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箭定天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箭定天山

典源出处 《旧唐书 ·薛仁贵传》:“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 (qi) 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新唐书·薛仁贵传》亦载,“战士”作“壮士”。
释义用法 唐薛仁贵领兵攻打天山一带的九姓突厥,战斗中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破胆投降,又安抚余众,天山遂定。军中作歌,称颂他的功绩。后以此典赞誉武将功勋; 也指平虏定边的雄心壮志。
用典形式
【三羽箭】 宋·辛弃疾:“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三箭歌】 元·耶律楚材:“服心不用七擒策,御侮何劳三箭歌。”
【天山矢】 清 ·张尚瑗:“雄非天山矢,险异蜀门剑。”
【天山箭】 宋·范成大:“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金·元好问:“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歌三箭】 宋·张元干:“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蛙。”
【三矢平虏】 唐·白居易:“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三发定边】 明 ·高启:“三发定边归,菔中休满插。”
【弓挂天山】 宋 ·杨万里:“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天山三箭】 宋·苏轼:“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清 ·丘逢甲:“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天山挂弓】 元 ·萨都拉:“掉头青海无传箭,天山挂却乌角弓。”
【白衣三矢】 宋·苏轼:“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壮夫三箭】 宋·陈与义:“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一射天山空】 明 ·陈子龙:“何不拂君大羽箭,仰天一射天山空。”
【一箭定天山】 唐·李益:“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 宋·乐雷发:“何人丸泥封函关? 何人三箭定天山?”宋·陆游:“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元·耶律楚材:“未得一言安海内,已输三箭定天山。”
【壮士入关歌】 宋·陆游:“未试神仙餐玉泫,且赓壮士入关歌。”
【神箭定天山】 唐·胡曾:“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三箭定天山

典源出处 《旧唐书 ·薛仁贵传》:“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 (qi) 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新唐书·薛仁贵传》亦载,“战士”作“壮士”。

 

释义用法 唐薛仁贵领兵攻打天山一带的九姓突厥,战斗中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破胆投降,又安抚余众,天山遂定。军中作歌,称颂他的功绩。后以此典赞誉武将功勋; 也指平虏定边的雄心壮志。

用典形式

【三羽箭】 宋·辛弃疾:“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三箭歌】 元·耶律楚材:“服心不用七擒策,御侮何劳三箭 歌。”

【天山矢】 清 ·张尚瑗:“雄非天山矢,险异蜀门剑。”

【天山箭】 宋·范成大:“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金·元好问:“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歌三箭】 宋·张元干:“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蛙。”

【三矢平虏】 唐·白居易:“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三发定边】 明 ·高启:“三发定边归,菔中休满插。”

【弓挂天山】 宋 ·杨万里:“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天山三箭】 宋·苏轼:“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清 ·丘逢甲:“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天山挂弓】 元 ·萨都拉:“掉头青海无传箭,天山挂却乌角弓。”

【白衣三矢】 宋·苏轼:“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壮夫三箭】 宋·陈与义:“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一射天山空】 明 ·陈子龙:“何不拂君大羽箭,仰天一射天山空。”

【一箭定天山】 唐·李益:“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 宋·乐雷发:“何人丸泥封函关? 何人三箭定天山?”宋·陆游:“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元·耶 律楚材:“未得一言安海内,已输三箭定天山。”

【壮士入关歌】 宋·陆游:“未试神仙餐玉泫,且赓壮士入关歌。”

【神箭定天山】 唐·胡曾:“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典故“三箭定天山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三箭定天山

典源出处 《旧唐书 ·薛仁贵传》:“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 (qi) 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新唐书·薛仁贵传》亦载,“战士”作“壮士”。

 

释义用法 唐薛仁贵领兵攻打天山一带的九姓突厥,战斗中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破胆投降,又安抚余众,天山遂定。军中作歌,称颂他的功绩。后以此典赞誉武将功勋; 也指平虏定边的雄心壮志。

用典形式

【三羽箭】 宋·辛弃疾:“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三箭歌】 元·耶律楚材:“服心不用七擒策,御侮何劳三箭 歌。”

【天山矢】 清 ·张尚瑗:“雄非天山矢,险异蜀门剑。”

【天山箭】 宋·范成大:“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金·元好问:“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歌三箭】 宋·张元干:“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蛙。”

【三矢平虏】 唐·白居易:“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三发定边】 明 ·高启:“三发定边归,菔中休满插。”

【弓挂天山】 宋 ·杨万里:“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天山三箭】 宋·苏轼:“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清 ·丘逢甲:“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天山挂弓】 元 ·萨都拉:“掉头青海无传箭,天山挂却乌角弓。”

【白衣三矢】 宋·苏轼:“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壮夫三箭】 宋·陈与义:“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一射天山空】 明 ·陈子龙:“何不拂君大羽箭,仰天一射天山空。”

【一箭定天山】 唐·李益:“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 宋·乐雷发:“何人丸泥封函关? 何人三箭定天山?”宋·陆游:“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元·耶 律楚材:“未得一言安海内,已输三箭定天山。”

【壮士入关歌】 宋·陆游:“未试神仙餐玉泫,且赓壮士入关歌。”

【神箭定天山】 唐·胡曾:“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三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sānjiàndìnɡtiānshān

━┃┃━━ 指武艺高强,声威服人。宋·辛弃疾《江神子》词:“却笑平生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参见“弓挂天山”条。

☚ 中流击楫   干戈识虎皮 ☛

三箭定天山

【出处】 《新唐书·薛仁贵传》:“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转讨碛(qi,沙漠)北余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
【释义】 唐代名将薛仁贵率军攻伐天山的突厥九姓部落,连发三箭,射杀三人,于是敌人破胆投降。薛又乘胜追击,天山平定。军中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此典称颂武将战功、开疆守土的谋略等。
【例词】 飞箭天山 定天山 三箭三箭定天山 天山箭 三发定边 三矢平虏 天山弓 壮士入关歌 歌三箭 三箭歌 壮夫三箭
【用例】
〔定天山〕 唐·胡宿《塞上》:“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飞箭天山〕 宋·张孝祥《木兰花》:“正玉帐连云,油幢映日,飞箭天山。”
〔三箭〕 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三箭定天山〕 元·耶律楚材《寄景贤》:“未得一言安海内,已输三箭定天山。”
〔天山箭〕 宋·范成大《九月十九日衙散》:“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
〔壮士入关歌〕 宋·陆游《对酒作》:“未试神仙餐玉法,且赓壮士入关歌。”

三箭定天山

指薛仁贵发三箭而平定天山之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载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全唐文》七七○王棨有《三箭定天山赋》。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七《江神子·和陈仁和韵》:“却笑平生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明无名氏《赠书记·对阵留情》:“效螳臂当车怒暂,管须臾折冲,三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

射出三箭,平定天山。形容武将英勇无比,建立奇功。唐朝大将薛仁贵骁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战功。高宗时,薛仁贵奉命迎击进犯天山的九姓部族。战斗中,薛仁贵连射三箭,射中敌方三员大将,九姓部族最终投降,天山从此安定下来。当时,军中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见《旧唐书·薛仁贵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