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发千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发千钧

原指好像一根头发吊了千钧重物。其语源说法不一: 

①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翟(约前480—前420)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用一根头发拴在横吊起来的秤杆上,在秤杆的另一端挂一重物。他发现,如果这根头发拴的地方离吊秤杆的支点很远,即使另一端悬挂的重物很重,头发也不会断掉。

墨翟的这个实验,引起了同时代的思想家公孙龙“发引千钧”的讨论。他认为,只要动力臂足够长,或者阻力臂足够短,那么即使在阻力臂一端挂上千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30斤)重物,动力臂一端用一根头发牵着,也不会断。这是一说。

② 另说出自《汉书·枚乘传》。枚乘是西汉初年的辞赋家,最初在吴王刘濞的宫廷里担任郎中的官职。汉景帝刘启即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濞对中央政权逐步削减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极为不满,因此,刘濞联合了七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发动叛乱。汉朝中央派太尉周亚夫率兵讨伐,平息了叛乱。

枚乘反对刘濞等人的叛乱,呈上《谏吴王书》进行劝阻,陈说利害关系:“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缕,很细的线绳。这句话的意思是: 拿一根细线来派用场,一头缚着几万斤的重物,挂在不知有多高的高处,吊在不知有多深的深渊里,这样的做法,虽是最愚蠢的人也一定知道其结果将是多么危险可怕!

后来,人们将“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概括为“一发千钧”成语,来比喻极其危险或形势非常危急。


“一发千钧”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一发千钧

 一根头发吊千钧。比喻万分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千钧”,三万斤。《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上一篇:一叶蔽目
  • 下一篇:一发双贯
一发千钧

发千钧yīfàqiānjūn

┃┃━━ 用一根头发悬挂千钓重的东西,比喻情况十分危急。清·黄景仁《邵二自江上归余姚》诗:“蠹鱼跃出秦灰来,一发千钧著书责。”一作“千钧一发”。宋·李曾伯《水龙吟》词:“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 马羊劫   十生九死 ☛

一发千钧

比喻情势万分危急。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六: “[南皮]尝慨然谓梁鼎芬曰: ‘自新学行而旧学废,训诂词章等等,几如一发千钧,我辈不可任仔肩等语。’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其哀将绝也。” 任: 负担。钧: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西汉枚乘为吴王刘濞郎中时,吴王欲阴谋反汉,他上书劝阻。书中说吴王谋反犹如一缕悬千钧重物于绝壁深渊之上。

一发千钧yīfà-qiānjūn

原指好像一根头发吊了千钧重物。其语源说法不一: 
❶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翟(约前480—前420)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用一根头发拴在横吊起来的秤杆上,在秤杆的另一端挂一重物。他发现,如果这根头发拴的地方离吊秤杆的支点很远,即使另一端悬挂的重物很重,头发也不会断掉。
墨翟的这个实验,引起了同时代的思想家公孙龙“发引千钧”的讨论。他认为,只要动力臂足够长,或者阻力臂足够短,那么即使在阻力臂一端挂上千钧(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30斤)重物,动力臂一端用一根头发牵着,也不会断。这是一说。
❷ 另说出自《汉书·枚乘传》。枚乘是西汉初年的辞赋家,最初在吴王刘濞的宫廷里担任郎中的官职。汉景帝刘启即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濞对中央政权逐步削减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极为不满,因此,刘濞联合了七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发动叛乱。汉朝中央派太尉周亚夫率兵讨伐,平息了叛乱。
枚乘反对刘濞等人的叛乱,呈上《谏吴王书》进行劝阻,陈说利害关系:“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缕,很细的线绳。这句话的意思是: 拿一根细线来派用场,一头缚着几万斤的重物,挂在不知有多高的高处,吊在不知有多深的深渊里,这样的做法,虽是最愚蠢的人也一定知道其结果将是多么危险可怕!
后来,人们将“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概括为“一发千钧”成语,来比喻极其危险或形势非常危急。

