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安古意》 - 唐·卢照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安古意》 - 唐·卢照邻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 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 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 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 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 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 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 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 罗帏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鬓, 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 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 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 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 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 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 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 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 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 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 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 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 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 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 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 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 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狭斜〕狭窄的小巷。〔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成的华美小车。〔玉辇(nian)〕泛指贵人所乘的车。〔主第〕公主的府第。〔龙衔 二句〕车盖刻作龙、凤形,下垂流苏,与朝日、晚霞相映照。〔复道交窗作合欢〕复道是宫苑中架木在空中以通车辇的道路。交窗是用木条横直交错制成的窗。此句说复道上的交窗刻出合欢花的图案。〔阙〕宫门前的望楼。垂凤翼是说双阙之上饰以凤凰,垂着翅膀。〔梁家〕指东汉王朝外戚梁冀,以第宅豪奢著名。〔金茎〕汉武帝刘彻于宫中所立之铜柱。上置铜盘,以承天露。〔吹箫向紫烟〕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嫁给善吹箫的萧史,后来二人乘凤凰飞去,成了神仙。〔生憎〕当时口语,意为最怕、最厌恶。〔行云、蝉鬓〕行云,形容鬓发蓬松,如同流动之云。蝉鬓是把鬓发梳成薄薄的蝉翼般的式样。〔鸦黄〕古代妇女额上涂鸦黄色,以为美观。式样是细细的月牙形。〔妖童〕富贵家歌舞班子中的美少年。〔宝马铁连钱〕毛色斑驳,有连钱样花纹的宝马。〔盘龙金屈膝〕盘龙,即蟠龙,钗名。屈膝,同屈戌,是门窗等物每扇相连处的铰链。蟠龙金屈膝,是用金链制成的贵重的钗。〔御史府二句〕御史专司弹劾,廷尉为执法之官。由于权贵骄恣横行、游侠以武犯禁,御史和廷尉不起作用,因而御史府中乌鸦宿于树上,廷尉门前鸟雀很多。乌夜啼、雀欲栖都是用典故形容两个官府冷落的景象。〔翠(xian)〕妇女所乘的车。〔挟弹飞鹰〕打猎。〔杜陵〕地名,在长安东南,秦时为杜县,汉宣帝的陵墓在此,改称杜陵。〔探丸借客〕意指游侠杀人报仇。汉代长安少年有暗杀官吏为人报仇的组织,行动前,将红、黑、白三色丸混在一起,参加的人摸取以执行任务。〔桃李蹊〕代指妓女所居之处,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北堂〕唐代长安宫廷在城北,此泛指宫廷附近的繁华地带。〔北里〕平康里,在长安城北门内,唐代为妓女聚居之处。〔五剧三条三市〕交错的道路叫剧,通达的道路叫条,商业繁盛的大街叫市。〔金吾〕即执金吾,汉代禁卫军军官名。唐置左右金吾卫,有金吾大将军。〔屠苏〕美酒名。〔转日回天〕极言势力之大。〔意气句〕指权贵们由于意气相争,互相排挤。灌夫,汉武帝时将军,负气任侠,好使酒骂座,后被丞相田蚡陷害,族诛。〔萧相〕汉高祖时宰相萧何。判,同拚。此句说权贵们专权相争,连萧相都不为所容。〔青虬紫燕坐春风〕青虬是有角的龙,借指骏马。紫燕,骏马名。坐春风,在春风中驰骋,极言得意。〔五公〕古代官僚中最高一级称公,此指汉代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五个著名权贵。〔节物〕季节、景物。〔扬子〕西汉的扬雄,因仕宦不得意,闭门著书,名垂后世。作者借以自况。〔一床书〕古代称坐榻为床,此指隐居读书的生活。〔裾〕衣襟。

