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新四军第四师西征
1944年,日本侵略者发动豫湘桂战役,首先大举进攻河南。国民党40万大军不战而逃,平汉路两侧尽陷敌手。为缩小沦陷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制定了向河南敌后发展、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并于同年7月下旬,命令新四军四师挺进津浦路西,恢复被汤恩伯部占领的豫皖苏根据地,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确定四师以津浦路东为基地,主力西进豫皖苏边区。
1944年8月15日,师长彭雪枫率第四师主力五个团从半城开始冒暑西征。西征部队越过津浦路,首战萧县小朱屋,消灭顽苏北挺进军第四十纵队,驱逐了顽军一部,共毙伤俘顽军1600余人,迫使顽军支队长吴信之率千余人于战场起义。随后又击溃顽军两个纵队的堵截,打开了西进豫皖边区的通路。接着,又粉碎日伪军二千余人的跟踪“扫荡”,拔除了黄庄、菊集、马庄等日伪军据点,迅速收复了萧(县)宿(县)永(城)夏(邑)等县,并恢复了十五个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了千余人的地方武装,实行了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使数百万人民重见光明。9月11日凌晨,彭雪枫亲临前线,指挥四师主力,包围了国民党第二十八纵队盘踞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等四个据点,歼灭顽伪军千余人,生擒顽伪支队司令李光明。在这次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彭雪枫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
为配合西进部队作战,路东部队于9月12日发起了宿灵北阻击战。当时,驻灵璧北部地区国民党第三十三师师长段海洲,率该师及第十四纵队共6个团3000余兵力,企图越过津浦路西进,夹击新四军四师西进部队。新四军军部组成路东战役临时指挥部,以第三师第七旅和第四师第九旅部队截击西犯顽军,共歼国民党军一个团,俘虏880人,粉碎了其西犯计划。
9月14日,国民党暂一军军长王毓文率三个师及6个纵队向涡蒙北犯。第四师西征部队在八路军冀鲁部队的增援下,发起涡北战役,经过保安山、山城集等战斗,击溃了王部万余人的合击,并乘胜向南北扩大战果。
至同年12月,西征部队基本上收复了原豫皖苏边区失地,解放人口250万,使淮北抗日根据地扩大了一倍。使华北、华中、陕北三个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战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