一发千钧

《文选》三九汉枚乘 《上书谏吴王》:“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李善注引 《孔丛子》载子贡语与此同。唐韩愈《韩昌黎集》十八《与孟尚书书》:“汉代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清黄景仁《两当轩集》五《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诗:“蠹鱼跃出秦灰来,一发千钧著书责。”

一发千钧yī fā qiān jūn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不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如哀其将绝也。”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后用“一发千钧”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孽海花》二九回:“现在和议的事一发千钧,在他国内私行捕禁,虽说行馆有治外法权,万一漏了消息,连累和议,不是玩的。”也作“千钧一发”。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但仍是一味的静;大家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那有闲心情和闲工夫来说话呢?”参见“一发”。

一发千钧

(反)安如泰山

暗中发展的事态

暗中发展的事态

暗潮
事态变幻莫测:云谲波诡 波谲云诡 涛惊云诡 涛谲波诡
随着敌方态势而变化:应形
事态发展迅速:阪上走丸 峻坂走丸 丸下峻坂 修坂走丸 坂上走丸
事态严重:得了
事态发展越来越厉害:有加无已
事态极其危险: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 一缕千钧
事态发展到最紧张的阶段:白热(白热化)
事态已发展到极紧张的阶段:一触即发
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不亦乐乎
事态严重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桑落瓦解
事态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不堪设想 不堪想象 不堪置想 讵堪设想 岂堪设想
(局势;情况:事态)

另见:局势 情况 发展 变化 严重

☚ 事态   H 物品 ☛

一发千钧

一根头发丝吊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情况或处境无比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1钧等于15公斤。汉代班固《汉书·枚乘传》: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一发千钧千钧一发yī fà qiān jūn

一发千钧

a hundredweight hangs by a hair—be in imminent danger;hang by a thread;at a critical juncture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解义】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一钧是三十斤。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情形万分危急。
【例句】正当火车冲向小女孩的~之际,他飞快地冲了上去,把小孩推离轨道,自己却光荣牺牲了。
【近义】危如累卵
【反义】安如泰山

一发千钧

《辞源》源云:《汉书·五一·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源,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昌黎集·十八(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按,此语他型,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云:也作“千钧一发”。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卷一·丙子轮对扎子(二)》:“……连岁屏除,岌岌之势千钧一发矣”。
又按,此语之源当是:《列子·仲尼》:“发引千钧,势至等也。”《列子》,旧题战国·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八篇,列入道家。今本晋·张湛序,自称是西晋末永嘉后,根据各种版本集录而成。后人以其思想内容及语言应用与先秦文有别,认为抑或为魏晋人讬名伪作。但可以肯定一点,其文并非完全杜撰而成,其文间先秦诸子之迹依然可见,立此为照。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一根头发吊千钧。比喻万分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千钧”,三万斤。《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一发千钧

枚乘是西汉时的辞赋家。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很多同姓诸侯王,他的侄子刘濞被封在吴地为吴王。
汉高祖死后,汉景帝即位,重用主张削弱藩王势力的晁错。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阴谋发动叛乱。
这时,枚乘正在刘濞手下担任郎中之职。他得知刘濞预谋叛乱的消息后,就写了一篇《谏吴王书》,劝谏刘濞不要发动叛乱,以免自取灭亡。
在《谏吴王书》中,枚乘对吴王进行劝阻。由于当时吴王的反叛计划还没公开,枚乘只能用比喻的方法暗示吴王。他写道:
“现在的形势十分危急。就像在一根很细的头发丝上悬挂着千钧(一钧为30斤,千钧为3万斤)的重物一样,真是太危险了。如今,国家处于存亡的紧急关头,如果您能听从忠臣的劝谏,那么国家幸甚。”
然而,刘濞一意孤行,不久就发动了叛乱。枚乘见刘濞不听自己的劝谏,便投奔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那儿去,接着又写了一篇《再谏吴王书》,但刘濞仍然不听。
汉景帝得知吴楚七国发生叛乱,派大将周亚夫率军平叛,很快将叛乱平息。七个诸侯王全都被杀或自杀。
后来,“一发千钧”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极其危险或形势十分危急。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市斤。用一根头发悬挂三万斤重的物体。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孽海花》二九回:“现在和议的事~,在他国内私行捕禁,虽说行馆有治外法权,万一漏了消息,连累和议,不是玩的。”
〔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变式〕千钧一发
〔近义〕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反义〕平安无事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安如磐石
〔辨析〕“一发千钧”强调情况危急的程度,“危如累卵”强调情况危险的程度,“危在旦夕”强调危险即将发生。

