给领导了|~要写到这几点。

○下部xià bù

(名)物体在下的部分:石碑的~已字迹模糊了 |衣柜的~被水淹没了 |木墩是从一株大树的~锯下来的。

○下方xià fāng

(名)下面:壁画的~有一行题字|黑板~贴着一份通知|我在书页~加了一条注。

○下面xià·mian

(名)位置较低的地方;次序靠后的部分:桥~的水很深| 山~是一块麦田|小狗藏在桌子~|~的话没听清|~还要说说这个人。

○下头xià·tou

(名)〈口〉下方:他站在树~乘凉|信压在书~|炕席~炕的是苞米。

●上边shàng biān

(~儿)(名)上方:拼音注在汉字的~|名字签在日期~|~不见一只鸟儿展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蠕动。

●上部shàng bù

(名)位置较高的地方:墙的~钉了几个钉子|镜子的~用纸遮住了。

●上方shàng fāng

(名)上部:黑板的~挂着一幅地图|他在这张纸的~写下自己的名字。

●上面shàng·mian

(名)位置较高的地方;次序靠前的部分:他在矿井~大声喊着|她从楼~跌下来|~交代了背景,下面就说故事了。

●上头shàng·tou

(名)〈口〉上面:字写在~更好看些|把横幅挂在大门~。


上边、上级、上面、上头;下边、下级、下面、下头

○上边shàng·bian

(名)上级:~刚刚来过通知|~下达了新精神。
*(名)位置较高的;次序较前的:~是蓝天|~罗列了一些数据。

○上级shàng jí

(名)同一组织系统中等级较高的:~机关|~组织|~领导 |~指示|~命令|~交给的任务。

○上面shàng·mian

(名)上级:~派来了新领导 |~有指示 | ~来的人|派人向~报告。
*(名)位置较高的;次序靠前的:小河~跨着一座石桥|~已经说过了。

○上头shàng·tou

(名)上级:~还没指示|~不批准。
*(名)位置较高的;次序靠前的:~有云|~那段写得不错。

●下边xià·bian

(名)下级:~的意见都反映给领导了 |~不了解全局。
*(名)位置较低的;次序靠后的:~是岩层|~要讲到这几点。

●下级xià jí

(名)同一组织系统中等级较低的:~组织|~机关 |~干部|~军官 |~单位|~服从上级。

●下面xià·mian

(名)下级:这个指示要及时向~传达|细心倾听~的意见| 了解~情况。*(名)位置较低的;次序靠后:小桥~溪水潺潺地流着|请看~陈列的文物。

●下头xià·tou

(名)下级:~的情绪很高 |这事暂时别让~知道。
*(名)位置较低的;次序靠后的:~有一片草地|~写着许多名字。

上头←→下头shàng tou ← → xià tou

上头:1. 位置较高的地方。2. 上级。
下头: 1. 位置较低的地方。2. 下级。
【例】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今岁暮春上已,独立香山下头。(唐·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已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 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老舍:《茶馆》)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下头会有很大意见。

上头

❶ 古代女子十五岁用簪束发,叫“上头”。梁简文帝《和人渡水》:“婉娩新~,湔裙出乐游。”花蕊夫人《宫词》:“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
❷ 前列,地位高。《陌上桑》:“东方千馀骑,夫婿居~。”
❸ 高处,上边。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东山气濛鸿,宫殿居~。”

长官

长官

上官 庶尹 庶正
旧时指上级长官:上峰
旧时属吏对上级长官的通称:上司
主子,上司:上头
官长、上司:长上
在官场中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大人
旧时下属对上司的自称:职(~道)
下级官吏对上级的自称:卑职
下级官吏面对上级官长时的自谦之称:卑吏
下属对长官的昵称:阿主
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第下 门下 阁下
对长官的尊称:钧座 恩台 宪台
明清时军官对其长官的自称:沐恩
官署长官:堂上
(众官之长:长官)

