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五、1996年高考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五、1996年高考题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贝多芬之谜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吸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 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注]: ①乐式: 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②《唐璜》: 莫扎特(1756—1791)根据传说而写的歌剧,交织着悲剧和喜剧成分,主人公唐璜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

 1.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是
 
 (不超过20个字)
 2.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
 
 (不超过20个字)
 3.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 (不超过32个字)
 
 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不喜欢贝多芬作品的人也为他的激情所左右
 B.贝多芬常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
 C.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没有乐式
 D.与贝多芬同时的“伟人”们既不理解他,又无
 法否认他的成就。
 E. 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
 [题解]
 选文是社科类文章。
 第1题。应把第二段的内容联系起来分析。贝多芬“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而“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把他“当作一个疯子”。可见“伟人”只追求乐式。
 答案: 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
 第2题。宜从音乐表现内容的角度应答。
 答案: 具有产生于思想、信念的最高的激情(的音乐)。
 第3题。原文第二三段阐述这个“谜”。第二段先说“谜”的原因,第三段再回答什么是谜。答案应着重在第二段分析概括,应从一、三、四句中作出概括。
 答案: 应包括两个方面: a,他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b,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第4题,应归结全文纲目而成,包括三人音乐创作上的主要特点。
 答案: 巴赫,只讲究乐式;莫扎特,既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贝多芬,感情突破乐式。
 第5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辨误能力。
 答案: 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