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笑林广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笑林广记》笑林广记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金阊书业堂刊本《笑林广记》序书影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金阊书业堂刊本《笑林广记》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笑话集。十二卷。题“游戏主人纂辑,粲然居士参订”。作者生平未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金阊书业堂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金阊书业堂刊本,1993年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齐鲁书社排印金阊书业堂刊本。 据书前掀髯叟序云:全书“往往袭曼倩之诙谐,学庄周之隐语,清言倾四座,非徒貌晋人之风味,实深有激乎其中,而聊借玩世,此《笑林广记》之所以不辞俚鄙,用辑成书,亦足见其一斑矣。”分古艳、腐流、术业、形体、殊禀、闺风、世讳、僧道、贪吝、贫窭、讥刺、谬误等十二部,每部为一卷,共十二卷。所收皆为民间笑话,市井闾里之各种风情世相跃然纸上。如“古艳部·有理”叙一贪官审狱,原告以五十金行贿,而被告则以百金行贿。办案时,贪官竟不问是非曲直,百般拷打原告。原告在堂上伸出五指屡次向他暗示送钱之数,而贪官竟毫不理睬,反把手指向被告说:“他比你更有理哩。”活脱脱一个贪赃枉法的恶官形象。再如“贪吝部·收骨头”记一馆童见主人每食必尽,只留光骨于碗,就对天祝祷说:“愿相公活一百岁,小人活一百零一岁。”主人不解,问其缘由,馆童答:“小人多活一岁,好收拾相公的骨头。”入木三分地刻划出馆童无比贪吝的性格。诸如此类的作品不少。全书语言幽默风趣,文字简炼隽秀,乃笑话佳作之上乘。 取金 某县官出朱票取赤金两锭,铺户如数奉上,当堂领价。县官问他:“价值几何?”铺户答:“平价是若干,今系老爷取用,只须半价可也。”县官闻言,回头对手下人说:“既然如此,我们将其中的一锭还给他就好了。”发金后,铺户仍候领价。县官说:“价已发过了。”铺户说:“并没有发。”这时,县官勃然大怒,骂曰:“刁奴才,你说只领半价,故把一锭赤金发还给你,抵了一半价钱,本官不曾亏了你,为何胡缠蛮搞?”并喝令手下人将铺户乱棍打出。 斋戒库 有一监生姓齐,家里很有钱,但不识字。一日,府太守出票要取鸡两只,兔一只。 仆人也不识字,前来监生处央求他看字。 监生说:“上面写着‘讨鸡两只,免一只’。”结果仆人只买一鸡回家。 太守大怒说:“我明明写的是‘取鸡两只,兔一只’,为何只拿一只鸡来?”仆人把监生对他说的话和盘托出。 太守遂把监生拘来究问。这时,恰逢太守有重要公务急待处理,便将监生暂时收入斋戒库中候问。 齐监生来到库房,见碑上有“斋戒”两字,就认作是他父亲“齐成”之名,惊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仆人不解,问其缘故。 齐监生回答说:“这是父亲的灵座,不知何人设建在此,睹物伤情,我焉能不哭。” 中酒 某人设师教学。一日,学生问他:“‘大学之道’为何意?”老师回答不上来,便佯装喝醉了酒说:“你什么时候不好问,为何偏偏要拣我喝醉的时候来问我?”学生唯唯而退。老师回到家里,与妻子说起这件事。其妻说:“‘大学’是书名,‘之道’是书中的道理。”老师点头微笑。第二天,他对问学的学生说:“你们十分无知,昨日乘我醉酒时前来问学,今日我头脑清醒,偏不来问,这是为什么呢?”说完,他看了下眼前的学生,又问他:“你昨日所问何事?”学生回答“大学之道”。老师把妻子所说的话对他作了解释。学生又问他:“‘在明明德’作如何解?”老师脸上煞白,马上捧额说:“慢,我还中酒在此。”众学生大笑。 写真 有一画家,专靠卖画为生,但没有生意,生活拮据。有人劝他,画一幅自己和妻子的行乐图张贴于市,行人见了,一定会上门来的。于是,画家依计而行。一日,其岳父来探望,见了这幅画就问:“画中这位女的是谁?”