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蜀 三蜀sānshǔ━┃ 原指广汉郡、犍为郡、蜀郡,后泛指蜀地。唐·郑遨《哭张道古》诗:“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唐·杜甫《春日江村》诗:“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 ☚ 三楚 五溪 ☛ 三蜀 三蜀地名。指蜀群、广汉、犍为。《文选》李善《注》:“三蜀,蜀郡、广汉、犍为也。本一蜀国。汉高祖分置广汉。汉武帝分置犍为。”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三蜀豪杰,时常来往。 ☚ 三市 三王 ☛ 三蜀古地区名。汉高祖六年 (前201年) 割巴、蜀两郡置广汉郡,汉武帝建元六年 (前135年) 再从两郡析地置犍为郡。《华阳国志·蜀志》载: “益州以蜀郡、广汉、犍为为 ‘三蜀’。” 辖境约当今四川中部、贵州北部的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 三蜀古地区名。系广汉郡、犍为郡、蜀郡三郡之合称。蜀郡秦时置,广汉郡、犍为郡为汉初及武帝时先后自蜀郡析置。三蜀之地约当今四川中部、贵州赤水河流域、三岔河上游及云南金沙江上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境内除蜀人外,尚有氐羌、賨人、僰人、叟人等。东汉时巴郡板楯蛮起义,曾进入三蜀部分地区。 三蜀古地名。指蜀郡、广汉、犍为之郡。《文选》晋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注:“三蜀,蜀郡、广汉、犍为也。本蜀国,汉高祖分蜀广汉、汉武帝分置犍为。”其地约在今四川中部、贵州赤水河流域、三岔河上游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 三蜀地名。指蜀郡、广汉、犍为。
三蜀西汉初析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其地当今四川中部、贵州及云南北部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