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出版与反响
1936年9月16日至1937年10月1日,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连载于上海《宇宙风》半月刊。1939年又由人间书屋初版。这是老舍开始职业作家生活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连载之初,他曾自白: “这是我的重头戏,好比谭叫天唱《定军山》”(转见亢德《本刊一年》),表明了他对这部作品的重视。该小说以朴实的笔调,生动地描写了旧中国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遭遇。在作者的现实主义的笔触下,旧社会的腐败黑暗,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都得到深刻的揭露。因而作品一发表,就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嘱目。叶圣陶、毕树棠、吉力(周黎庵)、司徒珂、巴人、许杰等人纷纷撰文评论。虽然有些工人读者不满于作品结局的处理,向作者发出质问:“祥子若是那样的死去,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转见《〈老舍选集〉自序》)但作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其基本的创作倾向、思想和艺术的成就,得到广大读者和众多评论者的肯定与赞扬。从1939年至建国前夕, 《骆驼祥子》共出了八版,建国后又多次印行。1943年首次被译介到日本,尔后又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典翻译出版,建国后更传到苏联、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朝鲜、匈牙利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