长安是西汉的京都,唐朝立国以后,也建都于此。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长安已成了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极为繁荣。唐朝的统治者在此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引起了身居下位的才士们的不满。“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以自己的诗篇《长安古意》描写了唐代长安上层社会生活的面貌。诗的历史背景是汉代,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典故都是汉代的故实,因而题目称“古意”,其实写的是唐代的现实。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陌上相逢讵相识”,铺写长安的繁华、壮丽,描写贵族生活的豪奢。诗篇开头二句就展示了长安规模宏大的鸟瞰图:笔直畅通的京城大道和四面八方的小巷相连,构成了一个交通网络,大街小巷上奔走着数不清的宝马香车。开头两句就呈现出作者以道路和车马为联系,展现各方面生活的构思意图。接着描写了长安大道上车马喧闹的热闹情景。从“玉辇”、“金鞭”、“主第”、“侯家”可以看出来住的尽是王公贵族之人;从“纵横”、“络绎”可见人数之多,来往不绝;从“承朝日”和“带晚霞”又可看出这些上层人物从早到晚都在无休无止地过着享乐生活。诗篇首先以动态的描写,写出上层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脉搏,继而转向豪门居处的描写。为了使过渡自然,诗中穿插了四句景物描写,由“游丝”引出“树”,由“树”引出“娇鸟”和“花”,再由“花”引出“蜂”和“蝶”,逐步转向长安豪华、壮丽的宫殿和府第,同时也点出春天的季节。对于宫殿建筑,诗人先写总体,后写局部。总体是“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宫殿有千门万户,楼台呈万种色采。局部是连接楼阁的空中“复道”和宫门前的双阙。然后再写最突出的建筑物,一是梁家(东汉外戚梁冀在京城洛阳穷极土木,第宅豪华,此处借指长安贵戚之家)的画阁矗立在高空中;一是汉武帝在建章宫建立的承露的铜柱高耸于云天。诗中用金、玉、龙、凤、碧、银等华丽的词藻描绘了长安贵族生活豪华的外貌,处处金碧辉煌,华美绚丽,令人眼花缭乱。最后两句“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既写长安人口众多,又写路上行人对豪贵家美女的爱慕,由景物转入人事,引出第二段的内容。

第二段,从“借问吹箫向紫烟”到“娼妇盘龙金屈膝”,写贵族府第中歌儿舞女的生活。既写其物质生活的华美,又揭示她们精神生活的空虚。如果说,第一段写长安贵族生活的外在表现,此段就深入写他们生活的内容。诗人懂得,任何详尽的描写也不能反映事物的全部,最好的办法是以少胜多,于是诗人选择了贵族家中的歌儿舞女来写(以女性为主)。史载,汉代豪贵外戚之家都蓄养歌伎女乐,有的超过皇家,唐代也不例外。这段紧承上段结尾的两句,先用四句写楼阁外的一个男子对这些女子的心中的询问:请问美如仙人的女子,你曾经为了主人的享乐,习歌学舞虚度芳年,我如果能和你成为匹配,死亦不辞,愿同爱人结成美眷,毫不羡慕神仙的生活。“比目鸳鸯真可羡”四句是楼上女子心中的回答:比目鸳鸯的幸福真令人欣羡,但我们为他人承欢献笑,自己的生活却寂寞、孤单。因而恨的是帐额上只绣孤鸾,喜的是门帘上贴着双燕。这八句男女双方的对话,都是诗人想象出的内心独白,诗人用这种巧妙的方法写出了这些歌女精神的痛苦和对真正爱情的渴望,由此针砭权门贵族生活的腐朽糜烂。诗篇接着描写了这班歌儿舞女的生活,她们香艳的住房是“罗帷翠被郁金香”,她们浓丽的装扮是“片片行云著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她们娇美的容貌是“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她们豪华的车马是“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歌儿舞女的生活都这样华美,贵族生活的穷极豪奢就不用说了。

第三段,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写长安城内外游侠横行,并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各色人物宿娼寻欢的夜生活。诗篇至此转换角度,不再写日间的繁忙、热闹,而写长安的夜景;不再写王公贵戚,而是写上层社会其他的人物。“御史府中乌夜啼”二句活用典故,一方面写天色已晚,引出“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二句,把视线引向夜色中的城郊;一方面暗示游侠犯禁,横行无忌,从而引出再后面两句:“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这两句由“门可罗雀”的典故连类及义,表明御史、廷尉这些主管社会治安的官府工作不力,或无能为力,以致侠客、刺客可以任意杀人。白天,他们在杜陵放鹰打猎,夜间就在渭桥“探丸”,刺杀文武官吏,替人报仇。杀人之后,这些刺客若无其事,又一齐邀请身佩芙蓉剑的侠客,到艳如桃李的娼妓家夜宿。黑社会的人物在这里欣赏歌舞,陶醉酒色,过着寻欢买笑的生活。这里“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从妓女与嫖客两方写出娼门的热闹。日日夜夜,长安的人们沉迷在荒淫无度的生活之中。接着,诗人宕开一笔,再度描写长安的街道交通:南陌、北堂、北里相连,五剧、三条、三市相接,娼家众多,街道相连,遥应开头的“长安大道连狭斜”,各处的人都可以从四面八方到这狭邪之地寻欢作乐。在“弱柳青槐拂地垂”的春日,在“佳气红尘暗天起”的尘飞遮天的街道上,“汉代金吾千骑来”,连警卫京城的禁卫军的军官也玩忽职守,到娼家来饮酒宿妓了。总之,长安的夜晚是一片纸醉金迷的淫糜气息。