画家回答说:“就是您的女儿。”岳父又问:“她为何和这陌生人同坐?”画家一时语塞。 酸酒 某酒家的招牌上写着:“酒每斤八厘,醋每斤一分。”有两人进店买酒,发现酒非常酸,其中一人皱眉咂舌说:“怎么会有此酸酒?是否把醋错拿了来?”另一人忙踢他的腿悄悄地说:“傻瓜,不要说话! 你看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醋比酒更贵着吗?” 一味足矣 某先生开馆设学,东家设宴相待,因他初到,则加礼,杀一鹅款待。两人饮至酒足饭饱,先生对东家说:“学生打扰您的日子正长呢,以后吃饭饮酒,一定要节约从俭,心中才得相安。”他一边说,一边指着盘中尚未吃完的鹅肉说:“天天只此一味足矣,其余不必张罗了。” 唤茶 有一天,家中来了客人,丈夫呼唤妻子沏茶招待。妻子说:“我们终年不买茶叶,茶从哪里来?”丈夫又说:“那就用白开水吧!”妻子又说:“家中柴没一根,冷水怎得热?”丈夫大骂:“狗淫妇,难道枕头里就没有几根稻草?”其妻也回骂说:“臭王八,那些砖头石块,难道是烧得着的?” 圆谎 某人很会说谎,常常“豁边”,只得由其仆人代为圆之。一日,他对人说:“我家一井,昨被大风吹往隔壁人家去了。”听者皆以为此事从古都无,没人相信。其仆代为圆谎说:“主人说的确有其事。我家的井,贴近邻家篱笆,昨晚风大,把篱笆吹过井这边来,却像井吹在邻家去了。”过了几天,他又对人说:“有人射下一雁,头上顶碗粉汤。”听者又对此十分惊诧。仆人圆谎说:“此事亦有,我主人在天井内吃粉汤,忽有一雁堕下,雁头正跌在碗内,岂不是雁头顶着粉汤吗?”不久,他又对人说谎说:“我家有顶温天帐,把天地遮得密密的,一点空隙也没有。”这一次,仆人再也无法代为圆谎了,他无奈地皱着眉头说:“主人扯这漫天大谎,叫我如何遮掩得来?” 《笑林广记》笑林广记 清代文言笑话集。又名《增广笑林广记》、《增广笑林广记全集》。不分卷。程世爵撰。作者生平未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清石印本;民国广益书局铅印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台湾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影印清石印本,1996年齐鲁书社排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 书前有题为“光绪二十有五年岁次己亥仲夏”的作者自序,其中云:“爰自杜门谢客,假余岁月宽闲,闭户著书,读彼光阴迅速,抒胸中所记忆,必教尽相穷形。佐捥底成文章,原属耳闻目见。倘或逢人说鬼,对客解颐,有时拍案叫奇,供余适口,使敝庐顿作为安乐窝,鼓大块尽成欢笑场。岂非一时快意事哉!”其著书的目的是“以讥刺劝讽有关名教者”。全书意在嘲讽当时社会之各种病态世相,发泄作者对官场世相之种种愤懑之情。作者胸有块垒,行之于笔,诙谐幽默,文字也舒缓得多。虽与游戏主人《笑林广记》同名,而内容实异,全书不少小说叙事性强,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鲜明。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小偷、妓女、嫖客、庸医、县令、巡抚、警察、夫人,无不栩栩如生,构成了一幅晚清社会的风俗画。 盗官 有一小偷,横行乡里,被百姓赶走。他拿着赃物,逃到外地,变卖后捐得一官。当地有个势利小人,为巴结他而把女儿嫁作其妻。小偷不改本性,依然暮出早归,出去偷窃。妻子问他,只说在外赴宴。一日,小偷又趁夜外出,妻子在后暗中跟踪。不久,她见丈夫到一破庙内换了黑色的短衣,又悄悄蹿至一条偏僻小巷,拿出身藏的斧头,开始凿壁。约摸两个时辰,洞成,他弯腰钻洞而入。妻子连夜回家,叫来婢女、老妇,一起换穿上男装,扮成巡夜者,在洞旁等候。不久,小偷偷了东西后出来,被捉,让家人等重打了二十下放归。妻子在家等他回来,问他:“昨夜在何处?”小偷说:“在看剧。”妻子又问:“看何剧?”他回答说:“长生殿。”妻子又说:“我听说昨夜演的是杂剧,开场是《燕子笺》,钻狗洞,末场是《勘皮靴》,打竹篦耳。”小偷知道事已败露,涨红了脸,再也不敢答一句了。妻子正义凛然,把丈夫大骂一顿后,出门而去,再也没有回来。 