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势 三势《淮南子·兵略》:“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指军队的士气,斗志。地势,指有利于某一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因势,指善于窥伺敌方的间隙,即避实击虚等谋略的应用。后世拳家有以“三势”之说讲拳理者。马凤图《游艺录》:“兵家讲三势,武艺通乎其理,不明三势者,不明枪法之元机也。” ☚ 因势 侠气 ☛ 三势古军事术语。 《淮南子·兵略训》: “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气势,谓斗志;地势,谓选择有利之地理条件;因势,谓善伺敌之间隙。 三势三种军事势态。《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踰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硖(狭)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居上临下之谓),羊肠道,发笱(捕鱼具)门,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此谓地势。因其劳倦、怠乱、饥渴、暍,推其𣄕𣄕”(欲仆之状),挤其揭“(欲倒之状),此谓因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