第四段,从“别有豪华称将相”到“自谓骄奢凌五公”,写朝庭上的权贵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写完了上层社会的享乐欲,诗人再写最上层人物的权力欲。有一些高官,气焰熏天,竟可以“转日回天”,权倾天子,他们之间意气相争,互相排斥。诗人选了汉武帝时丞相田蚡排挤、陷害将军灌夫,将其灭族的事例和汉高祖时文武大臣拼命争功,不容丞相萧何功居第一的故事,以显示将相们争斗的激烈。得势者意气豪雄,高头大马,春风得意。“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自言”、“自谓”连用,写尽了他们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心理。也把前六十句从各个角度描写的上层社会的豪奢享乐推向高潮,作一小结,为下文的巨大转折蓄势。

第五段,从“节物风光不相待”到结尾,写过去长安的富丽的宫殿、豪华的人家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贫贱著书的扬雄为人敬重。时光流逝,人世沧桑,转眼间一切都改变了。昔日王公贵族的金阶白玉之堂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青松下的一片丘墓。在历史上流芳百世的是当年生活“寂寂寥寥”的扬雄,他在政治上不得意,于是安贫著书,却名垂后世。终南山的桂树开花,香气袭人,令人缅怀这个有学问操守的人物。两种不同人物的结局形成对比,令人回味无穷。诗人在此以穷愁著书的扬雄自况,流露出孤芳自赏、自我安慰的情味。

这首长诗在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有着鲜明的褒贬。初唐诗歌还留有齐梁华糜浮艳诗风的余绪,《长安古意》从题材、辞句来看,和齐梁宫体诗十分相似,但诗人对长安上层社会的豪华并不欣赏、赞美。尽管在大部分篇幅里描绘贵族的豪华生活,写得意气洋洋,词采华茂,诗人仍对它持有清醒的批判态度。到长诗的结尾,陡然转折,用了四句诗将这一切一笔勾销,造成了一种悲剧气氛。然后以扬雄的清淡的生活与之对比,表明了诗人的倾向。诗的语言风格也有变化,前部分富丽华美,最后的八句转向萧瑟、清冷,也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吸引读者在这对比中产生感慨,在感慨中低回深思。

长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格局开阔,语言精丽流畅。这是一篇六十八句的宏篇巨制。全诗采用赋体,布局精细,先从交通网络写起,再依次展开上层社会生活的种种画面,各个空间、时间均有涉及,最后一笔收拢,章法严谨,承转无间。语言上,除了诗句的对仗整齐、词采华美外,音韵的抑扬起伏、响亮流畅也给人很深的印象。诗篇在换韵处,常常用连珠格,使前后诗句紧相衔接,如“……,好取门帘贴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有时采取将前两句合并为一的层递句式,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都使意换词连,形成流转往复、一气贯注的声音之美。

《长安古意》 - 唐·卢照邻 - 哲理诗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长安古意》 - 唐·卢照邻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贴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惟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碲,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别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长安古意》不是一首纯粹的哲理诗,但是,它在对现实所作的批判中,却传达出了超越特定现实的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意味。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是建立在批判现实的叙事状物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思索是从特定现实出发的,而这种批判则更是含有哲理意味的批判,因而也是一种最深刻的批判。

这首长诗在“古意”的诗题下,以西汉国都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上层社会骄奢淫逸、勾心斗角的种种情状;诗人托古讽今,矛头直指唐初名都长安社会的腐朽黑暗的现实。诗歌以巧妙的艺术构思,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帝京长安的奢侈浮华、堕落腐朽、争权夺利等方方面面作了穷形极相的刻画和揭露。

