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功
七星功,是以其架式为七个,动作如星云的动功功法。它是作者整理编成具有动作简、时间省、场地小、姿势美、连贯做的特点。有使全身关节柔软活络,气血调和,而起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手眼身心步法的基本要点 七星功虽是动功,但要掌握外动内静,内静按练空松功的要领,注意印堂、人中、两肩放松,嘴角略向上的“三松一上”的原则。外动要注意下列几个基本要点:
手法 分掌、拳、剑指、腕关节四个部分。掌,分“阴掌”、“阳掌”,掌朝下朝内为阴,朝上朝外为阳。全套功阴掌多,阳掌极少。拳,一律是握实拳。“剑指”,无名指和小指曲卷,无名指尖点在手心正中央(劳宫穴),大拇指紧盖在曲卷二指之上,中指食指伸直。腕关节和手指运动要灵活。
眼法 开始预备式时,两眼向前平视,略向下,手开展动作后,眼神基本上跟着手的动作转,但在动作锻炼纯熟后,可以藏神(即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眼或轻闭、垂帘,或平视都可以。
身法 整个动作要灵活,运转如珠,如环无端,但要保持庄重姿势,上身除了动作中必要的扑、仰、侧、扭、翻转之外,始终保持正直。站的桩式,基本上是中桩、马步,有的动作用低桩。
心法 在初练功阶段,除了想到每个动作姿式,如何求好,符合规格外,要空心止念。在初阶段如难以做到空心止念,可将意念存想丹田。在动作熟练以后,则全不用意,保持静功空松功口诀的“一片混沌”境界。
步法 此功分为下列几种步法:“平桩马步”,俗称“骑马桩”。“低桩”、“高桩”,都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高桩腿膝可微曲直立; “中桩”两膝曲成40度角,臀部下坐;低桩两膝弯屈约成90度角,臀部下坐,上半身正直。“弓步”,左弓步,左足屈膝成弓形,右足斜直如箭形,名曰“前弓后箭”; 右弓步则与此相反。“虚步”,脚尖落地,脚跟提起。“插步”如大鹏展翅,左(右)脚转动后,脚尖从右(左)脚后向右(左)伸插出去。“扭步”,如第三架式扭转乾坤的分解动作。
七星功分解动作 预备式。立正后,左足向左跨一步,两足距离比肩略宽,足尖略向内,两眼稍向下视。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左右开弓 此式为左右伸屈运动。强调“开”字,双手应尽量向前后左右撑开。动作是以脚跟为轴,身体向左转90度。左腿伸直,右膝微曲,臀部下坐。在转体的同时,双臂微屈,双手握拳,双拳拳背靠拢。双拳提至胸前,同时左腿略收,左脚跟踮起成虚步。双拳向外翻转,手指伸直,双手伸直向下略向后分开,抬左腿; 左膝弯曲,左脚提悬时开始深吸气。双手继续向后从下向上划一大弧形至前方伸直,掌心向下 (此时将已吸足的一口气徐徐呼出);同时左脚掌利用脚踝骨,由内向外划一小圈,再向前伸出一步,脚跟先着地,成左弓箭步。上体随着向前扑下去。左脚略回收,双手拉回,双脚以脚跟为轴,随着身躯向右向后转,做右开弓,动作与左开弓相同,唯方向相反。
顶天立地 此式为上下纵横运动,强调“顶”字,双手和脚跟应尽量上下顶。动作是左脚尖向左转约70度,右脚收回原地。双手随着身躯左转拉回到正前方。手心朝上,翻掌,掌心向下,握拳,成中桩。双拳收回至腋下伸掌,双臂从身体两侧下垂,同时身体逐步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双掌接近地面时,掌心朝下再向前。双手经前方向上,身手同时向上伸直,掌心朝上,指尖朝后,脚尖踮起,双掌向上顶,同时深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呼出。
扭转乾坤 此式为横方向扭转运动,强调“扭”字,身手、头颈、腰腿尽可能向左右扭转。动作是双脚跟落地,双手从前方向左侧徐徐落下,成抱球状 (简称左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同时上身和腿膝向左移,左膝稍屈。随之从左向右,到右边双手翻转,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抱球状(简称右抱球)。身体随着重心左移并向左转,双手成交叉抱球,同时双脚以脚跟为轴向左转,身体继续向左转180度至原来位置的正后方;右手搓球到左肘下(左掌心朝下,右掌心朝上); 脚尖向内合拢成三角形。