☚ 门官   下官 ☛

方向

方向

方(那~) 向(风~;趋~) 道
表示方位,方向:
方向和位置:位(~于;方位) 方隅
别的方位:诸方
方位词前缀:之(~中;~内;~外;~前;~上) 以(~东;~前)
方位词后缀:面(四~;东~;后~;反~;背~;对~) 边(里~;侧~) 头(上~) 方(下~)
一定的方向:定向
方向相反:反向
反方向:逆向
方向、性质等相反:
彼此方向相反:舛驰 背驰 异道而驰 背道而驰 东趋西步 相僢而驰 相背 而驰
表面上主张仁德,行动上却背道而驰:色仁行违

另见:走向 各方1 目标 辨认 各面看清2

☚ 方向   各种方向 ☛

结婚

结婚

婚(婚媾;婚娶;婚会;婚对;婚耦;缔婚;成婚) 配(配匹;配偶;配属;配合;饰配) 媾 亲(成亲;继亲;结亲;做亲;就亲)偶(偶成;偶合;匹偶;偕偶) 妃齐体 成合 成房 成昏 成礼 成婣 成结 结发 结合 合好 合婚 合姓 合卺 合室 合匏 连理(连理杯;连理盘) 花烛 同衾 姻好 姻连 姻嫁 姻懿 匹配 匹敌 饰配 上头 结姻 跨凤 作合 束薪 结丝萝 办喜事 鹊驾银河 花烛红妆 同床共枕
两性联姻:秦晋(秦晋之好;秦晋之偶;秦晋之配;秦晋之缘;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秦晋之匹) 朱陈 秦约晋盟 二姓之好
两性结为婚姻关系:秦欢晋爱
缔结婚姻:红绳 红线 丝萝
缔结婚姻的典实:吹箫
娶亲,成亲:圆亲
少女结婚:小乔初嫁
托附结为婚姻:托姻
联姻,结为婚姻:缔姻
结为姻好:托好
男女双方经人介绍而结婚:红绳系足 红丝暗牵 红丝暗系 红丝系足 红丝待选 赤绳系足 赤绳系踪 赤绳绾足 赤绳挂足
婚姻的联系:系足红绳 系足赤绳
童养媳结婚:圆房
结为伉俪:结为夫妻 鸿案相荘
结为美满婚姻:枝交蒂并
男女双方因女方怀孕而结婚:奉子成婚
第一次结婚:初婚 初醮 宴尔 花烛洞房
结婚的景象:洞房花烛
举行婚礼,结为夫妇:合卺交杯 合卺交欢 合卺同牢
幸福成婚:喜结良缘
幸福美好地结婚:荣谐伉俪
结婚成为恩爱夫妻:连枝共冢
相隔遥远而结婚成为夫妻:千里良缘
男子已婚:有家室
成立家室,娶妻:成家 置家 就室
成婚,成家:成室
考中进士后完婚:大登小登 大小登科 小登大登
女子已婚:有人家
美女已婚:罗敷有夫
(男女经过合法手续结合成为夫妻:结婚)

另见:恋爱 日子 结合 仪式 婚礼 夫妻 感情 成家 过生活

☚ 结婚   婚配 ☛

方面

方面

方(对~) 上(事实~) 面(面势;面上;上~;反~;头~;轸~;一~) 边(上~;双~;那~) 头(头面;上~) 下(~里;两~;四~里) 处(大~) 首(左~;东~) 路(外~)
一个方面:一面 一方
一个方面的:片面 踦颇
事物的一个方面:
两个方面:两(两边;两方;两下;两端;两下里;~全其美) 双重 双方
正反两方面:两面
左右两个方面:左右(~为难)
对立的两个方面:两极(~分化)
各个方面:面面(~俱到;方方~) 处处(~关心) 诸般 到处 全方面前前后后 四面八方 四处八方 四路八方 四方八面 上下左右
任何方面:随方
所有方面:
事情的各个方面:众端
包括事物的各个方面:全盘 通盘 通个 根叶
事物的主要方面:大端(略举~)
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主流
着重考虑或注意的方面:着眼点 著眼点
大的方面:大处(~着眼)
不止一个方面:不一端
事物的非主要或非本质方面:支流
起消极作用的方面:负面(~影响) 反面 消极(~因素)
(相对或并列的不同事物的一部分:方面)

