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调元书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调元书冢 位于四川罗江县南村坝(今属四川安县),是清学者、藏书家李调元(1734-1802)葬其万卷楼藏书余烬之处。 调元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醒园、蠢翁等,四川罗江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等。 仕途坎坷,终以忤权贵,获罪流放。后赎免。幼而好学,从《四书》、《尔雅》始,终通经史百艺。能诗,善书。 擅于戏曲。尤嗜书,勤于抄录。 20岁时随父至浙江余姚任所,获教于当地名师。常游书肆博览群书,购有近万卷图书回乡。 入仕后,购读著述益勤。并利用任职和人事之便,大量披阅、抄录皇家所藏和所征的副本图书。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首次获罪免官时,即拟“十亩田园归去来,图书万卷亲手开”(《将归剑南留别京中诸子二首》),未果。9年后再次获罪。 乃返乡家居,一心治学。生平著作涉及经、史、音韵等众多方面。撰有《雨村诗话》、《新搜神记》等,编刊有《函海》丛书。又编成《童山诗集》40卷、《童山文集》20卷。万卷楼在李氏故居翰林府府第后车家山上,当年藏有四部图书40橱,时有“西川第一楼”和“西川藏书第一家”之目。 悬有“科第冠三巴,是祖父忠厚留贻,已经数世/书香流百代,愿子孙谨严扃鐍,无失一编”楹联。其自咏诗有“我家有楼车山北,万卷与山齐嵯峨”、“曾到名山游脚倦,此生只合老丹铅”之句。后四川白莲教起事,遭火焚毁,时在嘉庆五年(1800)四月六日。 李氏于所遗瓦砾飞灰中“收灰烬瘗之”,并手书“书冢”两字,立为碑石。现绵阳市博物馆尚存该碑下半截。 有诗纪其实:“烧书犹烧我,我在书不在。比如良友殁,一恸百事哀”,“不使坟埋骨,偏教冢藏书。 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浑居。人火同宣谢,藜燃异石渠。 不如竟烧我,留我待何如?云绛楼成灰,天红瓦剩坯。半生经手写,一旦遂成灰。……读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同治《罗江县志》卷35)万卷楼被焚后,李氏抑郁不乐、心力交瘁,在其续建的小万卷楼落成后仅一月就亡故。 后世有“火焚万卷楼,伊与书俱灭”之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