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相五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相五公《文选》一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 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后泛指朝廷重臣。《新唐书·柳冲传》:“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甚后进拔豪英,论而录之,盖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 七相五公 七相五公指徙居帝王陵墓所在地的丞相、御史大夫等朝廷重臣,这是汉代表彰有功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七相,汉代七位丞相:车千秋,徙居长陵;黄霸、王商徙杜陵;韦贤、平当、魏相、王嘉徙平陵。五公,指五位公侯、御史大夫:田蚡为太尉,徙长陵;张安世为大司马,朱博为司空,并徙杜陵;平晏为司徒,韦赏为大司马并徙平陵。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官宦显贵众多如云,选出七位丞相五位王公徙居七位帝王的陵墓之旁。 ☚ 七日王君永别缑山之上 杞梁之妻 ☛ 大臣 大臣鼎臣 硕臣 大吏 皇佐 辅相 相臣 钜卿 ☚ 臣 好臣 ☛ 七相五公qī xiànɡ wǔ ɡōnɡ❶ 原指汉代的公卿。七相: 指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 指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 七相五公qīxiàng-wǔgōng〔并列〕 汉代公卿,后也指许多文武大臣。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语出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新唐书·儒学传·柳冲》:“齐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其后进拔豪英,论而禄之,盖~之所由兴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