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捧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捧雪 一捧雪李玉作。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明刊本、《古代戏曲丛书》欧阳代发校注本。二卷,三十出。据严世藩谋夺王廷尉汉玉杯事加工创作(见《程仲权先生集》卷三《汤表背》)。写莫怀古受权相严嵩之子严世藩之召入京后,将被他从饥寒中救出之裱褙汤勤推荐给严。汤为奉承严嵩,告以莫家有祖传宝物汉玉杯“一捧雪”。严命汤往莫家索取,莫以假杯应命。汤知情后向严告发,严亲至莫家搜杯,幸忠仆莫成机警,藏过玉杯,才暂免大祸。事后莫携家逃往故友戚继光处,途中为严捕获,押至戚营中处斩。戚放走莫,收留莫妾雪艳娘,莫成以身代主就刑。事为汤勤识破,严命人捕戚及雪艳入京,审辨莫怀古首级真假。汤见雪艳貌美,以救戚为条件,要挟雪艳与之成婚。雪艳假意应允,戚得以复官生还。成婚之夜,雪艳将汤杀死,然后自刎。严氏父子势败后,莫怀古子得中进士,巡视九边,遇见父母,合家团圆。剧本通过严世蕃为贪得玉杯竟不惜陷害与他“两世通家”的莫怀古一家的故事,揭露了明代社会的黑暗政治和险恶世风。剧中“存心刻薄,彻骨势利,狠毒千般,阴谋百计”的卑劣小人汤勤,是我国戏曲作品中有名的典型人物。此剧自明末问世以后,长期演出于舞台,影响颇大。百年来南方昆班所演全本尚有二十二出之多。京剧改编的《一捧雪》亦颇盛行。 ☚ 三报恩 占花魁 ☛ 一捧雪 清代传奇剧本。李玉作。共30出。内容叙宰相之子莫怀古有传家宝杯一只,名“一捧雪”,当朝权贵严世蕃欲夺之,莫怀古以假杯献上,不料被朋友汤勤知道,密告了严世蕃。严世蕃恼怒,查抄了莫家。莫怀古及妾雪艳娘和仆人莫诚投奔蓟州总兵戚继光,途中,莫怀古被追兵捉住,带到戚营内。戚继光设法营救,莫诚愿以身代主人受刑。莫诚被杀后,戚继光将头献给严世蕃,又被汤勤识破。雪艳娘为了救护戚继光和莫怀古,假充作汤勤之妻,将其刺杀,然后自刎。戚继光将莫诚和雪艳娘收殓厚葬。此剧揭露了权贵严世蕃的凶狠残暴,抨击了忘恩负义之徒汤勤的卑劣无耻,同时,也热烈赞颂了莫诚、雪艳娘的义勇和忠诚,这些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但应看到作品评判人物与事件的道德尺度是封建的,尤其是对莫诚和雪艳娘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封建的奴隶道德观。此剧与《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今存崇祯间刊本。在后世舞台上流播较广,京剧《审头刺汤》、《雪杯圆》等折子戏皆源出于此剧。 一捧雪传奇。清李玉(1591?—1671?)撰。二卷, 三十出。 玉有《一笠庵四种曲》 已著录。此剧乃四种曲之一。“一捧雪”本是明嘉靖太仆寺卿莫怀古家传古玉杯名。初莫怀古于风尘中提拔苏州人裱褙匠汤勤,又将汤荐于当朝权贵严世蕃(严嵩子)。后汤欲占莫妾雪艳,善意害莫,便怂恿严向莫索取玉杯,莫以假杯顶替,为汤识破。严遣人至莫宅搜杯,多赖仆人莫成匿藏未被搜去。莫怀古被迫弃官而逃,严令人追至蓟州拿获。蓟州镇将戚继光与莫有旧交,但无力相救。仆人莫成自谓与主人怀古貌极相似,愿甘就刑戮替死。戚斩莫成。雪艳又刺死仇人汤勤后自尽,莫怀古得救,昭雪此案。此剧揭露严世蕃的巧取豪夺,汤勤的恩将仇报,但留给舞台上的莫成、雪艳的奴才形象,亦实可憎。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奴仆戏。有说依明嘉靖末严世蕃为谋取名画《清明上河图》而构陷王抒的史实而写。 今已成为传统剧目, 地方戏曲有演为《莫成替主》、《搜杯代戮》、《蓟州城》等,盖取材于此剧。有崇祯间《一笠庵四种曲》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 《一捧雪》yi peng xueA Handful of Snow→李玉 (Li Y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