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丁公凿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丁公凿井

《吕氏春秋·察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 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其事又见《子华子·问鼎》。后用以喻传言转讹。

丁公凿井dīng gōng záo jǐng

春秋时宋人丁氏挖井,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说挖了井之后,即省一人出外汲水,却误传为丁氏从井中挖得一人。事见《吕氏春秋·察传》。《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穿土凿井,无为得人。”后用“丁公凿井”比喻言语因辗转相传而舛误。

传话

传话

传语 传言(传言送语) 传嘴 言传 通词 通语 架话
受人嘱托,把某人的话、情况等告诉另一方:致 移告 转告 转达 转语
 传话,转告:寄语
 表示转达别人的话:说是
 陈说转达:陈达
把消息、话语等转告给别人:传告
 奔跑着相互传告:奔告 趋赴 奔走相告
托人传话:寄声
不敢明说,私下传话:鼓咙胡 鼓龙胡
喧哗传言:哗言
传话快,不能保守秘密:快嘴快舌
传话失实:丁公凿井
(把一方的话转告给另一方:传话)

☚ 传达   宣告 ☛

虚假

虚假

假 讹(传~) 伪(伪妄;矫伪;滥伪) 谎 虚(~饰;~巧;虚哄;嚣虚)
虚假和诚实:诞信
假的:赝(~品;~货)
假的,不真实的:矫伪 虚伪
虚假不可信:靠不住
传来传去而失真:丁公凿井 穿井得人
事物似真而实假:似是而非 类是而非类似而非
荒诞虚假:诞虚
欺诈虚假:诈谩
诡诈虚假:奸伪
奸邪矫伪:奸矫
做得像真的一样:假门假事 假门假氏
(跟实际不相符:虚假)

另见:不是 错误 无理 虚伪 ︱真实

☚ 虚假   不实 ☛

丁公凿井dīng gōng záo jǐng

比喻语言辗转相传而弄错。事出《吕氏春秋·察传》:春秋时宋国丁某挖井,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意谓井挖成后可节省一人挑水,但传出去说丁公从井中挖得一个人。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穿土凿井,无为得人。”

丁公凿井dīnggōng-záojǐng

据《吕氏春秋·察传》载:春秋时,宋人丁公家挖井后,不需派人外出汲水,省下一个人力,丁公因而说“吾穿井得一人”,听者误传为丁公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后以“丁公凿井”指话语辗转生讹。

丁公凿井dīnɡ ɡōnɡ záo jǐnɡ

春秋时宋人丁某在家中挖了一口井后,就不再派人外出打水,省了一个劳力,他就说穿井得一人。但听者却误传为他从井中挖得了一个人。见《吕氏春秋·察传》。后因以比喻话语在辗转流传中会发生错误。凿: 旧读zuò。

【丁公凿井】dīng gōng záo jǐng

春秋宋国丁氏凿了口井,可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凿井时在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后用以比喻言语辗转传误失实。

丁公凿井dīnggōng-záojǐng

〔主谓〕 比喻话语传来传去而失真。语本《吕氏春秋·察传》:“丁氏凿井,得一人于井。”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穿土凿井无为得人。”
△ 用于言语方面。
【近义】以讹传讹。
也作“穿井得人”。

丁公凿井dīng gōng záo jǐng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原来丁公凿井后,省了一个人外出汲水,便说“凿井得一人”。后以讹传讹,说成从井中得到一个人。比喻传闻不可信。也比喻以讹传讹,愈传愈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