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白城地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白城地区

七、白城地区

历史悠长素无邑室
今日草原明珠璀璨


俗称八百里瀚海的白城地区,位于东经121°38′—126°11′、北纬43°39′—46°18′,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的西端,松辽平原的北部,科尔沁草原的东部。北靠黑龙江省,南临四平市,东接长春市,西连内蒙古自治区,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接合部。幅员面积4.7万平方公里。全区有420万人口,主要有汉、蒙、满等24个民族。辖4市5县,即白城、洮南、扶余、大安市、前郭、长岭、镇赉、通榆、乾安县。
白城地区远在四千年前就已有原始居民生息繁衍。周、秦至明朝的漫长历史年代里,各族人民一直是以游牧捕鱼为生。过着“素无邑室”、“马逐水草、人仰沁酪”、“其富以马、其强以兵”、“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闲暇则以畋鱼为生”的游牧鱼猎生活,完全依赖或简单利用自然资源而生存。清光绪年间,白城地区开始设置府、州、厅、县。随后,关内汉族农民冲破封禁开始流入白城地区,他们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传入封禁之地,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使当地居民“屋居耕食,不专射猎”了,推动了白城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民国初年开始废府州、存道县,白城地区各县隶属三省四道。日伪时期,扶余、长岭、乾安、前郭为吉林省所辖,其他各县归黑龙江省所辖。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解放了白城地区,建立了革命政权。1954年设白城专员公署,归吉林省所辖。1980年改称白城地区行政公署。
白城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5℃。全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2 906小时,无霜期135—145天。光热资源适宜于喜温和喜光作物的生长,特别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需要。
白城地区素以幅员广阔著称,东西长353公里,南北宽259公里,总面积占全省幅员面积的25%,全区土地具有典型的冲积平原的特点,在大地构造上属松辽盆地、由第四纪冲积、湖积和洪积物组成。土壤类型大体有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草甸土、栗钙土等五种。现有耕地1 793.2万亩,草地2 590万亩,林地890亩,水域面积635万亩。土地资源的自然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
石油、天燃气、煤、碱等资源储量丰富。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扶余、前郭、大安、乾安、镇赉等县(市);天然碱是本区非金属矿产中的优势矿种,集中分布在乾安县的大布苏碱湖。油母页岩主要分布在前郭、长岭两县,埋藏浅,品位高,适于露天开采,目前尚未开发利用。
白城地区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有宜林地762万亩,林地近千万亩,木材蓄积量为1 000万米3。全区草原辽阔、草质优良,是科尔沁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世界闻名的欧亚大草原,发展草原畜牧业前景可观。通榆、前郭两县是全国畜牧业生产基地,深井子牧场所产的羊草出口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良羊已建成美利奴羊重点育种场。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最诱人喜爱的还是那乳肉兼用的草原红牛,是白城地区结合自己养牛的实际,引进英国短角红牛与当地蒙古牛杂交育成。它的主人——科尔沁草原上的牧民们亲切地称它为“绿色珍珠”。1984年,在北京展出,受到中外畜牧专家的赞赏。白城地区江河纵横,发展水产养殖条件优越,是吉林省重要渔业基地之一。境内主要江河有松花江、嫩江、洮儿河、拉林河,还有霍林河、蛟流河、二龙涛河、那金河、呼尔达河、额木太河和文牛格尺河等。泡沼湖泽700多个,主要有月亮泡、查干泡和向海泡等。犹如颗颗明珠,奇妙地镶嵌在美丽的草原上,是保护自然、养鱼养苇和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这些水域除少部分属于闭流盐碱型浅水泡沼尚未开发利用外,大部已开发利用,水产事业发展迅速。在众多的江河泡沼里,生长着多种鱼类、河虾及河蚌。松花江的鲤鱼、嫩江的鲫鱼、向海泡的鲢鱼、月亮泡的桂鱼等鱼种,肉质鲜美,产量高,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芦苇资源相当丰富,现有苇田103.4万亩,在全国五大产区中,仅次于黑龙江居全国第二位。
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也十分引人入胜。目前,已被认识和得到开发利用的就有700多种。兽类有狐、狼、貉、黄羊、狍子、黄鼬、刺猬等17种;鸟类有丹顶鹤、鸿雁、野鸭、鹌鹑、杜鹃、飞龙、沙半鸡等20多种;可供药用的植物有甘草、麻黄、五味子、黄芪等120多种。白城草原不愧为“土特产仓库”和“天然药库”之美誉。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了白城地区工业的发展。仅在区内外、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就有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制药、酿酒、食品、机械电子、建材、皮革等十大行业。交通邮电十分发达。铁路有京哈、平齐、通让、长白、白阿等5条干线,过境总长达630公里。公路有图们—乌兰浩特、明水—沈阳、北京—哈尔滨三条国家级公路,还有长春—白城、白城—齐齐哈尔、开通—方正三条省级公路,18条县级公路,234条乡级公路,总里程6 000余公里。水路有大安港和扶余港,扩建后的大安港已成为吉林省内河第一大港。逆流而上可至齐齐哈尔;顺流而下可达哈尔滨、佳木斯;可进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抵达俄罗斯的伯力等港口。大安港不仅具有100万吨吞吐能力,而且是一处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航空机场已立项筹建,建成后可通航中型客机,直接飞达长春、沈阳、北京。邮电事业发展很快。实现了程控化,白城市城区电话装机量已达1.5万门,每18人有1部电话,全区有各类学校2410多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同步发展,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健全。
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位于通榆县兴隆山乡的敖包山是新石器文化遗址,前郭县境内松花江南岸有反映“汉书文化”的红石砬子遗址,扶余境内有长岗子青铜文化遗址、宁江州古城,前郭县境内有长春州古城,洮南境内有泰州古城,扶余境内有大金得胜陀颂碑,前郭县境内有库里满蒙文石碑,长岭境内有南城子石刻群,洮南城附近有古香古色的洮安双塔,这一切观后会让你感到人世沧桑,引起对古往今来的无尽遐想。