诗人首先以鸟瞰式的视域总写了长安的奢华景象,铺陈了长安豪族追求享乐、醉生梦死的生活情状。长安城中,从四通八达的大道到密如蛛网的小巷,宝马香车络绎不绝、川流不息,运载着位尊势盛的权贵,出入于王侯第宅、公主之家。时当春天,游丝绕树、娇鸟啼花的晴暖春意更增添了长安街头的繁荣热闹,衬映烘托着汉宫楼阁的雄伟壮丽。这里,诗人铺写了玉辇纵横、金鞭络绎、龙衔宝盖、凤吐流苏、复道交窗、双阙连甍等众多的意象,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旨在突出表现长安的奢华富贵。在对长安的街道和建筑作了总括式的铺写之后,诗歌用了大段文字来写豪门生活。但是诗人没有作全面展开,而是用以点见面的笔法集中描写了豪门里的歌姬舞女的生活和心态。她们打扮入时,居处华靡,有力地衬托了她们主人生活的豪奢情状。但是,富裕的物质生活既不能改变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能填补她们心灵的空虚。她们只能:含娇含态”、为人倡优,以自己的青春和美貌为代价,供人玩弄。豪华的生活与屈辱的地位之间的巨大悬隔,使她们产生了难以自解的心灵创痛,从而发出了“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沉痛而又热烈的心灵呼声。这是她们对纯真爱情的热切渴望,也是对豪门贵人压制人性、摧残爱情的愤怒控诉。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成仙而去,固然幸福,然而这毕竟太虚幻、太飘渺了,不能效仿,不值得羡慕;她们所憧憬的只是现实中的真挚的情爱,是比目共游、鸳鸯相随,对此,她们愿意拚死以求、殒命不惜。这一联属对工切,含义丰厚,激情澎湃,富有哲理,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人生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闻一多先生曾盛赞此联,认为它们比起梁陈宫体诗中那种“病态的无耻”、“虚弱的感情”,“如今这是什么气魄”,“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这种“气魄”和“力量”是对戕害灵魂的奴隶生活的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浓郁的哲理意味。在灵与肉、纯洁的爱情与富奢的生活的二难矛盾中,孰重孰轻、孰取孰舍,这一联是能够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的。

接着,诗人的注意力从白日繁嚣的街头转向了晚间热闹的娼家,以特写的方式描写了长安社会腐朽放荡的夜生活。诗人选择娼家作为切口,对长安的腐朽糜烂进行了集中而深刻的解剖。夜幕刚落、宫城尚隐隐可辨时,长安的夜生活即已开始。挟弹飞鹰的王孙公子、谋杀官吏的不法少年、佩剑助人的侠义之客……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娼家聚会了。以“桃李蹊”指娼家,不特桃李可喻美色,而且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暗示那也是人来人往、别有一番热闹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沉湎声色、迷醉歌舞,拜倒在娼家的紫罗裙下。娼家内人面如月,娼家外客骑如云;红尘纷飞,车马杂沓,人们在忙着寻欢作乐、追腥逐臭。在这种糜烂成风的环境中,统率禁军、巡防京师的执金吾也不甘寂寞;他们放弃职守,成批成批地来到娼家,高举着鹦鹉酒杯尽情而饮,于醉眼朦胧中欣赏着燕歌赵舞,贪婪地吞吸着罗襦香泽……《史记·滑稽列传》中云:“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褚襟解,微闻芗泽”。“罗襦宝带为君解”用其中一二字面,暗示了同样的情状。战国时燕、赵二国歌舞发达,并以“多美人”著称,故又以“燕歌赵舞为君开”极写其声色娱乐。在这部分中,作者广泛地描写了王孙公子、侠客、军官各色人等荒淫逸乐、沉湎声色的种种丑态,说明嫖娼宿妓绝不仅仅是个别的特例,而是一种社会性的风尚。疯狂糜烂的夜生活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但是执法官门前却乌鸦悲碲、鸟雀栖宿。他们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实际上是说他们没有权力履行他们的职责,无怪乎那些违法犯禁之徒可以那样肆无忌惮地宿娼寻乐。为什么执法官不能执法,作品没有明写,但是人们不难想象。在这里,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中下层社会的腐败,上层统治者当然是脱不了干系的。

