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软科学
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福建省软科学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先后成立了20多个软科学、科学学、人才学等一批学术研究团体(见表6-2-2),会员1 200多人。1986年,省科委把科技政策和软科学研究,列入福建省科技工作范围。从1987年起,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拨出3%,作为软科学研究的专项经费。软科学研究也从理论翻译、介绍转入应用研究,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实证分析、动态分析和定量分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行业政策、领导决策的咨询论证、资源调查论证,以及技术政策、评价和预测等方面。
1987—1995年,由省科委立项的软科学研究项目有224项。其中,农业方面的项目有31项。各委办厅局也安排一批软科学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对全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受到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奖励。获省科技进步奖的农业方面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有20项。其中,1988—1991年福建林学院张建国、余建辉进行了“林业经营综合效益计量研究”,从环境—社会大系统协调发展的新高度,阐述了林业经营综合效益的基本理论,包括林业综合效益的认识基础、理论依据、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提出了以货币为统一尺度、成本收益系统评价为基本方法的计量思路,并设计了相应的操作方案,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刘中柱、刘克辉等的“立体农业发展方向研究”,刘庄生等“闽东地区贫困原因及治理探讨”,分获1991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赖学连、黄人骥等的“龙岩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研究”,获1993
表6-2-2 软科学研究机构
机 构 名 称 | 主 管 部 门 | 人数 | 成立时间 | 主要研究方向 |
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 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厦门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 福建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厦门大学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研究室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厦门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室 福建省经济研究中心 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研究所 福建省工程咨询公司 福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福建省石油化工技术情报咨询中心 福建省人才研究所 厦门市计委经济信息中心 厦门大学系统工程研究室 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宏观农业研究室 福建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 中共福建省委 省环保局 厦门大学 省财政厅 厦门大学 省委宣传部 厦门大学 省人民政府 厦门国际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省人民政府 省农办 省石化厅 省人事厅 厦门市计委 厦门大学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省农科院 省科委 | 45 45 9 8 17 15 7 37 32 50 7 8 10 30 21 9 7 10 | 1976年 1978年 1989年 1981年 1982年 1982年 1983年 1983年 1984年 1984年 1984年 1984年 1985年 1985年 1988年 1988年 1988年 1987年 | 政策研究 环保规划、 预测、 评价 科学学、科技哲学、人才学、科技史 财政体制 科学学、 科技经济 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 行业经济政策战略问题 台湾经济、 涉外经济 工程可行性项目评估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研究 化工行业发展战略规划等 人才学、 人才管理 经济信息分析、 预测 发展战略、 区域规划、 决策科学 管理科学研究 农业宏观问题 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 规划, 政策, 法规 |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厦门工程咨询公司 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 | 省计委 厦门市计委 福州大学 | 114 14 9 | 1987年 1987年 1989年 | 经济信息分析、 预测 可行性评价 科学与科学管理战略与规划 |
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16项在1991—1995年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项目有:许经勇的《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1988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杨涛等的“林业经济行政区问题研究”, 获198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飞天的“福建粮食问题研究”, 获198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85—1989年“关于成立林业银行的探讨”等17项农业经济学研究成果,分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许经勇“马克思农村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获199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蔡和睦、陈飞天、周京星等的“福建粮食上新台阶战略研究”,于1991年获福建省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
此外,陈飞天等主编的《福建亿元乡镇之路》,1992年获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等五个部委召开的全国亿元乡镇发展战略研讨会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