左手向下向后,右手向前向上,同时成弧形拉开,右手亮掌从额前到头顶,左手摆到后腰,双掌心朝外。以脚跟为轴,身体回转到正前方。同时右手从头顶到头后方,经身躯右侧随身腰极力向下弯而下落,左手由左侧从下向上弯向头顶,双掌心朝前方,右膝微屈,左腿伸直。左手放下,右手向上成右抱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自右向左,到左边双手翻转成左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从左向右,身体随着重心右移向右转。以下右转动作与上同,只是左右方向相反。
前扑后仰 此式为扑仰曲转运动,强调“扑”字,身首尽量前扑。动作是,腰伸直成中桩,两手分向两边,两臂弯曲,掌心向下。双手向后,由内绕一小圈从腋下伸向腹前,掌心向上,两手交叉,前臂内收,掌心向内,左手在里。翻掌握拳,双拳向两边分开,随着身首极力向下扑; 双拳向后,拳背紧靠脚后跟,头弯到胯下,两眼正视后方。注意: 初学和年老体弱者双拳只从前方下垂到膝即可。腰伸直双手上提,略比肩低,双拳松开,掌心向下,分向左右两侧下垂,同时上身极力向后仰。大鹏展翅 此式为斜方向伸展运动。强调“展”字,手足成45度角,尽量伸展出去。动作是上身回复正位,双手从后两侧抄向前方成抱球式。右掌向下,左掌向上。重心放在右脚,左脚提起,利用踝骨,脚掌从右向左转一小圈。双手成剑指向左右两侧(左上右下)斜方向极力伸展,两手臂伸直与地面成45度;同时左脚背绷直,极力从右脚后向右边伸直四五两趾着地。双手手臂与左腿平行,左手背翻转朝前,右手掌翻转朝前,上身保持正直。注意头眼跟随双手中食指,先朝左,后朝右。左脚复原位,双手收回成抱球式。左掌向下,右掌向上。以下动作与上同,唯左右方向相反。
前后平衡 此式为正方向平衡运动,强调“平”字,身手和一只后脚成一水平线。动作是双手收回前方,掌心向上,双手靠拢,同时右脚复原位。左腿退后一步,重心在左脚,成前箭后弓步,同时两手伸直,掌心向前向两旁分开。随即重心移至右脚,成前弓后箭步,同时双手上抬。左小腿向上勾起,脚背伸直,同时双手成剑指,从两侧向上举到耳边。左腿向后伸直,脚背伸直,双手伸向前方,意运到手指、脚趾尖,手脚上身或一水平线,抬头目视前方。但初学和年老体弱者如做不到,左脚可落地不勾腿,逐渐进步到勾腿提平。双手收回,左脚收回放下复原位。以下动作与上同,唯左、右方向相反。天体圆转 此式为全身圆转运动,强调“圆”字,身、手、头、眼向前后左右上下转一大圆圈。动作是右腿收回放下,成马步桩,双手同时收回到胸前下垂。屈膝身腰下弯,双手垂向右边,双手成剑指,从右经左向上,随着上身向左、向后仰,向右再向前俯弯,转一周。双手摆到左边,手撒开后再成剑指,上身和双手从左向右、向后仰,向左再向前俯弯一周。上身复位成马步桩,双手阴掌握拳上提至胸前。最后收功: 双拳松开,双臂放下。在松掌向下的同时,双腿和上身缓慢向上伸直,还原成预备式。
注意事项
(1) 练习此功在小场地,卧室和办公桌前也都可练。但空气比较新鲜地方更好。
(2) 练功应注意开始时的站立位置和终止的位置,应该大体相同。
(3) 呼吸虽不必十分拘泥,但大致上应与动作配合,如放开的动作以吸气为主,收拢的动作以呼气为主,呼吸宜深长匀细不出声。但第一架式左右开弓两手向后撑开时,第二式顶天立地向上顶时,必须尽量吸足一口气,大换气一次。
(4) 动作都是左右对称的,一般总是先左后右,掌心大半都是向外。第三式扭转乾坤向后转过去,足尖转向后不能十分靠拢,双脚要大致成三角形。第四式前扑后仰弯腰时双膝要直。所有各个动作中足掌立地要坚实稳定,尤其是在一足着地时,要注意足趾抓地。
(5) 转动时都是以足跟为轴,双手相对合照时,手背微拱,以抱球式为主,不要生硬挺直。但在开、顶、扭、平动作中,有好几手不但手掌要伸直,而且要极力向上下活动以加强腕关节的运动。
(6) 双眼除直视手的动作外,总以向前平视稍微向下一点为原则,以免动作太鼓劲着力。第七式天地圆转,两眼要注视前伸的指尖,方能使头眼跟着转。
(7) 此功有四要。一要匀速运动,二要平衡的架式,三要调和呼吸,四要动作连贯,即是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但是七个架式中,每一架式又都有一个着重点,要求用意不用力,即意要放在每个架式的动作上。
(8) 每个架式都有舒筋展骨,撑开收拢到顶之状,要定一下,如天上的星。练的精要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