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楼文钞文别集。清蒋湘南(约道光三十年前后在世)撰。六卷。湘南字子镛,河南固始人。道光举人,清末夏寅官。好学,工诗古文辞,治经宗许、郑,旁通象纬、历律、舆地、水利、农田诸学,喜游览山水。著有《春晖阁诗抄》、《十四经日记》等。此集约十万余字。有说经之文二卷,读史杂文、论杂著文、传志记事、序记各一卷,收《六经原始》、《经师家法说》、《与田叔子论古文书》等文凡九十三篇。集中文字多说经之作,次为论史考订之文。作者论史主章学诚、顾炎武之说,以谓古之学主于官,而一统之于史,至谓孔门之学,但宜名为礼学,不当称为理学。主张文以沉思翰藻为主,必有韵者而后得谓之文,唐宋八家,在所必黜。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同治八年(1869)重刻本。又《蒋子遗书》本,增补遗一卷。附民国资益馆主人校勘记一卷。 七经楼文钞六卷。清蒋湘南 (1795—1860?)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翌年,入京都应朝考,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直至二十一年(1841)始获科挑二等,选为教职。曾主同州书院讲席、关中书院讲席。纂修 《关陕通志》,又著 《卦气表》、《华岳图经游艺录》、《庐山纪游》、《春晖阁诗钞》等。此编卷前有王济宏 《序》、马子贻 《重刻蒋子潇先生诗文遗集叙》、阎彤恩《原序》、刘元培《〈七经楼文钞〉目录序》,卷末有庐正烈《后序》。又辑入《蒋子遗书》。正文六卷,共录文九十六篇。刘元培评曰:“先生之文以力矫伪八家为主,故归震川、方望溪两家之法有所不用,以八家之流弊皆自两家开也。”(《〈七经楼文钞〉目录序》)可见蒋氏论文与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大相径庭。刘元培又谓:“其文撷经之精,溶汉之髓,大而入细,奇不乖纯。无一字凿空,无一论涉狎,自成一家之法,故可废时人之法。”(同上) 有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初刻,同治八年(1869) 与九年 (1870) 重刊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李淑毅等点校本。 《七经楼文钞》qi jing lou wen chaoCollected Works of the House Seven Classics→蒋湘南 (Jiang Xiangnan) 七经楼文钞书名。又名《七经楼文集》。清代回族文史家※蒋湘南撰。6卷共4册。本书由作者生平著述编成。以其藏书楼“七经楼”名之。此书对经学、诗学、史学、水利、历法以及伊斯兰教、医学、音乐、戏剧等均有独到论述。是其一生之代表作。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印本和同治八年(1869)重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