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宝sān bǎo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王梵志《兀兀贪生业》:急于求三宝,愿入涅槃期。

三宝sān bǎo

佛教指佛、法、僧为三宝。梵文Triratna。佛,指释迦牟尼或一切佛; 法,指佛教教义;宝,指僧众。《观无量寿经》: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
(例)
❶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十二·152·)
❷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明心解养人天法,见性能传智慧灯。(十二·153·)

三宝

三宝

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法即佛教教义;僧指宣扬教义的僧众。道教以道、经、师为三宝。

☚ 梁王忏   心猿意马 ☛

三宝

三宝

指天宝、灵宝、神宝,是道教供奉的三位神君。《云笈七签·九天生神意经》: “天宝君者,太洞之尊神;灵宝君者,洞元之尊神;神宝君者,洞神之尊神。”

☚ 醮款   讨外名 ☛

三宝sān bǎo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王梵志《兀兀贪生业》:“急手求三宝,愿入涅槃期。”

三宝

三宝sānbǎo

━┃ 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泛指佛教。宋·苏轼《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

☚ 三灾   三兽 ☛
三宝

三宝

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或一切佛; “法”指佛教教义; “僧”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小说第八回“请降三宝”,即此意(见上条)。然而第六十八回西门庆请黄真人为李瓶儿炼度荐亡,“早辰开启,请三宝证盟,颁告符简,破狱召亡”,则为道教皈依之“三宝”:道宝、太上经宝、大法师宝。道教徒以此“道、经、师”为三宝,每于持诵经赞仪式中宣念至心朝礼三宝,与佛教徒皈依“佛、法、僧”三宝相类似。

☚ 梁王忏   功德 ☛
三宝0160蟑螂。闽语。福建闽侯洋里〖 〗。

三宝

太极拳理论。拳论曰:“天有三宝: 日、月、星,人有三宝: 精、气、神。” 又有论曰: “人身内三宝为精、气、神,外三宝为耳、目、口。”精实则气充,气充则神旺,神旺则形全。此为修炼的连环效果。《周易参同契》: “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练拳时须凝神静气,排除外界干扰,返观内照。

三宝

佛家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信佛三宝,众冥皆明。”亦用以指佛教。《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亦素信三宝,遍览众经。”《初刻拍案惊奇》十九:“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

三宝sān bǎo

佛教以佛(大知觉者)、法(佛教教旨)、僧(佛教承继人)为三宝,佛以说法,僧以传扬,故称宝: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九一·1179)

三宝

三宝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认为仁慈、俭朴和不敢为天下先,对于自身的求得安全,避免灾祸,是非常必要的,故称之为“三宝”。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现代派美学理论的柱石   三达德 ☛

三宝

指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故称。参见精、气、神各条。

三宝

关东民间抗日歌谣。“长白山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抗联战士有三宝,歪把子、大盖、小钢炮;杨司令有三宝,群众、枪杆、党领导。长白山下这多宝,打得小鬼子垮台了。”

三宝

指精、气、神。古人认为三者是生命的基础,所以称为“三宝”。

三宝? —1784

姓伊尔根觉罗氏。正红旗满洲人。乾隆四年(1739)翻译进士,授中书。历官直隶、四川布政使,湖广、闽浙总督,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晚年在上书房总师傅任内,曾编辑《春华日览》 为皇子课本。

三宝

三宝

养生修持术语。
❶养生家以耳、目、口为外三宝,精、气、神为内三宝。《周易参同契》: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扬。”清代朱元育注:“修道之士,有内三宝,有外三宝。元精、元气、元神,内三宝也;耳、目、口,外三宝也。欲得内三宝还真,全在外三宝不漏。”
❷指上、中、下三丹田。《黄庭内景经·黄庭章》: “玄泉幽阙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唐代梁丘子注:“人有三宝三丹田,中气左青、右黄、上白、下黄也。”
❸道家以慈爱、节俭、谦让为修身处世三宝。《老子》: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❶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❺道士以道、经、师为三宝。《道教义枢》卷一:“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

☚ 十三虚无   三尸 ☛
三宝

三宝

道家、道教认为三种可贵的事物。
❶《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❷道教以三丹田为三宝。《黄庭内景经》:“三田之中精气微。”务成子注引:“《道机经》云: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三丹田。”
❸道教修炼功夫以元精、元气、元神为内三宝,又以耳、目、口为外三宝。《周易参同契》卷中:“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
❹道教徒以道、经、师为三宝。《道教义枢》卷一:“一者道室,二者太上经室,三者大法师室。”道教徒每于持诵经赞仪式中宣扬至心朝礼三宝,与佛教徒之皈依佛、法、僧为三宝相类似。另三宝也即指佛教的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法即佛教教义,僧为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 三元   三尊 ☛

三宝san bao

【佛教】Triratna—the triad of the Buddha,the dharma,and the sangha

三宝san bao

Triratna (meaning the triad of the Buddha,the dharma,and the sangha)

三宝

Triratna:Buddha,Dharma,Sangha

三宝?—1784

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乾隆翻译进士。授内阁中书。十三年(1748),随尚书舒赫德往金川办理台务。十六年(1751),出任湖北驿盐道。二十一年(1756),回京,任户部郎中,后受命至北路军营经理达什达瓦游牧。二十四年(1759),任直隶布政使。二十六年,乾隆帝巡幸热河,因未修桥道、未备船夫,降调,以道员职衔往哈密办事。后历任四川、湖北、湖南布政使。三十六年(1771),擢山西、浙江巡抚。任内,对驻防八旗生计、区划建置、边务等均有建树。后擢湖广总督,对钱粮、营伍、防务、河道等多有建言,亦被采纳。四十四年(1779),授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调闽浙总督。曾详勘、监修浙江海塘,颇有成效。一生崇尚宋元理学,曾为上书房总师傅。辑古今储贰事为《春华日览》,以授诸皇子。四十九年(1784),扈从乾隆帝赴热河,以疾归。卒,谥文敬。

三宝

老子提出的思想。《老子》第67章:“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慈柔;“俭”即俭约;“不敢为天下先”即与人相处时自觉地退后谦下。这“三宝”是老子贵柔守弱的集中体现。在老子看来,慈中有勇,俭中有广,“不敢先”中包含着“成器长”。故曰:“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总之,从慈中求勇,从俭中求广,从后中求先,乃是老子思想的真谛。坚守这“三宝”,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三宝

清大臣、翻译家。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间翻译进士,精通满、汉文。授中书,官至东阁大学士、闽浙总督。又教授诸皇子,任上书房总师傅。曾集历代储式事,编成《春华日览》一书。

三宝?—1783

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乾隆时翻译进士。历任山西巡抚、湖广总督、闽广总督、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高宗南巡时,谕改浙江海塘自老盐仓以上柴塘为石塘,他疏言时方大汛,不宜大改,建议在柴塘内下桩筑石,把柴塘作为外护。如所议。他笃信程朱,喜读宋儒书籍,曾辑古今储贰事《春华日览》,授予诸皇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