诗歌对现实的批判还突出地表现在对权臣倾轧的揭露之中。“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是说在上文所写的人物之外别有一种豪华人物,就是掌握文武大权的最高官僚;他们权高势盛,气焰张狂,能够转日回天,操纵皇帝。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满足自己的权力欲,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水火不相容。作者运用武帝时将军灌夫骂座、祸及族诛和宣帝时“备位将相”的萧望之为人陷害、被迫自杀的典故,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专权意气本豪雄”中的一个“本”字又说明了这种残酷的互相排挤、争斗的必然性,这是由他们各自无限的权力欲使然。在残酷的权力倾挤中有人失意了,同时必然有人得意。其得意者骄横一时,不可一世。他们驾乘着青虬紫燕骏马,在骀荡的春风中心花怒放,喜气洋洋;自以为荣华富贵永保、骄奢淫逸无上。“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与上文有关车马、歌舞的描写遥相呼应,于开阖跌宕中又有钩锁联络,增强了诗歌艺术的整体感和凝聚力;而两个“自”字,则将他们踌躇满志的得意面孔作了传神的刻画,于客观的描摹中寓含了褒贬和批判。

诗歌从白天长安街头的繁庶、晚间北里的热闹和官场权臣的倾轧这三个方面揭露批判了笼罩国都的腐朽奢靡之风。这三个方面由于切入点的差异,内容自有不同,但都紧紧围绕“富贵”二字展开。前二个方面是富贵的表征,后一个方面其目的则在追求富贵。在对富贵的情形和追富逐贵的丑恶作了穷形极相的铺叙之后,诗人开始以形象性的精辟议论来发抒自己的感慨了。“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是诗人议论的第一层次。碧海桑田、玉堂青松,世事多变,须臾即改。在无情的时间流驶中,一切荣华富贵都将成为明日黄花,转眼之间烟消灰灭。诗人以冷峻无比的笔调揭示了富贵难永的客观规律,无情地宣布了富贵幻梦的破灭。这四句从行文上来看,首先是对“自言”“自谓”、痴迷富贵的得志之徒的嘲讽,是对他们盲目自信的当头捧喝,深刻地揭示了暂时得志鸣春风的王侯权贵不可避免的衰败没落的命运。但其作用也不惟如此,其矛头所指、锋头所向是前文所述的所有的富贵奢侈,是沉湎其中的各式之徒。正如沈德潜所说:“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暮。”(《唐诗别裁》)诗人以充满激情的精辟议论把对现实的批判推到了顶点,具有囊括一切、横扫一切的气度和力度;同时,诗人又在这种深刻的批判之中,表现出了超越现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即韶华易逝,人生有限,富贵难永。世间的一切都处在无穷无尽的发展变化之中,唯一的永恒就是变化本身。这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深刻领悟,是诗人对形而下(现实)的升华和超越,具有警辟的哲学意义。诗人无情地否定了一切的繁华富贵,嘲讽了一切的追名逐利、寻欢作乐的人生,那么,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呢?诗歌的最后四句对此作了形象化的解答:“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是议论的第二个层次。如果说第一层次意在否定,那么这一层次则旨在肯定了;它所肯定的是俗欲横流之中的独立高尚、坚持操守的人格和甘于寂寞、闭门著书的人生。诗人以西汉辞赋家扬雄自比,不向往热热闹闹,而甘于寂寂寞寞;他厌恶倚权仗势、纵情声色,而决心清心寡欲,穷守学业。南山桂花自开自发、清香袭人的优美意境是诗人对这种清高自守的人生态度的诗意洋溢的肯定。这种肯定当然是落拓诗人的一种自我宽慰,同时也是对迷信富贵者的批判。在黑暗腐朽的社会里,诗人不愿降低人格、去求立事功,而甘愿寂寞、坚持操守去立德立言。这是他的清醒处,也是他的深刻处。“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多少达官贵人早已湮没无闻,而诗人作为初唐四杰之一还能为人记起,他的这首诗歌还能流传至今。历史已经对他这种立德立言的人生作出了积极的肯定。如何坚持操守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安古意》无疑是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的。

哲理寓言诗词鉴赏《长安古意》 - 唐·卢照邻 - 可可诗词网

《长安古意》 - 唐·卢照邻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贴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惟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碲,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别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长安古意》不是一首纯粹的哲理诗,但是,它在对现实所作的批判中,却传达出了超越特定现实的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意味。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是建立在批判现实的叙事状物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思索是从特定现实出发的,而这种批判则更是含有哲理意味的批判,因而也是一种最深刻的批判。

