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三洞四辅
道教经籍分部的总称。始于南朝宋陆修静编成的《三洞经书目录》。宋代王钦若编撰《三洞四辅总目》,已经定形。宋张君房、明邵以正督校 《道藏》亦按三洞四辅分类,故成为道藏分类目录。洞义为通,其统有三: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每洞各分十二类:一本文、二神符、三玉诀、四灵图、五谱录、六戒律、七威仪、八方法、九众术、十记传、十一赞颂、十二章表。四辅是对三洞经籍的论述和补遗,分太清部、太平部、太玄部、正一部。其中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总辅以上六部。三洞四辅成为历代检索的主要方法。近人编有子目引得,更为方便。
道教典籍分类的总称。洞,义为通;三洞,指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分别相当于上乘、中乘、下乘。三洞下每洞又各分12类。辅,义为辅助;四辅,指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部。太清、太平、太玄分别辅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正一则贯通三洞,总辅以上六部。此分类法笼统芜杂,界说不清,不便检阅。近人编有《道藏子目引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已编撰成《道藏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