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浴儿
古代的一种诞生礼仪。“三朝”,指新生儿诞生的第三天。古人在这一天,要为新生儿洗浴,浴汤往往以药草艾、椒等煎煮,可以杀菌去病,以求避瘟去邪,无病无灾。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 “东坡(苏轼)《贺子由生孙》(诗)云:‘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今俗以‘三朝浴儿’,殆是意也。”据是书记载:浴儿时,家人及宾客,皆带葱、钱,曰:‘葱使人聪明,钱使儿富。’”表现了对新生儿的祈愿祝福。后世“洗三”遂成一种固定礼仪。宋人诗词有咏此者。参见“诞生礼”条。
初生婴儿皮肤表面附有一层厚薄不均的胎脂,对皮肤有保护作用,不宜拭净。降生后第三天浴儿称为“三朝浴儿”,俗称“洗三”。因已断脐,入浴时勿使浸渍,注意护脐。《备急千金要方》载用桃根汤; 《小儿药证直诀》用青黛、天麻·麝香等;《医宗金鉴》用五枝汤(桃、槐、桑、梅、柳枝)各适量,煮水洗浴小儿。谓有解胎毒,除邪气,利关节,祛风湿、防病、护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