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万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万字

万字

明代笑话。见明刘元卿撰《应谐录》。写汝地乡间有一富人,家中累世没有认字的。一年他给儿子找了一个老师学认字。老师拿着笔划一划,训曰“一”字;划二划训曰“二”字;划三划则训曰“三”字。儿子听到这里非常高兴。回家告诉他父亲说,字我都学会了,你把老师辞了吧。过了些日子,老头请万氏家人饮酒,让儿子写一个请柬。儿子从早晨写起,写了很久也没有写完。老头赶到儿子那里去看,儿子向他发牢骚说,天下的姓氏那么多,干吗要姓万字,我从早晨到现在才划完五百划。

☚ 应谐录   性急 ☛
万字

万字

明代寓言。刘元卿著。《应谐录》: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偶一解,而即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 大驵郦氏   与狐谋皮 ☛

万字

万字

中国古代笑话。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偶一解,而即池池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 万安   万字信 ☛

万字

万字

汉族民间笑话。主要讲述:从前有一位土财主,虽说有钱,但不识字。有人劝他给儿子请个老师。土财主认为有道理,就请来一位教书先生。一开学,老师先教财主的儿子学写字。他把着学生的笔杆儿,写一画,告诉他是个“一”字;写两画,告诉他是个“二”字;写三画,告诉他是个“三”字。财主的儿子学到这里非常得意,把笔一丢,就去告诉他父亲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写字原来容易得很。我用不着老师了,把老师辞退吧,何必多花学费呢?”财主听了也很高兴,就让老师回去了。有一天,财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叫儿子早晨起来写张请帖。可是,半天还不见写来,他就去催儿子快一点。儿子抱怨说:“您不识字,您不知道写字的困难。天底下那么多的姓,他姓什么不好,偏偏要姓万!我从清早写起,一直写到现在,才刚刚写完五百多画!”参见312页“万字”条。

☚ 大声和小声   才子 ☛

万字

 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 “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 “天下姓字伙矣,奈何姓万? 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学者偶一解,而即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应谐录》)


 注释 ①汝一汝州,今河南临汝县。②楚一旧称湖北、湖南北部为楚地。③搦(nuo)管——执笔。④临一照着原本摹仿,在此指学写字。⑤朱一红色。在此是指旧时初学写字者将红色勾边字形用毛笔依样描成黑色,以练习笔法。俗谓“描红模”。⑥馆谷一给老师的聘金。⑦状一本指陈述事件的文字,在此指请帖。⑧趣(cu)一同 ‘促’ ,督促、催促。⑨恚(hui)—埋怨。⑩訑訑(yi yi)一傲慢自得的样子。
 赏析 本文诙谐、风趣,别出心裁。作者讲述了一个洋溢滑稽味道的笑话,让读者在捧腹之余,受到思想上的启示。
 文章所以能收到寓庄于谐的讽刺效果,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提供笑料、进行嘲讽的趣眼。田舍翁之子刚刚起步学字,老师从“一、二、三”三字开始启蒙。而此三字的笔画数目和字的含义正好完全相等。这偶然的巧合使田舍翁之子刚一学习,便“恍然大悟”,以为会画道道就掌握了全部学习的秘诀,于是欣然掷笔不再学习。如果老师不是从一、二、三开始,而是从一笔的一字,两笔的人字,三笔的大字教起,让字的笔画数和字的意义没有联系,也许就不会闹出这样可笑的误会了。足见作者取材构思,真是匠心独运了。
 然而,可笑之处至此并没有完结,作者将矛盾继续推进。当 “学成”的田舍翁之子,要为老父写一张邀请姓万的亲友共饮的请帖时,按照他的学习心得,必然的逻辑,当然是万字就是一万画了,于是字的笔画数与字的含义便在新的层次上出现了无法收拾的矛盾,田舍翁之子陷入了尴尬的不能自拔的境地,他十分焦燥,苦恼于“天下姓字伙矣,奈何姓万?”至此,作者的嘲讽也从笔端自然流出。
 作者用诙谐的笔调,把世上强不知以为知,自作聪明的愚昧行为给以了夸张的描绘,使世上一切浅尝辄止因而一事无成之辈,都可以从中受到教益。文章形象的故事也表明,知识的海洋有着无尽的宝藏,只有不畏劳苦、不惧艰辛,勇于下海探索与追求的人,才能在大海的深处开掘到智慧的富矿。如果在知识海洋的岸边,捡到一个小小的贝壳,便以为明白了大海的秘密而止步不前,就只能象田舍翁之子一样被关闭在知识的大门之外。

《万字》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万字

 

·刘元卿·


 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甚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促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成五百画也。”
 

[选自《应谐录》]

●●
 这篇讽刺小说,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田舍翁之子的无知、自信,结果贻笑大方。
 讽刺小说的特点是漫画化。
 这位富裕农民,家里有钱,但代代不识字,于是聘请楚地的读书人来教自己的孩子。老师先教执笔描红仿写,画一横,说:“这是一字。”画二横,指为二字,画三横,指为三字。那农民的孩子,刚学了三个字,就欣欣然,以为自己全学会了。在这朴实的叙述后,小说转入漫画式的描写。并扣住这孩子的自作聪明和自找苦吃。
 他自作聪明,老师刚教三个字,他就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连续两个“儿得矣”,活画出其自鸣得意的神情。其实,他是将“三个字”代替一切字,实际是愚昧的表现。他吝啬,认为自己学好了,不用先生教了。再留先生,是多费供养,立刻要将先生辞去。
 一切自作聪明的人,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先生辞退后,其父要请一位姓万的亲戚来吃饭,让孩子早起写个“治状”,即写个请帖。孩以为一字为一画,二字为二画,那么姓“万”,就得画一万画了。他足足画了一早晨,其父催促他还生气,埋怨那位亲戚:“天下姓氏多了,为什么偏偏姓万?让我自早晨画起,累得手酸,才画了五百画。”结果出人意料,深刻地嘲弄了其人的无知和自食其果。
 漫画式的描绘,往往能取得笑的效果。从这则故事而言,也能反映出漫画式的手法的一般规律:即故事要有明显的虚构性,尽量使其不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混同;其次,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以突出人物的可笑的言行;第三,要力求引起笑声,让读者在笑声中去批评落后的东西。在这三点上,《万字》的表现是比较全面的。
 这则故事另一个特点是构思精巧。前面老师教字,一画为一字,二画为二字,三画为三字,巧妙地运用数字的笔划特点,经过三个反复,给人印象深刻。结尾安排召饮万姓的亲戚,也是个数字。利用数字的特点,进行构思,这样使结局巧妙,达到辛辣地讽刺的目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