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藏sān zàng

佛教典籍的总称。梵文Tri-pitaka。分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三藏皆分大小乘。即有大小乘经; 大小乘律和大小乘论。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
(例)
❶我有法一藏,谈天; 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八·91·)
❷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十二·156·)

三藏

三藏

佛教术语。指经、律、论。经是佛自述者;律是戒律规则;论是后世信徒对经义的解释。三藏是对佛教典籍的总称。藏,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竹箧,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类似“全书”。本书对三藏的解释与此不同。

☚ 上真   东土 ☛

三藏

(一) 佛家经典经、律、论的总称。经为佛说教义,律为记述戒规,论为阐明经义。《艺文类聚》七七引南朝梁沈约《内典序》:“尚矣哉,群生之始也! 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全唐诗》六二九陆龟蒙《闻圆载上人挟儒书洎释典归日本国更作一绝以送》:“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解声。”参阅 《翻译名义集·总明三藏》。
(二) 指通晓经、律、论三藏的高僧。《全唐诗》五六七郑嵎《津阳门诗》:“罗公如意夺颜色,三藏袈裟成散丝。”又七四五陈陶《哭宝月三藏大禅师》:“一囊穷海波,三藏故园稀。”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經懺偈唄 > 三藏
三藏  sānzàng

佛教經典之總稱,爲佛教徒於漫長歲月内編纂而成。藏,有“筴藏”之意。共分經(佛所說的教義)、律(爲僧侣所制訂的戒律)、論(對教理的解釋與研究的論著)三類,故稱三藏。通曉經律論三藏之僧人,尊爲三藏法師,亦省稱三藏。南朝梁·沈約《内典序》:“義隱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窺。”《宋高僧傳》卷二:“爲天人師,稱曰三藏。夫三藏之義者,則内爲戒定慧,外爲經律論,以陀羅尼總攝也。”參閲《翻譯名義集·總明三藏》。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類别 > 三藏
三藏  sānzàng

梵語意譯詞。意爲佛教經典之總集。佛教以經、律、論爲三藏。經爲自說,論是經義的解釋,律記戒規。南朝梁·沈約《内典序》:“義隱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窺。”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終不以脅而至於席。”唐·岑參《題讀經堂》詩:“結字題三藏,焚香老一峰。”

三藏Tripitaka

佛教典籍的总称,佛教法的重要渊源。“藏”(pitaka)的原意为盛放物品的竹篮子,佛教取其概括全部典籍之意。三藏共分三个部分:律藏,记载佛陀制定的佛门戒律;经藏,记载佛陀及其最早的第子宣扬的佛教教义;论藏,佛教各派学者对教义的论说集。三藏虽为宗教典籍,但因其中包含许多为广大佛教徒严守的准则,所以具有法律性质。三藏之中,尤以集中记载佛教徒生活准则的律藏更具法律性质。

三藏

佛教经典的总称。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前273一前232在位)时由高僧编纂。包括:《律藏》、《经藏》和 《论藏》。《律藏》规定了佛教僧侣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规,《经藏》记载了释迦牟尼及其最早门徒的教义,《论藏》为佛教各派学者对佛教教义的论述解说。通常对一些通晓 《三藏》 的僧人称 “三藏法师”或简称 “三藏”。

三藏

三藏

佛教术语。指经藏、律藏、论藏。亦泛指佛教全部典籍。通三藏者,以学问渊博,称作三藏法师。经,指记载佛教典故、事迹、佛陀说教等的文献,为 “三藏”之一。律,初指佛门纪律,后泛指有关佛门弟子、教团的仪式、衣食住行、起居规定的文献典籍。论,指佛家议论、论述之文。

☚ 内外典   如是我闻 ☛
三藏

三藏

是将佛教典籍按类分列成经、律、论三部分的通称。所谓经藏是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其弟子们根据亲闻口传的、阐述佛教教义的典籍;而将所追记的关于佛教戒律的典籍,统称律藏;论藏则是佛弟子们撰写的阐述佛教经律及其他著作的总称。这是各种语本的《大藏经》的主题内容。《大藏经》原先特指汉文大藏经,有不同时代编集的版本,如宋代的《开宝藏》、清代的《龙藏》、民国时期的《频伽藏》等约21种;还有在国外编的汉文版约9种,如在日本的《大正藏》、《卐藏经》等。现在还有藏文、蒙文、西夏文、巴利文等多种语本《大藏经》,所录经典数千部卷不等。在中国汉文大藏经中,分别按大小乘思想编录三藏。佛教徒中,专门研习论藏的称论师;精通三藏的人,称为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等人。

☚ 西域佛教   四十二章经 ☛

三藏san zang

【佛教】Tripitaka

三藏

Tripitaka;the Buddhist Can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