这首长诗在“古意”的诗题下,以西汉国都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上层社会骄奢淫逸、勾心斗角的种种情状;诗人托古讽今,矛头直指唐初名都长安社会的腐朽黑暗的现实。诗歌以巧妙的艺术构思,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帝京长安的奢侈浮华、堕落腐朽、争权夺利等方方面面作了穷形极相的刻画和揭露。

诗人首先以鸟瞰式的视域总写了长安的奢华景象,铺陈了长安豪族追求享乐、醉生梦死的生活情状。长安城中,从四通八达的大道到密如蛛网的小巷,宝马香车络绎不绝、川流不息,运载着位尊势盛的权贵,出入于王侯第宅、公主之家。时当春天,游丝绕树、娇鸟啼花的晴暖春意更增添了长安街头的繁荣热闹,衬映烘托着汉宫楼阁的雄伟壮丽。这里,诗人铺写了玉辇纵横、金鞭络绎、龙衔宝盖、凤吐流苏、复道交窗、双阙连甍等众多的意象,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旨在突出表现长安的奢华富贵。在对长安的街道和建筑作了总括式的铺写之后,诗歌用了大段文字来写豪门生活。但是诗人没有作全面展开,而是用以点见面的笔法集中描写了豪门里的歌姬舞女的生活和心态。她们打扮入时,居处华靡,有力地衬托了她们主人生活的豪奢情状。但是,富裕的物质生活既不能改变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能填补她们心灵的空虚。她们只能:含娇含态”、为人倡优,以自己的青春和美貌为代价,供人玩弄。豪华的生活与屈辱的地位之间的巨大悬隔,使她们产生了难以自解的心灵创痛,从而发出了“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沉痛而又热烈的心灵呼声。这是她们对纯真爱情的热切渴望,也是对豪门贵人压制人性、摧残爱情的愤怒控诉。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成仙而去,固然幸福,然而这毕竟太虚幻、太飘渺了,不能效仿,不值得羡慕;她们所憧憬的只是现实中的真挚的情爱,是比目共游、鸳鸯相随,对此,她们愿意拚死以求、殒命不惜。这一联属对工切,含义丰厚,激情澎湃,富有哲理,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人生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闻一多先生曾盛赞此联,认为它们比起梁陈宫体诗中那种“病态的无耻”、“虚弱的感情”,“如今这是什么气魄”,“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这种“气魄”和“力量”是对戕害灵魂的奴隶生活的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浓郁的哲理意味。在灵与肉、纯洁的爱情与富奢的生活的二难矛盾中,孰重孰轻、孰取孰舍,这一联是能够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的。

接着,诗人的注意力从白日繁嚣的街头转向了晚间热闹的娼家,以特写的方式描写了长安社会腐朽放荡的夜生活。诗人选择娼家作为切口,对长安的腐朽糜烂进行了集中而深刻的解剖。夜幕刚落、宫城尚隐隐可辨时,长安的夜生活即已开始。挟弹飞鹰的王孙公子、谋杀官吏的不法少年、佩剑助人的侠义之客……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娼家聚会了。以“桃李蹊”指娼家,不特桃李可喻美色,而且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暗示那也是人来人往、别有一番热闹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沉湎声色、迷醉歌舞,拜倒在娼家的紫罗裙下。娼家内人面如月,娼家外客骑如云;红尘纷飞,车马杂沓,人们在忙着寻欢作乐、追腥逐臭。在这种糜烂成风的环境中,统率禁军、巡防京师的执金吾也不甘寂寞;他们放弃职守,成批成批地来到娼家,高举着鹦鹉酒杯尽情而饮,于醉眼朦胧中欣赏着燕歌赵舞,贪婪地吞吸着罗襦香泽……《史记·滑稽列传》中云:“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褚襟解,微闻芗泽”。“罗襦宝带为君解”用其中一二字面,暗示了同样的情状。战国时燕、赵二国歌舞发达,并以“多美人”著称,故又以“燕歌赵舞为君开”极写其声色娱乐。在这部分中,作者广泛地描写了王孙公子、侠客、军官各色人等荒淫逸乐、沉湎声色的种种丑态,说明嫖娼宿妓绝不仅仅是个别的特例,而是一种社会性的风尚。疯狂糜烂的夜生活严重败坏了社会的风气,但是执法官门前却乌鸦悲碲、鸟雀栖宿。他们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实际上是说他们没有权力履行他们的职责,无怪乎那些违法犯禁之徒可以那样肆无忌惮地宿娼寻乐。为什么执法官不能执法,作品没有明写,但是人们不难想象。在这里,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中下层社会的腐败,上层统治者当然是脱不了干系的。

