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误再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误再误 源自《宋史·魏王廷美传》:“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宋太祖赵匡胤原有兄弟五人,老大、老五早逝。961年,赵匡胤的母亲昭宪太后临终前嘱咐,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老三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将皇位传给老四赵廷美,再由廷美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赵廷美,本名赵光美,他自恃有功,十分骄横,而且善于玩弄阴谋权术。当他得知母亲和二哥遗言由他接赵光义的皇位时,暗自高兴,总是盼望赵光义早点儿死掉,后来他见短期内难以实现,便企图去篡夺皇位。 宰相赵普是位颇有远见的老臣,他对赵廷美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所以通过降职、调职等措施,对他进行限制和防范。他认为,要想保住赵家的天下,就不能让廷美继位。 有一次,宋太宗赵光义找赵普商议,准备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赵普向他详细地报告了赵廷美阴谋篡权的种种活动,最后说:“当初,太祖提出这个问题时,已经是错误的了,您怎么能再错下去呢?”赵光义听了赵普的话,便打消了传位给赵廷美的念头,并且根据赵普提供的材料,治了赵廷美的罪。 后人由此引申出“一误再误”作成语,用来形容一再犯错误。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一误再误 【出处】:《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己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故事】: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死前嘱咐赵匡胤,要他把帝位传给二弟光义,将来光义死了,再传给三弟光美。当时赵普在场,曾宣誓照办。后来匡胤果真把帝位传给了光义,号称太宗。在光义执政时,有人密告光美阴谋篡权,光义于是把赵普找来商议。赵普说:“从前太祖就已经错了,不该把帝位交给兄弟,应该把帝位传给儿子。现在您不能再犯错误了。”太宗听了赵普的话,就把秦王开封府尹赵光美贬为涪睖县令,安置在房州。不久,赵光美就死了。之后,宋太宗便把他儿子元侃立为太子。 【意思】: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重犯同样的错误。 【古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我已一误再误,目下不能不格外小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徒以误解民治真精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
一误再误谓屡犯错误。《官场现形记》三六回: “我已一误再误,目下不能不格外小心。” 一误再误yīwù-zàiwù源自《宋史·魏王廷美传》:“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一误再误一错再错。指在同一问题上连续犯同样的错误。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临终时嘱咐赵匡胤说:“你死之后要把帝位传给二弟赵光义,光义死后再传给三弟赵光美。”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就是宋太宗。太宗曾就传位一事向宰相赵普请教,赵普说:“当初太祖把帝位传给兄弟已经错了,你可不能一误再误啊!”后来,有人告发三弟赵光美谋反,太宗罢了他的官,光美不久便死去了。后来,宋太宗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见《宋史·魏王廷美传》) 一误再误 一误再误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 折本买卖 撞头搕脑 ☛ 耽误 耽误误(误诒;误绐;耗误;错误;旷误;迷误;担误;搁误;贻误;违误) 旷 愆滞 错过 另见:拖延 时间 误事 ☚ 耽误 耽搁 ☛ 失误 失误蹉(蹉失;蹉跌) 遗(遗愆;遗旷;遗失) 失(漏失;错失;疵失;旷失;差失) 阙(阙失;阙误) 旷败 跌误 违误 违错 贰忒 愆堕 另见:︱功劳 ☚ 差错 缺点2 ☛ 犯错 犯错比喻犯错误:跌交 摔跤(摔跤子) 摔跟头 另见:发生 错误 做错 ☚ 犯错 犯罪 ☛ 一误再误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军事上谓一再错过有利战机。元代脱脱等《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❶continue (/keep on)making mistakes;go further along the erroneous path;make one error after another;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形容屡犯错误。keep on making mistakes, make things worse by repeated delays, commit one error after another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解义】第一次错了,不吸取教训,第二次又错了。指屡犯错误。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一错再错。《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己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一误再误却说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皇帝的宝座传给大弟弟光义(即宋太宗),二弟廷美及儿子德昭均有重用。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❶ 指错误一犯再犯,不知吸取教训。 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解义】 第一次错了,不吸取教训,第二次又错了。指屡犯错误。 一误再误yi wu zai wu再:第二次。第一次错了,第二次又错了。形容不接受教训,一再犯错误。有时也形容一再被拖延、耽误。 一误再误 坐失良机yī wù zài wù;zuò shī liáng jī形容屡犯错误,失去了某种好机会。徐树章《糊涂爹娘的一服清醒剂》:“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纵容和包庇决非良策,要挽救犯罪的子女,唯一的出路就是鼓励他们早下决心,回头是岸,切不可~。” 1Y1Y【一误再误】yī wù zài wù一次错了,第二次又错。形容一再失去机会或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一误再误yīwù-zàiwù〔并列〕 屡犯错误,或屡次耽误。语本《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以传国之意访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官场现形记》36回:“我已~,目下不能不格外小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