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万年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院名刹部 > 名寺 > 萬年寺
萬年寺  wànniánsì

座落於四川峨嵋縣峨嵋山東觀心峰。始建於晉,初名普賢寺。唐稱慧通禪院。宋代重建,改為白水普賢寺。明嘉慶、萬曆間重修,更名聖壽萬年寺,後省稱今名。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再加修葺,有張德地重修萬年寺碑記。1946年毁於火,1953年重建。現存明無梁磚殿。殿中有宋鑄普賢銅像,重十二萬四千斤。参見本類“峨嵋山”。參閱《嘉慶重修一統志·嘉定府二·寺觀》、嘉慶《四川通志·寺觀四·嘉定府》。

萬年寺外景

万年寺

全国佛教重点寺院,素有 “峨山第一寺” 之称。在峨眉山观心坡下。相传为东晋元熙二年 (420年) 慧持创建,名普贤寺。唐光启三年(887年) 重建,改名白水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茂真禅师扩建,改名白水普贤寺,有7殿,内供铜铸普贤骑象。明万历二十七年 (1599年) 失火全毁,仅存铜象。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 赐金修复,僧台泉仿印度热那寺样式建无梁砖殿,次年竣工,神宗赐额 “圣寿万年寺”。1946年又遭火劫,仅存砖殿。1953年、1986年、1991年又陆续重建大雄宝殿、巍峨殿、般若堂、毗卢殿等10处单体建筑。砖殿和北宋时铸造的普贤骑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愿楼上供奉有峨眉山佛门三宝: 贝叶经、佛牙和御印。

万年寺

中国古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以东,海拔约1000 m。始建于东晋,初名普贤寺,唐、宋屡次扩建,明朝时被毁,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建,1946年再次失火,除无梁殿外均已毁,后逐步重扩建,始成今貌。无梁殿为明代建筑,平面为正方形,15.6 m×15.6 m,以半圆形砖穹隆覆盖在砖墙上,殿高16 m,殿顶有5座白塔和4只吉祥兽,殿内墙壁上有24个佛龛,龛内有铁铸佛像。殿内陈放着一座骑着白象的普贤菩萨铜像,总高7.4 m,重62 t,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铸造。外檐、门楣、额枋、斗拱、垂柱、窗棂均为砖造。重修建后的万年寺主要建筑还有:山门、钟鼓楼、弥勒殿、般若堂、毗卢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仁愿楼、斋堂等,总建筑面积约3000 m2

万年寺

万年寺

佛寺名。在四川峨眉山主峰以东,观心坡下一平台上,海拔约1000米。下距报国寺约30里。是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创建于东晋,原名普贤寺。唐时改称白水寺,宋代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年间 (1573—1619) 敕改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原来寺院宏大,殿宇七重,几经兴废,现仅存一座砖殿和1953年重建的两重殿宇。砖殿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是座方形砖砌穹窿顶无梁殿。外檐、门、窗、斗拱、垂柱全系用砖仿木构成。边长15.7米,高16米,殿顶竖立五座小白塔和四只吉祥兽。殿内顶部绘有手持琵琶、箜篌、芦笙、笛子的4个仙女,色彩艳丽,飘飘欲舞,生动优美。四壁下部有26小龛,内置铁铸罗汉,上部砌模龛6道,放满铁铸小佛。殿内正中是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铜铸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一尊。白象四足分踏三尺莲座,双目炯炯有神,雄浑古朴。象背莲台上普贤菩萨头戴宝冠,手持如意,结伽趺坐。神态端庄肃穆,衣纹线条流畅。普贤、莲台、白象比例适度,质感真切,通高7. 35米,重62吨。当年是在成都分体铸造,运上峨眉山后焊接而成,铸造、焊接工艺十分精湛。砖殿就是为了保护这尊铜像而特意设计建造的。铜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新建前后两殿配有厢房,全部仿古式建筑。高大的月台上正殿两层,中出腰檐,上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高悬“巍峨宝殿” 匾额,整个建筑壮观古朴。毗卢殿旁有一方水池,即 “白水秋风” 的白水池。每当 “三秋雨水,白云轻飞,秋风号林,黄叶飐水”之时,秋色绝佳,为峨眉山十景之一。

☚ 崇善寺   报国寺 ☛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