诗歌对现实的批判还突出地表现在对权臣倾轧的揭露之中。“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是说在上文所写的人物之外别有一种豪华人物,就是掌握文武大权的最高官僚;他们权高势盛,气焰张狂,能够转日回天,操纵皇帝。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满足自己的权力欲,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水火不相容。作者运用武帝时将军灌夫骂座、祸及族诛和宣帝时“备位将相”的萧望之为人陷害、被迫自杀的典故,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专权意气本豪雄”中的一个“本”字又说明了这种残酷的互相排挤、争斗的必然性,这是由他们各自无限的权力欲使然。在残酷的权力倾挤中有人失意了,同时必然有人得意。其得意者骄横一时,不可一世。他们驾乘着青虬紫燕骏马,在骀荡的春风中心花怒放,喜气洋洋;自以为荣华富贵永保、骄奢淫逸无上。“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与上文有关车马、歌舞的描写遥相呼应,于开阖跌宕中又有钩锁联络,增强了诗歌艺术的整体感和凝聚力;而两个“自”字,则将他们踌躇满志的得意面孔作了传神的刻画,于客观的描摹中寓含了褒贬和批判。

诗歌从白天长安街头的繁庶、晚间北里的热闹和官场权臣的倾轧这三个方面揭露批判了笼罩国都的腐朽奢靡之风。这三个方面由于切入点的差异,内容自有不同,但都紧紧围绕“富贵”二字展开。前二个方面是富贵的表征,后一个方面其目的则在追求富贵。在对富贵的情形和追富逐贵的丑恶作了穷形极相的铺叙之后,诗人开始以形象性的精辟议论来发抒自己的感慨了。“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是诗人议论的第一层次。碧海桑田、玉堂青松,世事多变,须臾即改。在无情的时间流驶中,一切荣华富贵都将成为明日黄花,转眼之间烟消灰灭。诗人以冷峻无比的笔调揭示了富贵难永的客观规律,无情地宣布了富贵幻梦的破灭。这四句从行文上来看,首先是对“自言”“自谓”、痴迷富贵的得志之徒的嘲讽,是对他们盲目自信的当头捧喝,深刻地揭示了暂时得志鸣春风的王侯权贵不可避免的衰败没落的命运。但其作用也不惟如此,其矛头所指、锋头所向是前文所述的所有的富贵奢侈,是沉湎其中的各式之徒。正如沈德潜所说:“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暮。”(《唐诗别裁》)诗人以充满激情的精辟议论把对现实的批判推到了顶点,具有囊括一切、横扫一切的气度和力度;同时,诗人又在这种深刻的批判之中,表现出了超越现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即韶华易逝,人生有限,富贵难永。世间的一切都处在无穷无尽的发展变化之中,唯一的永恒就是变化本身。这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深刻领悟,是诗人对形而下(现实)的升华和超越,具有警辟的哲学意义。诗人无情地否定了一切的繁华富贵,嘲讽了一切的追名逐利、寻欢作乐的人生,那么,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呢?诗歌的最后四句对此作了形象化的解答:“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是议论的第二个层次。如果说第一层次意在否定,那么这一层次则旨在肯定了;它所肯定的是俗欲横流之中的独立高尚、坚持操守的人格和甘于寂寞、闭门著书的人生。诗人以西汉辞赋家扬雄自比,不向往热热闹闹,而甘于寂寂寞寞;他厌恶倚权仗势、纵情声色,而决心清心寡欲,穷守学业。南山桂花自开自发、清香袭人的优美意境是诗人对这种清高自守的人生态度的诗意洋溢的肯定。这种肯定当然是落拓诗人的一种自我宽慰,同时也是对迷信富贵者的批判。在黑暗腐朽的社会里,诗人不愿降低人格、去求立事功,而甘愿寂寞、坚持操守去立德立言。这是他的清醒处,也是他的深刻处。“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多少达官贵人早已湮没无闻,而诗人作为初唐四杰之一还能为人记起,他的这首诗歌还能流传至今。历史已经对他这种立德立言的人生作出了积极的肯定。如何坚持操守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安古意》无疑是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9:43