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抓特色、扩基地、建市场、搞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据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统计,到1996年底,全省搞起了95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形成了清河羊绒、安国药材、赵县淀粉、留史皮毛、辛集皮革加工、文安板材、新乐冷冻肉食品、永年蔬菜、唐海大米、固安蔬菜、大厂肉类加工、保定草莓、石家庄乳品、张家口葡萄、滦南肉鸡加工、冀州饮料、承德玉米制种和露露饮料、泊头鸭梨等22条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发展各类龙头企业1 5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24家。带动了25000个农副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形成了511个专业乡,11 592个专业村,300多万专业户。涌现出9 470个各类专业协会和3 422个专业合作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建成一批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各地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要求,初步建成农、林、牧、渔生产基地县133个,总面积266.67万公顷,其中集中连片的133.33万公顷,建设粮、棉、油基地县40多个,蔬菜重点县11个,优质果品基地县32个,畜禽养殖基地县34个,水产品基地县16个。
创建了一批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各地采取改、扩、新建等多种办法,建成年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31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24家。
培育了一批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全省建成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387个,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77个,有6个跻身全国百强市场。像安国药材市场、永年蔬菜市场等年交易额都在10亿元以上。
创办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名优特产品。京东板栗、安国药材、望都辣椒、泊头鸭梨、赵州雪梨、沧州金丝小枣、赞皇核桃、深州蜜桃等传统名优产品不断巩固壮大。精梳羊绒、三鹿奶粉、旭日升冰茶暖菜、露露杏仁露、长城干白、干红葡萄酒等一批新品种享誉国内外市场。
河北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❶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长基础发育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完善;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不到位,加工增值能力低,科技含量低,开放度不够。
❷从发展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第一,主导产业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在全省145个县 (市、区)中,只有30%左右的县 (市、区)基本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50%左右的县 (市、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影响力和带动力还不够,还有20%的县 (市、区)仍在积极探索,尚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没有形成像样的产业和龙头企业。第二,龙头企业规模小、水平低、机制散、带动力弱,特别是能够拉动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优化的项目少。第三,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缺少科学统一的产业政策指导,各地往往是有什么发展什么,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区域布局不合理,产业产品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尚没有形成部门协调联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机制,各自为战打乱仗现象突出,导致有限资金投向不集中,资源整合度差,没有形成应有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