☚ 部位   好处 ☛

上头

❶满族婚娶习俗。流行于东北、北京等地区。旧时,新娘嫁至男家当日或次日“下地”前,男家至亲妇女将新娘原留发辫改梳成“头翅”和“燕尾”式样,并饰以相应扁方、簪、环等首饰,标志其正式成为已婚妇女。俗名。
❷shang tou方言。指质劣的酒喝完之后酒劲往头上涌,使头疼:这酒喝了有点儿~。

上头

满族婚娶习俗。旧时女子嫁至男家当日或次日“下地”前,由男家至亲妇女将其原留发辫改梳成 “头翅”和 “燕尾”样式,并配以相应首饰,标志其正式成为已婚妇女,俗称“上头”。

上头

上头

古代女子年15束发加笄,表示成年。笄即簪,用竹、木、石、玉、骨、牛角、象牙、玳瑁、金、银、铜等多种材料制成,用以固定发髻(男子用以固定冠冕)。梁简文帝《和人渡水》:“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唐李何《观妓》:“向晚小乘游,朝来新上头。”花蕊夫人《宫词》:“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男子二十举行冠礼也称上头。《南齐书·华宝传》载,华宝父对华宝说: “须我还,当为汝上头。”宋代仍有此俗,并将时间定在寒食节。宋孟元老《东京孟华录》: “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宋吴自牧《梦梁录》: “凡官民不论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

☚ 冥婚   婚龄 ☛
上头

上头

中国古代婚姻过程中的一种传统习俗。在封建社会里,我国没有结婚的女子往往梳一定的发饰,并戴上一定的头饰。这种打扮发饰的过程叫 “上头”。“上头”的目的在于向人们表明:该女子已经有了人家,即将结婚出嫁。

☚ 归宁   戏妇 ☛
上头

上头

婚嫁习俗。普遍流行于各地。古代女子年15始用簪束发,为“上头”,标志女子已进入成年。由此演变为女子出嫁时的冠戴。山东各地上头时间不一:(1)新人上轿前的梳妆打扮、蒙红头巾,流行于鄄城、德州、胶东等地,亦有婚前由其婆母去其家上头者;(2)拜堂前象征性地用红线量几下新人盖着红巾的头及插花仪礼,流行于曲阜附近;(3)入洞房后的簪饰,流行于临朐、德州一带;(4)婚后3天新人将长辫绾成纂,费县等地盛行。上头时忌与新妇生肖相克之人,上头后即不再外出。它标志着婚姻的开始。

☚ 上巳   上轿 ☛

上头

(-∥-)〈动〉旧俗,准婆母选择吉日良辰给准儿媳开脸,并给佩戴髻、首饰,此谓之“上头”。婢女被收用为妾室,由盘头抓髻改为戴髻,也称上头。
《金》二九: 你若明日有了娃儿,就替你上了头。
《醒》十八: 夫人慨然允了,看了二月初二日吉时,与他(指婢女春莺)做了妆新的衣服,上了头,晚间晁老与他成过了亲。又四四: 霎时交了二月初十日,狄婆子自去~……[素姐]见了婆婆的礼,面向东南,朝了喜神的方位坐在一只水桶上面;狄婆子把他脸上十字缴了两钱,上了髻,戴了排环首饰。
《聊·禳》二八: 还得看个好日子,给他开脸才~,咱还得把衣服做。
<方>今山东平邑话有此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