危急得很一发千钧;千钧一发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一发:一根头发。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悬吊千钧重物。
出处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举例 正在这~之际,他挺身而出,冲进火海,救出了小孩。

安如磐石ān rú pán shí

安如泰山 固若金汤
an ru tai shan gu ruo jin tang
坚如磐石
jian ru pan shi
【安如磐石】 象大石头那样安然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磐石,大石头。
【安如泰山】 象泰山一样稳固。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语本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也作“稳如泰山”。
【固若金汤】 防御十分坚固。金汤:金属铸的城墙,滚烫的城河。语本《汉书·蒯通传》:“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坚如磬石】 如大石头似的坚固。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源出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例﹞ 老太太硬气得很,安如磐石地坐在椅子上不肯站起来。(赵淑侠:《春江》) 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他虽只有一人,却是稳如泰山,正在静静地等待着追捕的敌人向他靠近。(郭澄清:《大刀记》) 这就是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道水城。(冯德英:《苦菜花》) 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工人阶级要团结起来。他打了个比方说,路上有块石子,大老板看到随便把脚踢一下就踢开了。但要是把许多小石子掺上沙子、石灰结成团,就会坚如磐石,大老板搬也搬不动了。(安源煤矿老工人集体回忆:《毛主席和安源工人》)
累卵之危 危如累卵
lei luan zhi wei wei ru lei luan
一发千钧 危如朝露
yi fa qian jun wei ru zhao lu
【累卵之危】 蛋上堆蛋,很容易滚下来打破。比喻情势非常危险。
【危如累卵】 危险得象堆起来的蛋一样,很容易滚下来打破。比喻情势非常危急。
【一发千钧】 一根头发上吊着三万斤重物。比喻情势非常危急。发:头发。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源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也作“千钧一发”。
【危如朝露】 危险得象早晨的露水,经阳光一照就消失。比喻情况很危急。也作“危若朝露”。﹝例﹞ 大兵见屯临潼关下,损兵杀将,大肆狂暴,真累卵之危,其祸不小。(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现在和议的事一发千钧,在他国内私行捕禁,虽说行馆有治外法权,万一漏了些消息,连累和议,不是玩的!(清·曾朴:《孽海花》) 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一发千钧yīfà-qiānjūn

同“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见“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解义】 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一钧是三十斤。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情形万分危急。
【例句】 正当火车冲向小女孩的~之际,他飞快地冲了上去,把小孩推离轨道,自己却光荣牺牲了。
【近义】 危如累卵、危在旦夕
【反义】 安如泰山、万无一失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发: 头发。钧: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情况极其危急。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当此国家~之际,时机危迫,倘再容忍,即恐贻害无穷。”
◆ 也作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yi fa qian jun

参见338页“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yīfà-qiānjūn

见〔千钧一发〕。(155页)

163J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一根发丝吊着千钧重物。比喻极其危险。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也作“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yīfà-qiānjūn

〔其他〕 钧,三十斤。以一发系千钧的重量。比喻极其危险。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多用于形容时势危险。
【近义】燃眉之急
〖反义〗置若罔闻。
也作“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yī fà qiān jūn

发:头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即一根头发上挂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汉书·枚乘传》: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