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北防护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北防护林

161 三北防护林

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起来的防护林体系。这一巨大工程,东起黑龙江省宾县,西至新疆自治区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西全长达7000余公里,南北宽400—1700公里,总面积为347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6个县。三北防护林于1978—1985年已完成第一期工程,投工7亿多个,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00多万公顷,零星植树15亿株,飞机播种造林10.6万公顷,封山育林89.7万公顷,保护农田1.2亿亩。这一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增加了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减轻了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 大豆资源考察及育种成就   配方施肥 ☛

三北防护林

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在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东起黑龙江,西迄新疆和田。贯穿12个省(区)市,长7,000公里,面积52亿亩。用以防治北方风沙危害和黄河中游水土流失。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我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指我国西北地区北部、华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西部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营建大型防护林。此工程宏大,建设周期长,范围广,包括新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6个县 (旗),治理面积为400万平方公里。工程分几个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从1978年至1985年,规划人工造林面积593公顷。事实上,完成人工造林605. 5公顷,超过计划任务2%; 第二期工程期限为10年,从1986年至1995年,计划人工造林636.7公顷,飞机播种造林17.1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育草154.5公顷。营建 “三北” 防护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对于控制黄河、辽河等水系的水土流失,减免 “三北” 地区风沙危害,恢复良性生态环境,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都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 防护林   森林覆盖率 ☛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横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工程的简称。包括13个省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这是我国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经济建设工程,被国内外人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自1978年起至1985年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从1986年起进入第二期工程。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三北”防护林列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即组织规划、实施。其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从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面貌的目的出发,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工程为手段,建设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绿色防护体系。其生态效益主要有: (1) 在风沙区,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乔灌草结合、多林种结合、农林牧合理布局的建设原则,把雨量充沛、地下水位较高、植被恢复比较容易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做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腾格里沙漠南缘等地建立了一批治沙造林的重点县旗。(2) 在水土流失区,一期工程重点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取生物措施相结合,乔灌草结合,按山系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3) 进行农田防护林建设,目前,“三北”地区已有800万公顷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

☚ 农田防护林   农业生态经济学 ☛
000051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