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元里抗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元里抗英

 三元里抗英是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民自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正义斗争。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5里。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部炮台的英军闯入三元里一带抢劫,菜农韦绍光等率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当场打死敌人10多名,其余英军仓皇逃走。为防止英军寻衅报复,在肖冈乡举人何玉成领导下联络三元里附近103乡群众共同商议作战部署。30日清晨,数千群众包围了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出战,义军把敌人引诱到牛栏冈。当敌人进入包围圈,截断其归路,发动进攻,经过一天激战,打死打伤侵略者数十人,敌人处境狼狈,援军赶到后,被围英军才撤回四方炮台。31日,群众又包围了四方炮台,广州附近的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群众赶来参战。义律无计可施,只得派奸细混出重围,向清朝官府求援。奕山急命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采取欺骗威胁手段,打躬作揖,强迫群众解散,英军才得以乘机逃出重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反帝斗争,表明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的,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三元里抗英

三元里抗英Sanyuanli kang ying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五里处。1841年5月(道光二十一年四月)英军攻陷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迫使清将奕山签订了《广州和约》。英军的暴行,清朝的投降丑行,激起了三元里一带人民的义愤。5月29日,一队英军到三元里一带抢劫行凶,调戏妇女。愤怒的群众一拥而上,菜农韦绍光等当场打死英军10多名,其余的狼狈逃窜。为对付英军寻衅报复,三元里人民齐集村北三元古庙,面对神庙前的三星旗立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鸦片战争》,第4册,第34页),后又联络附近103乡人民,共商作战方策。在这支抗英队伍里有贫苦农民,丝织、打石、烧炭工人,渔民,秘密会党成员和爱国士绅。他们利用“社学”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30日清晨,5000义勇佯攻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督率英军迎战。义勇们按计划且战且退,将英军诱至牛栏冈团团围住,展开肉搏。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少校毕霞等多人,生俘10余人,其余英军逃回四方炮台。义勇跟踪追击,并将炮台层层包围。31日,广州附近番禺、南海、花县、增城等县400余乡群众赶来支援,人数逾万。英军龟缩在炮台,派汉奸混出重围,向广州地方政府求救,并以“打破议和,大举进攻”相威胁。奕山大骇,令广州知府余保纯以又压又骗的方法,将群众驱散。6月7日,义律为掩饰失败丑态,张贴告示恫吓广东人民“后毋再犯”。广州人民针锋相对加以批驳,宣言: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同侵略者进行斗争的英雄气概。

☚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
000107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