风光秀丽。有素称鹤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向海位于通榆县西部,是世界著名珍禽丹顶鹤的故乡之一。这里有蜿蜒起伏的沙丘,盆景般的蒙古黄榆,一望无际的塘池,从水面到天空,游禽、涉禽、鸣禽,千禽竞秀;草地鸟、沙地鸟、森林鸟,百鸟争鸣,可把向海称为“百鸟之园”。丹顶鹤以其超凡的仪容称冠群芳。1984年,吉林省政府把丹顶鹤定为吉林省省鸟,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吉林人民的象征。向海——翩翩起舞的仙鹤,频频变幻的鸟群,曾叫多少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意挂情牵。向海,是鸟类工作者的迷宫,旅游爱好者的乐园。镇赉境内嫩江之滨还有省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大安境内有辽代春游胜地——月亮泡,前郭县境内有吉林省第一大湖——查干泡,乾安县境内的天然聚宝盆——大布苏泡,土林奇观——狼牙等,还有宏伟壮观的前扶大桥,把松花江两岸紧紧相连,江面游艇浮荡,货轮汽笛呼应;岸边杨柳婆娑,游人垂钓,江心岛旅游点正在开发,都是旅游的好去处。
历尽沧桑看今朝。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白城地区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同步发展,农村经济达到了新的水平。
白城地区是全省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区为了迅速发展粮食生产,根据中央“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首先抓了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全面发展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1990年,全区已建大、中型水库8座; 自流灌区23处,其中万亩以上灌区6处; 机电排灌站291处,其中电排灌站165处; 机电井23 800眼,其中配套机电井22 000眼。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为352万亩和254万亩,各占耕地面积的13.56%和9.78%。农业机械总动力160.6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4 399台,机动配套农具83 777部,排灌动力机械43 951台,363 298千瓦。机播面积394.3万亩,机耕面积796.3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15.19%和30.67%。农村用电量2.84亿千瓦时,平均每亩耕地用电量10.94千瓦时。199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6.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5.9%;粮豆总产量为51.04亿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4.6%; 粮食商品率达58%,提供商品粮占全省的30%。1990年粮豆总产量比1978年增长199%,相当于1949年的6.5倍。1990年粮豆亩产334公斤,比1978年的223公斤增加111公斤,是1949年的6.8倍。1990年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1 653公斤,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4 762公斤,全区人均占有粮食1 198公斤,列全省八个市(地、州)之首。油料、糖料作物生产一直是白城地区的经济优势之一。1990年向日葵、蓖麻、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总产量达41.75万吨,约占全省油料作物总产量的4/5以上。其中,向日葵总产量达28.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82%,蓖麻总产量达11.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96.8%,超过1984年全国的总产量。油料作物90%以上打入全省乃至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糖料作物主要是甜菜,1990年种植甜菜48.8万亩,总产量达65.68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58%,且含糖率比全省其它地区高1%—1.7%,深受制糖工业厂家的好评。畜牧业以草原牧业为主,1990年牧业产值37033.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55%。大牲畜存栏80.12万头,占全省的25.92%,其中牛存栏29.27万头,牛奶产量18 921吨,牛肉产量5 954吨; 羊存栏172万只,羊肉产量5 871吨,绵羊毛产量652.14万公斤,牛羊肉总产量为11 825吨,占全省总产量的26.61%。林业建设,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营造农田防护林,国家把白城地区定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点地区后,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全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和村屯方城化。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渔业生产,全区现有可养殖水面168万亩,占全省的48.9%。1990年,全区鱼产量33 680吨,约占全省的一半。河蚌产地主要在嫩江流域一带,自1970年开始利用河蚌培育珍珠,1974年产珍珠百斤左右。此外,甲鱼也是白城地区的名贵水产品,在嫩江、松花江一带出产较多。白城地区是全省芦苇重要产区之一。全区苇田主要分布在通榆、镇赉、前郭、洮南、大安等县(市),现已建立芦苇生产基地20多处,年产量可达10万吨左右。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如雨后春笋,在全区各地异军突起。到1990年底,乡(镇)办、村办、联办、个体办的企业达到8万多户,从业人员24.6万人,完成产值16.1亿元,实现利润1.5亿多元。
白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相当大的潜力。为把本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物质投入,依靠科教兴农的情况下,着力抓好洮儿河灌区开发、前扶米稻开发、西部干旱地区综合治理、低洼易涝地治理、五大涝区治理、镇赉白沙滩灌区、三北二期防护林建设、向—乌沙带治理、引嫩工程及人工降雨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环境条件,不久的将来,白城地区将成为一个粮丰林茂、六畜兴旺、富庶发达、民康安祥的鱼米之乡。
☚ 六、浑江市   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000170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