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一、大生产运动的背景

1938年武汉失守后, 日本侵华政策由以军事进攻为主转向以政治诱降为主。1939年1月, 国民党在重庆举行五届五中全会, 确定了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 颁布了 “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中共中央鉴于当时国内形势变化, 感到长期依赖外援不可靠。要坚持长期抗战, 从根本上克服边区的财政经济困难,必须立足于边区,依靠自己的力量, 发展生产, 增加财政收入, 走自给自足的路子。
1938年, 边区留守兵团的一部分部队开始了农副业生产, 种菜、养猪、打柴、做鞋等, 使其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中共中央及时总结了这个经验, 并在整个留守部队和机关、学校加以推广。1939年1月,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讲话时, 提出了 “发展生产, 自力更生” 的口号,号召边区人民群众和机关、部队、学校全体人员必须开展必要的生产活动。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向大会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坚持长期抗战, 应付与日俱增的困难, 同时建立国防经济基础, 改善人民生活, 以加强抗战力量, 扩大生产运动成为目前重要的战斗任务之一”。1939年2月2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 毛泽东、洛甫、陈云、李富春, 以及各机关代表700多人出席了会议。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向边区人民发出了 “自己动手”、“自力更生” 的号召, 他指出, 在目前严重的困难面前 “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没有一个人赞成, 解散也没有一个人赞成, 还是自己动手吧!”李富春同志代表总生产委员会作了《加紧生产,坚持抗战》的报告, 阐明了开展生产运动的目的和意义, 提出了发展生产的计划, 号召全体军民努力生产, 克服困难。1939年6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党校干部会议上进一步指出: “吃饭是第一个问题”,要 “自力更生, 克服困难”, 要求 “一切可能的地方,一切可能的时机, 必须发展人民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合作社运动, 用自己动手的办法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 克服困难, 以利抗战”。
1940年以后, 由于国民党政府对边区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边区的财政经济遇到了更大的困难。1940年11月, 中共边区中央局作出了 《关于开展边区经济建设的决定》, 指出: “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 是边区当前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各级党委必须以开展经济建设, 当作当前最迫切的实际中心工作之一”。1941年底, 西北局通过的 《关于1942年边区经济建设的决定》指出: “目前边区经济财政还处在一个达到自给自足的过渡阶段, 困难还远未完全克服, 战争与革命环境的持久与日益发展着的斗争, 百倍地要求我们先要加强经济财政建设工作, 并应确定经济财政建设为边区的最中心的任务之一”。
1940年以前的大生产运动, 主要是在机关、部队、学校中开展, 开始只是种菜养猪, 改善生活, 进而开荒种粮, 搞副业和手工业生产, 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般需要, 向自给自足过渡。在一些地区也发动了中小学生开荒种地, 使学生体力、学习受到影响, 不久得到了纠正。
1941—1942年是边区财政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外援全部断绝, 非生产人员急剧增加, 财政入不敷出,缺口很大。为了保证抗战需要, 不得不加重边区人员的负担, 1941年实征公粮3 025吨, 比1940年增加1倍以上, 平均每人负担21千克, 部分群众因此产生了不满情绪, 说: “救国公粮任务太重, 群众要饿肚子了”。负担过重伤害了群众生产积极性, 也损害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为了从根本上克服边区财政经济困难, 切实减轻人民负担。仅靠小规模生产是不行的,必须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自给运动, 建立自己的公营经济, 才能保证军需民用。从1942年起, 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在抓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运动的同时, 加强对边区群众生产运动的领导, 把重点放在群众生产上来, 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高潮。

☚ 第三节 农业大生产运动   二、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
000278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