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孤 三孤官名合称。世称三少。指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同为天子师傅之官。掌辅佐天子,论道经邦。《通典》卷二十,“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后世多用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后世也用三孤或三少称呼太子少师、少傅、少保。 ☚ 三师 三少 ☛ 三孤泛指朝廷官员。唐皮日休《九夏歌九篇》:“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三孤即三少,指少师、少傅、少保。《尚书 · 周官》:“少师、少傅、少保白三孤。”孔传:“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能》:“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唐皮日休《皮子文薮》三《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骜厦二章》之二:“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三孤 三孤三位位次三公的朝臣的通称。明始定为官称,清代沿袭。《明史·职官志一》: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 三克 三老 ☛ 三孤 三孤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少。《汉书·贾谊列传》: “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大师。保,保其身体; 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少,亦称孤卿。孔安国曰: 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贰公宏化,寅亮天地,弼于一人。案文王世子所引记曰 “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天子必有四邻: 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大戴礼记》 曰:“应而不穷者,谓之道; ……辅善而相义者,谓之充; ……洁廉而切直……,谓之弼; 博闻强记,……谓之丞。” 师氏似专掌教授 (如清之内廷教读),保氏似专掌调护 (如清之诸达) 摄少师、少保、少傅则统领其事 (清之总师傅) 其官有尊卑,其任有专司兼。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三师掌师范教导,辅翊皇太子,三少掌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 ☚ 东宫 太子少师 ☛ 三孤sān gū三孤指少师、少傅、少保,其位低于公、高于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 三孤同 “三少”。参见“三少”。 三孤一曰三少。《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传: “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三孤之名至明清仍沿用。一般为大官加衔,无实职。三公三孤合称“公孤”。 三孤北周置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特示尊崇,无职事。《文献通考》说:“后周置六卿之外,又改三师官,谓之三公,兼置三孤以贰之。”三孤之说起源很早,《北堂书钞》卷五十引许慎《五经异义》:“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通典·职官二》说:“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三公三孤合称公孤。辽南面官中亦有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不常置。明清以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明制无定员,无专授,或为加衔,或为赠官;清制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