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与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与发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与发展

1921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筹建党组织,建立了党的通讯站,设置特别支部。3年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基层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10月,党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中共吉林省委辖长春、吉林、延边三个地区共23个县委。当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状况是: 作为县委派出机构的党的区委员会310个;农林系统党总支部17个;行政村党支部2 850个。在全省4 005个行政村中,已建党支部的村占71.2%,其中14个老区县有80.4%的村建起了党支部,新区9个县建党支部的村占41.7%。
自1952年始,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把基层建设摆在工作中重要地位”指示的落实,东北行政区的调整和吉林省行政区的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逐渐增多。至1957年,全省农村区委增加到479个,党总支部1 836个,农村及农林水利系统党支部9 000个。
1958年,全省农村普遍成立了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撤销党总支部建立党委,党总支部减少到1 477个。
1958—1965年,根据全面经济建设需要和党员队伍扩大的实际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些调整。到1965年初,全省分布在农村和农林水系统的基层党委为891个,党总支部1 168个,党支部9 648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村基层党组织受到严重冲击,基本上停止了组织活动。1971年底,党的基层组织逐渐恢复起来。由于“文革”期间党员数量剧增,加之哲里木盟及科右前旗,突泉县划入吉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增多。至1976年末,全省农村和农林水利气象系统共有基层党委1 228个、党总支部2 406个、党支部28 954个。
1979年,哲里木盟及科右前旗、突泉县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党组织相应减少。1982年政社分开,人民公社党委改为乡(镇)党委。到1986年末,全省农村乡(镇)党委938个,党总支部625个,党支部24 551个。
自1986年后,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无大变化。至1990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基层党委930个,党总支部658个,党支部23 962个,其中乡(镇)党委929个,村党总支部529个,村党支部9 741个。全省乡(镇)党委书记923名,年龄文化结构状况是: 35岁以下占13.3%,36—50岁占73.2%,50岁以上占13.5%;大专以上占50%,中专和高中占45%,初中以下占5%。行政村党支部(总支)书记10 259名,年龄文化结构状况是:35岁以下占14%,36—55岁占82%,56岁以上占4%;高中以上文化占25.7%,初中占55.4%,小学以下占18.9%。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基层党组织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与用人标准 ☛
000169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