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纬指七经之纬书。《后汉书·樊英传》:“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据李贤注及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载,凡有三十五篇; 《隋书·经籍志一》谓三十六篇,而未包括《诗》、《孝经》五篇,各书均佚。据明清人辑佚,实有《易纬》八种,《书纬》五种,皆为郑玄注; 《诗纬》、《礼纬》、《乐纬》各三种,《春秋纬》十四种,皆为宋均注; 《孝经纬》九种,其中六种亦为宋均注。明孙榖、清黄奭赵在翰、马国翰等均有辑本。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象占部 > 星曜 > 七緯 七緯 qīwěi 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大天體,其運動變化有一定規律。古象占中據此占卜以斷定人事之吉凶。漢·賈誼《新書·思慎》:“七緯順度以光天象。” 七纬学术类著作合称。指《易纬》、《诗纬》、《礼纬》、《书纬》、《乐纬》、《春秋纬》和《孝经纬》七部纬书。其书名和篇目始见于《后汉书·樊英传》唐李贤注(然注文中缺《春秋纬·命历序》一篇)。纬书的编纂始于西汉末年。据《汉书·王莽传》,王莽曾召集图谶之士,从汉平帝元始四年(4)至始建国元年(9),编成纬书四十二篇,以统一各种分歧的见解,是为汉代第一次编定纬书。东汉光武帝时,第二次编纂纬书。《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薛汉,“建武(25—55)初,为博士,受诏校定图谶”;尹敏,“建武二年(26),上疏陈《洪范》消灾之说。……帝以敏博通经记,令校图谶,使蠲去崔发所为王莽著录次比”,即删去为王莽造谶的内容。到中元元年(56),编成八十一篇的纬书定本,并“宣布图谶于天下”。这八十一篇包括《河图》、《洛书》四十五篇,七纬三十六篇,一直流传到东汉末年。《隋书·经籍志》仍著录八十一篇,并增加了若干篇目。由于历代政府坚决查禁,隋以后大部亡佚。明孙瑴杂采旧文,成《古微书》三十六卷,是为辑纬之始。明《永典大典》、清黄奭《汉学堂丛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皆有辑录。清赵在翰所辑《七纬》和乔松年《纬攟》较完备。七纬篇名是: 《易纬》六种: 《稽览图》,把《易经》与历法结合起来,占验灾异吉凶,论证天人感应,以备帝王稽览,书中有图;《乾凿度》,乾为天,度为路,说明圣人凿开通向“天”的路,勾通人神;《坤灵图》,坤为地,说明地之灵妙,有图相配;《通卦验》,通过卦气来占验;《是类谋》,一作《筮类谋》,卜筮之类,可预为筹谋;《辨终备》,占验灾祥,辨其吉凶,以作充分的准备而防遗患。《诗纬》三种: 《推度灾》,把阴阳五行说与天的行度相结合,以推“天意”,占验吉凶;《汜历枢》,以《诗》三百篇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论述“午亥(水)之际”(即武王伐纣之时),乃是历数运行的关键时机;《含神雾》,论述人事天命,统于神灵,其气象是雾雾茫茫的。《礼纬》三种:《含文嘉》,礼是内含文明的,乃是嘉美的集中表现;《稽命征》,考察天命,只有受命之王才能征应;《斗威仪》,北斗在天空象征威仪,礼主容仪,故取法北斗。《书纬》五种: 《璇玑钤》,璇玑玉衡是古代观测天文的重要仪器,帝王用之以制历明时;《考灵曜》,考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测其光影,以推验人事;《刑德放》,帝王政教,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仍是仿效阳生阴杀的“天行”;《帝命验》,帝王受命于天,它的兴亡,必有征验;《运受期》,帝王受命,将随五德终始之运,而各有期限。《乐纬》三种: 《动声仪》,歌咏舞蹈,以表帝王雍容盛德;《稽耀嘉》,顺乎天行,功成事举,光耀永嘉;《叶图征》,制作灵图,以为征验。《春秋纬》十四种: 《演孔图》,说明孔子端门受命,天降血书,中有作图制法之状;《元命包》,圣人制命,统于一元,无所不包;《文耀钩》,孔子修《春秋》九月成书,凡万八千字,文成光耀四布,钩治阴阳;《运斗枢》,北斗七星的运动变化为时事之枢纽;《合诚图》,天人感应,以诚相通,以图相配;《感精符》,天降精气,圣人以生,天人相感,如合符契;《考异邮》,天象见吉凶,考其祸祥灾异,天人通邮,符应不失;《保乾图》,承天之命,应运受图,时时保之;《汉含孳》,孔子以西狩获麟而作《春秋》,麟为汉受命之符,故作《春秋》孕育着汉的孳生;《佐助期》,圣王兴起,必有神灵佐助,应期而至;《握诚图》,诚为天道,王者所握,并有图相配;《潜潭巴》,阴阳灾异,其理奥秘,深潜难知,其曲如巴;《命历序》,帝王的受命,五德终始相承,都有一定的历数秩序;《说题辞》,是《春秋纬》的序言,解说经旨,阐明纬理,宣扬圣意,以为题辞。《孝经纬》二种: 《援神契》,援引众义,阐发微旨,孝通神明,天人合契;《钩命决》,钩稽天命,以论人伦。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神学附会阐释儒家经义,宣传阴阳灾异和编造符命,并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然保存部分汉儒说经古义以及古代天文、历法、地理、文字、典章制度和神话传说资料,可供参览。 七纬❶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合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