清石印本《笑林广记》目录书影 清石印本《笑林广记》正文书影 儒医 有一青年,读书未成功名,只得学医,自称“儒医”。一日,他下乡看病,行至中 途,忽觉口渴,就叫轿夫去寻茶。时处荒郊,没有人烟。他们来到一座学堂,其中的先生是个怪人,凡人都必须先和他讲道学。讲对了,才有茶喝。儒医便和他联句,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儒医畅饮后,顿觉两腋生风,诗思满溢,再三拜谢后离去。到夏天,儒医又去乡下看病,不见先生,便去竹林深处寻找,方才会面。两人又联对、饮茶而去。秋、冬皆如此。一日,先生盛宴款待儒医,满饮三杯后,已经微醉。别后行至中途,忽然诗兴大发,吟成七律一首,众人十分佩服。 惧内令 有一县官,擅长拍马奉承。一日,他与同僚前往拜见巡抚,则跪膝在地,前行至堂前,叩头有声,额上肿块如巨石。叩毕,他又从袖中取出金珠,放在巡抚座下,匍伏不起。巡抚十分不悦。县官说:“大人是卑职老子,卑职是大人儿子,不到之处请训诲,可也。”巡抚更加震怒,掷金珠而训斥他。同僚代为婉求。巡抚说:“你们不知,我与他是同乡,素知他十分惧内。每日早起,膝行数次,叩首如响柝。随出金珠,戏作簪环。稍有不悦,双手捧杖,口呼‘夫人是下官母亲,下官是夫人儿子’,叱之始出。刚才看他的情形,和在家时一模一样,这真是在调戏我啊!”话未说完,忽听得屋后一声巨响,原来是妻子在呼唤。此时众人都吓得变了脸色,巡抚等也战栗而退。 罗卜对 有一先生在他人家中教书,主人十分吝啬,每餐只供罗卜一菜,他心中敢怒而不敢言。一日,主人请先生吃顿便饭,以考学生功课。先生以为时机已到,便设计报复主人。他预嘱学生,须以先生手中所夹之物为题吟诗。这日饭桌上,主人以“核桃”为题考学生,而学生则望着先生手中的筷子所夹的是罗卜,就回答说是“罗卜”。主人不悦,又以“绸缎”为题考学生。学生又答以“罗卜”。主人又不悦。其后,他又以“锣鼓”为题,学生又答以“罗卜”。如此多次,惹得主人大怒,责骂说:“先生为什么总让学生以‘罗卜’作答?”先生也很恼火,回答说:“你天天叫我吃罗卜,好容易请客,又叫我吃罗卜,我眼睛看的,肚里咽的,全是罗卜,为什么你不让我叫你令郎以‘罗卜’答之?”主人自知理亏,再也不敢言语。 丐换形 有一乞丐,带着妻子在街上讨饭,晚宿于十王殿走廊上。一日,他从一富翁家讨饭归来,痛哭着对妻子说:“同样为人,那些富贵人家,吃美酒佳酿,拥娇妻美妾,何等快乐,而我则如此寒酸。阎王为何这样不公平待人?”不久,他睡在走廊下,梦中被十王召去,对他说:“你不要怨恨我,我为你换形,以享尽人间富贵欢乐。”接着他让小鬼将乞丐的舌、肩、鸾封艾带,下体等全部换成他人。乞丐大喜,叩谢而去。天明醒后,妻子又端来往日讨来的残羹剩饭,乞丐大怒,狠狠地责骂说:“我要吃山珍海味,勿要用这等残羹次饭污我口舌。”妻子又递过一件破衣给他穿。乞丐大骂说:“我要穿锦绣罗衣,勿要用这等破衣来辱我躯体。”妻子大惊,骂他疯癫,乞丐愈发恼怒说:“我早晚要金屋藏娇,娶得三千粉黛,看你这黄脸婆,到何处去觅食?”妻子十分害怕,问他原因,乞丐把梦中的情形一一告知。 妻子大笑着说:“你啊,真是一个呆子。 你满身都换,却还没有换得石季伦的豪富命啊!”听了妻子的话,乞丐一时无言以对。 搭拉酥 有一妓女,很有姿色,人都叫她“搭拉酥”。一嫖客轻财重色,携带千金来嫖娼。妓贪其财,曲意奉承。嫖客十分满意,挥金如土。不久,钱财耗尽,又接家信,催他回去。“搭拉酥”知道后,卧床痛哭不止。嫖客益发留连不舍,竟至囊空如洗。他静心想后,顿生疑问:“我要走,她立刻就哭,哭得眼红流泪。”嫖客心想:她就是要哭,也何止如此快,其中必有缘故。等到妓女离房后,他四处寻找,在被褥下找到一纸包洋烟,乃知真实的原因。于是,他暗中用铝煤换了洋烟。“搭拉酥”不知,又施故技,偷偷用铝煤抹脸,揉成一双黑眼。嫖客说:“我有钱时,你笑颜相待;我无钱时,你乌眼相看。”妓女自知误抹,连忙洗尽,又施粉脂,再整云鬟,更觉美艳无比,嫖客仍然执迷不悟,一心要待她从良后带回家。妓女答以要和妈妈相商。嫖客欲走不舍,欲留无钱,甚觉为难。后来,他和妓女商量,决定在妓家做仆人,乘隙和“搭拉酥”同睡,如此相安无事。一日,来一少年嫖娼,他极有钱,“搭拉酥”弃旧迎新,百般奉承,少年见嫖客在旁,面又和善,就邀他在旁侧坐,联句取乐,倒也十分尽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