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之举借指不避亲仇、公正无私的举荐。唐姚元崇《答张九龄书》: “历官三朝,年逾一纪,凡所称荐, 罕避嫌疑,实有祁奚之举,非无许允之对。 ” ●《左传·襄公三年》: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 ‘午也可。’ 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另见《国语·晋语七》。祁奚: 一作 “祈傒” 。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告老辞职,初举仇人解狐以自代,解狐死,他又举荐自己儿子祁午继任。 用人 用人招收使用:招用 收录使用:录用 调派使用:调用 动用大量人力:劳师动众 只要是人才就使用:用人惟才 重视使用人才:唯才是举 唯才是用 重视人才的发掘和使用:广开才路 广开贤路 大胆信任所用的人:用人不疑 荐才不避仇,用人客观公正:祁奚荐仇 解狐荐仇 荐才不避亲,用人客观公正:祁奚举子 祁奚举午 荐才不避仇,不避亲,用人客观公正:祁奚之举 祁奚之荐 国家政治混乱,官场用人不善:智藏瘝在 (选择使用人员:用人)
另见:选择 使用 任用 人 人才 求贤 ☚ 用人 选用 ☛ 祁奚之举qí xī zhī jǔ祁奚的举荐。《左传·襄公三年》载,晋大夫年老告退,晋悼公问可继承之人,祁奚先举荐仇人解狐,狐死后又举荐儿子祁午,时人赞誉祁奚为“能举善”。后因以赞誉举荐贤才不避仇与亲,公正无私。也作“祁奚荐仇”、“祁奚举午”、“祁奚举子”、“祁奚之荐”。 祁奚之举qíxīzhījǔ〔偏正〕 大公无私地举荐贤人。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接任,祁奚先推荐仇人解孤。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语见《左传·襄公三年》、《国语·晋语七》、《史记·晋世家》。唐·姚元崇《答张九龄书》:“历官三朝,每逾一纪,凡所称荐,罕避嫌疑,实有~。” △ 褒义。多用于不避亲仇荐贤方面。 也作“祁奚举午”、“祁奚举子”。 祁奚之举qí xī zhī jǔ祁奚:春秋时晋国人,悼公时为中军尉,老而请退。悼公问可继之人,奚荐仇人解狐,狐不及继而死,又荐儿子祁午。当时人谓奚“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比喻唯贤是举,不避亲仇,奉公无私。也作“祁奚举子”、“祁奚举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