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翼状胬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翼状胬肉ptery gium

球结膜组织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如昆虫翅膀,故名翼状胬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长期刺激有关。翼状胬肉头部侵及角膜中心部则影响视力。影响视力者应手术治疗,平时以减少刺激为佳。

翼状胬肉

生长在结膜和角膜表面的肉样膜状物。由于长期受日光和风沙刺激,球结膜充血、增生、肥厚并向角膜方向生长,形如翼状,故名。严重者可侵及瞳孔区,影响视力。发展快者应作手术切除治疗。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为睑裂部位球结膜上的一种翼片状赘生组织,病变处充血、增厚,并有向角膜中央蔓延的趋势。翼状胬肉常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形似昆虫翅膀,故名。通常双眼患病,鼻侧睑裂部更为多见。(彩图22)
翼状胬肉分为头部、颈部和体部。头部在角膜上,颈部紧接头部跨越角膜缘。头部及颈部均与角膜表层组织(包括表层角膜实质层)紧密相连。体部覆盖巩膜,成为球结膜的皱襞,可伸展至眦角部,在鼻侧者可与半月皱襞相连。根据胬肉的生长情况,可分静止性与进行性两种,在静止性的胬肉,头部境界清楚而平坦,颈部及体部血管收缩纤细、组织菲薄,可以多年不发展;在进行性的胬肉,血管充血,组织肥厚,头部呈灰白色隆起、肿胀,与头部接近的角膜浅层及中层有点状或片状浸润性混浊,整个球结膜亦表现轻重不等之炎症,生长迅速。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角膜可出现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害视力,大的胬肉还可影响眼球运动。胬肉常见于户外工作者,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发生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日光等长期刺激有关,由于结膜慢性炎症累及结膜下组织及上巩膜组织,从而引起组织的增生,形成胬肉。亦有认为胬肉系由睑裂斑发展而成。对于静止性胬肉,除了对慢性结膜炎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外,任何手术干扰都有可能促进胬肉的发展,即使对处在进行性阶段的胬肉,也应首先进行消炎治疗,待充血、角膜浸润等症状减轻后,方可施行手术切除,必要时结合使用噻替哌或β线放射治疗,以防止血管新生。
临床可见有貌似“胬肉”,而为“假性胬肉”的病变,应作鉴别。当角膜边缘部深层发生广泛的组织损伤,如角膜灼伤或腐蚀伤后,附近之球结膜与角膜病变处发生粘连,从而形成类似胬肉的球结膜皱襞,是为假性翼状胬肉。实际上不能属于变性的范畴。除形态外,它和翼状胬肉毫无共同之处。假性胬肉位置可不限于睑裂范围,体部与球结膜不发生粘连,可让探针通过。而且多有外伤及角膜溃疡等病史,范围较大的假性胬肉如已侵犯瞳孔领域,影响视力,或有大范围睑球粘连者,应行手术切除。

☚ 结膜变性   翼状胬肉切除术 ☛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格力切西米,是指多自内眦而起,生长白膜或赤膜如肉,状似昆虫之翼,横贯白睛,逐渐伸入黑睛,上成三角形的病证。如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病因多由各种体内外不良因素影响下,体液失衡,异常黏液质或黑胆质从脑流入眼部血管内,累及眼角形成雾状膜所致。凡身患各种眼疾,日久不愈,眼角常发生感染等均可诱发本病之因素。症见初起眼角有痒不止,眦内生长白膜或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攀入黑睛,日久可掩及瞳神,目力受损。治宜成熟和清除致病体液,去肉退翳为主。应用相应的成熟剂成熟致病黏液质或黑胆质,应用相应的排泻剂清除被成熟的致病黏液质或黑胆质。去肉退翳,宜用白矾点于患处每日数次;脑砂、胡杨碱、海螵蛸、阿摩尼亚脂研成细粉过箩,用白开水溶化、过滤,点滴于患处,每日数次,若如胬发展较快,有掩及瞳孔趋势或已侵入而影响视力者,则需用刮术或割术进行手术治疗。

☚ 眼内角漏   红眼病 ☛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pterygium

指内眦部斑块,三角形的尖端朝向角膜,其上有血管生长。多见于长期室外工作者。

☚ 结膜干燥征   睑球粘连 ☛
000067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